第66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子風,你剛才說,蘇化和胖子他們的資金可能不足,你估計缺口會有多大?」黃麗婷問道。

  唐子風說:「我現在也估不出來。他們兩家目前能夠湊出1000多萬的樣子,估計完成原型設計是夠的。但要轉入批量生產,這點錢就是杯水車薪了,最起碼也得再投入一兩個億。

  「無人機要想打開市場,成本是最重要的。如果生產批量上不來,成本就壓不下去,市場也就打不開,這就是一個死局了。這倆傢伙目前還沒看到這一步,我得替他們先想到。」

  「曉惠和胖子有你這樣一個朋友,真是他們的幸運啊。」黃麗婷感慨道,說罷,又趕緊補充道:「我能認識子風你這樣一個朋友,也是我的幸運呢。」

  唐子風擺擺手,直接略過了黃麗婷的恭維,他說道:「這個項目,核心技術是在蘇化手裡,他是個編程高手,曉惠則是一個機械專家,他們倆合作,就解決了最基礎的技術問題。

  「胖子兩口子主要是出錢,算是這個項目的天使輪投資吧。未來如果黃姐參與進去,你投的錢不能他們的投入一樣算股份,你出一個億,也不見得能夠拿到一成的股份,這一點我得事先說明。」

  「你黃姐懂這個。」黃麗婷撇著嘴說。她在商場上浸淫多年,對於投資的事情已經是很了解的,也知道創始人的投入與後續風險投資的投入是不可比的。唐子風說她即便投入一個億,也不見得能夠拿到一成股份,她並不覺得奇怪,只是心裡有點酸溜溜的。

  在她想來,這個項目肯定是唐子風先看中的,於是便讓寧默夫婦去投資,出1000萬就拿到四五成的股份,而等到讓她投資的時候,整個項目的估值已經提高了。

  從這一點來看來,她黃麗婷在唐子風心目中的地位,的確是不如寧默的。

  「對了,子風,你既然看好這個項目,為什麼你自己不投呢?」黃麗婷問道。

  唐子風裝出委屈的樣子,說道:「我哪是不想投啊,是這幫人不想讓我插手好不好?我跟你說,你要投這個項目,也千萬別說是我告訴你的,你要裝作是無意中知道了這件事,否則說不定那個白眼狼蘇化就不接受了。」

  「原來是這樣,原來子風你也會被人嫌棄啊。」

  黃麗婷捂著嘴笑了起來。聰明如她,這會也猜出了一些前因後果,心裡那些醋意也被沖淡了幾分。

  有黃麗婷的示範效應,再加上包娜娜組織的公關稿件不斷煽情,大基金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募集到了20多億元。與此同時,大批如夏振發這樣的創業者聽到風聲,紛紛上門來申請大基金扶持。

  蒼龍研究院組織了一個專家團隊,負責對各家創業型工具機企業的產品進行評估鑑定,確定是否值得扶持,以及應當給予多大幅度的扶持。

  所有這些事情,有周衡、王梓傑、梁子樂和包娜娜等人負責,唐子風也就不必操心了。在確定下大基金的基本框架之後,唐子風在家裡陪兒子玩了幾天,便帶上秘書熊凱,乘飛機前往滕村,去視察麾下的滕村工具機公司。

  第四百零五章 這種事也不新鮮了

  滕村工具機公司是以原來的滕村工具機廠為基礎,兼併了滕村市的其他一些中小型機械企業而建立起來的。臨機集團擁有滕機90%的股權,滕村市政府則擁有另外的10%。

  與幾年前那個奄奄一息的滕機不同,今天的滕機,年銷售額已經超過了20億元,是滕村市的支柱企業之一,其生產的雕銑機行銷全球,高端銑床產品在國內市場上也占據了相當的份額。

  唐子風一年起碼要到滕機來視察六七回,所以對於他的到來,滕機的領導層也沒有太過興師動眾,只是召集中層幹部來與唐子風見了一次面,聽取了唐子風的「重要指示」,然後大家就各自回去幹活了。總經理古增超把唐子風和熊凱請到自己的辦公室,連同公司副總經理陳勁松和鄭煥一起,開起了閉門會議。

  「前年,我們應科工委和機電集團公司的要求,為軍工82廠開發專用精密銑床,光是直接的研發經費就投入了4000多萬,間接的投入就不去算了。上上個月,我們的專用精密銑床研發完成,82廠和國家科工委的專家也來進行了技術鑑定,認為達到了國外同類設備的水平。

  「82廠原來提出要訂購200台,用於新型裝備的製造。結果,在技術鑑定完成之後,他們只答應訂購20台,合同總金額還不到1000萬。這種銑床是為軍工專門開發的,在民用領域基本沒有市場。這就意味著我們開發這型銑床,完全是賠本生意。

  「82廠帶隊來參加技術鑑定的,是他們的常務副廠長柯國強。他當時說完這話之後,咱們公司的人都氣炸了。老宋當著科工委領導的面,就和柯國強吵起來了,弄得科工委的領導都挺尷尬的。」古增超向唐子風匯報導。

  古增超說的老宋,是滕村工具機廠過去的常務副廠長,叫宋大卓,唐子風和他挺熟悉的。滕機改制為公司後,宋大卓當了一任常務副總理,前幾年已經退休了。這次滕村開發軍用的精密銑床,公司專門把宋大卓請回來負責,這件事唐子風過去也是知道的。

  老爺子興沖沖地接受返聘,回來帶一個重點項目,原本是想干出點漂亮活,讓人稱讚一聲廉頗不老。要誰曾想,自己牽頭搞出來的產品,性能和質量都沒問題,說好的銷售量被人生生砍掉了九成,從一個盈利項目變成了嚴重虧損的項目,擱在誰身上能不急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