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沒說我們一分錢都不花呀。」唐子風像是看傻瓜一樣地看著蘇榮國,「我不是說了嗎,我們把我們手上拿到的雕銑機的訂單送給滕機,這難道不算是一個條件嗎?」

  「這能算什麼條件!」寇文有怒斥道,「你們讓滕機做點產品,滕機就要拿出80%的股權歸你們了,這是哪家的規矩。」

  唐子風看看寇文有,笑著問道:「寇主任不想知道,我說的訂單有多大嗎?」

  「不想!……呃,你說吧。」寇文有先是下意識地表示了拒絕,旋即才發現不對,人家這樣說,沒準還真有點什麼深意,自己怎麼能不聽呢?再說,人家表面上是問他,其實是在問蘇榮國,哪輪得到他寇文有去拒絕?

  唐子風把頭轉向蘇榮國,說道:「蘇市長,剛才是我疏忽了,沒說明白。我們開發的這款雕銑機,目前市場上的反響不錯,到昨天為止,我們拿到的訂單,共計有27000台,要求是在未來兩年內全部交貨的。」

  蘇榮國一愕:「27000台?你們一台賣多少錢?」

  「25萬。」唐子風淡淡地說。

  「才25萬……什麼?那那那……那這27000台,豈不是……」

  寇文有一下子就磕巴了。作為一個重工業城市的經貿委主任,25萬一台的設備,在他眼裡也不算什麼大設備了,可當他聯繫到唐子風剛剛說出的27000台的訂單時,才悟出了其中的可怕之處。

  25萬一台,27000台的訂貨量,那就是67.5億。寇文有的心算速度沒那麼快,一下子算不出精確的數字,但也知道是在60億以上了。

  60多億的一個訂單,這是要飛天嗎!

  就這麼說吧,滕村市在長化省是排名第二的市,去年滕村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總產值也才不到150億。唐子風說的這個60多億的訂單,是在兩年內完成的,相當於一年30多億,這就抵得上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20%了,寇文有能淡定得了嗎?

  「你是說,你們拿到的訂單,有67.5億?」

  這會工夫,蘇榮國已經飛快地把數字算出來了。與寇文有一樣,他也被這個數字驚得木木訥訥的,一時也忘了跟唐子風生氣了。

  「這只是我們到目前為止拿到的訂單,說不定未來還會有更多的訂單。」唐子風說道。

  「滕機……只怕是沒有這樣的生產能力吧?」

  蘇榮國在經過最初的錯愕之後,開始恢復理性了。滕機的生產能力如何,他並不是特別清楚,但也知道滕機過去一年的產值最多也就是1、2個億左右,這兩年滕機經營不景氣,一年下來連1個億的產值都保證不了。現在突然就要接下一年30億的業務,滕機能吃得下嗎?

  「這個問題,我們肯定是要考慮的。」唐子風說,「如果我們能夠兼併滕機,那麼將會擴大滕機的生產能力,另外就是廣泛地吸收周圍的其他企業提供協作。滕村的工業基礎很好,很多企業目前開工不足,如果市政府這邊能夠幫助我們協調一下,請這些企業幫我們做一些外協業務,我想完成一年30多億的訂單,也是有可能的。」

  「沒說的,沒說的,就我們市里那些企業,如果有業務給他們做,他們高興還來不及呢。好傢夥,一年30多個億,這得能救活多少企業啊!」寇文有激動得直搓手,似乎只有用這樣的方法才能釋放出內心的喜悅。

  蘇榮國白了寇文有一眼,然後對唐子風說道:「唐廠長,你帶來的這個消息實在是太好了,滕機如果能夠獲得這樣一個訂單,那可是打了一個大大的翻身仗了,甚至連我們滕村市的經濟都能被全面帶動。不過,這和咱們剛才說的臨一機兼併滕機的事情,還是有點距離的。臨一機就算不兼併滕機,直接把業務包給滕機去做,也是可以的啊。」

  「對對,你們可以把業務包給滕機去做嘛,不一定非要兼併滕機啊。前一段時間,我聽說滕機一直在做臨一機分包的訂單,你們這種合作方式,不是很好嗎?」

  寇文有也反應過來了,趕緊附和著蘇榮國的話。

  訂單的確是個大訂單,大到讓人窒息的程度。可不能因為你有一個大訂單,我就把企業的80%股權白白送給你吧?

  再說,如果滕機接下這個訂單,立馬就從嚴重虧損變成盈利大戶了,堪稱一隻能下金蛋的母雞,滕村市憑什麼把它白白送人?

  你說你想平白無故拿一家虧損企業的股權,說不定我們也就同意了。現在它已經看到盈利的曙光了,我們還能讓你伸手嗎?

  唐子風嘆了口氣,這兩位官員也是當官當習慣了,但凡有點商場經驗,也不會提出這麼荒唐的問題。臨一機如果不想兼併滕機,憑什麼把訂單交給滕機去做?

  現在可不比計劃經濟年代了,那時候是市場供應不足,誰有產品,誰就有話語權。而今天的情形是市場產品過剩,擁有訂單的一方才是大爺。自己答應把一個60多億的訂單送給滕機,其中很大一部分會轉包給滕村市的其他企業,憑這一點,讓對方把滕機白送給自己,也是理所應當的,更何況自己還答應給滕村市留下20%了。

  「蘇市長,其實吧,我覺得唐廠長提出的方案,也是有可取之處的。」

  王梓傑開口了,唐子風帶他過來,就是負責說這些話的。這些話由唐子風去說,當然也可以,但換成王梓傑來說,滕村市會更好接受一些。

  「這些年,北方老工業基地受到市場經濟浪潮的衝擊,普遍出現了企業虧損、職工下崗的問題,國家對於這個問題也是非常重視的,還專門成立了老工業基地振興工作小組,我也曾參加過他們的一些研討,對於國家的政策導向也算是略有一些了解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