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哦。」吳偉欽應了一聲,似乎是欲言又止的樣子。

  唐子風笑道:「老吳,你還有什麼想法,就一併說出來吧,這裡也沒啥外人,怎麼還吞吞吐吐的。」

  吳偉欽尷尬地笑了笑,說:「子風,能夠留在機電工業公司,倒也是挺好的,相當於咱們臨一機和過去一樣,還是部屬企業,一切照舊。不過,我聽說國家還給了另外一種選擇,不知道子風你怎麼看?」

  「你是說,大家希望把臨一機股份化?」唐子風問。

  吳偉欽點點頭,隨即又解釋道:「子風,你別誤會,我們只是不太了解這種方式有什麼好處和弊端,我們聽說有些企業是希望搞股份化的,你是怎麼考慮的?」

  唐子風沒有急於回答,而是先環視了整個會議室一周。他發現,章群、秦仲年、寧素雲幾個人都有些心不在焉,似乎是對這件事並不感興趣。張舒和施迪莎眼神有些慌亂,既想偷偷觀察一下唐子風的態度,卻又擔心會被唐子風發覺。再至於朱亞超、張建陽和廠辦主任樊彩虹三人,倒是顯得比較坦誠,他們直接盯著唐子風,等待他的答覆。

  唐子風於是心裡就有數了。章群等人都是從部里派下來的,現在編制還在部里,估計股份化這件事就算要搞,也與他們無關。朱亞超等幾人位置相對比較低,企業如果要搞股份制改革,他們不一定能夠得到什麼好處,所以帶著幾分打醬油的心態,無論唐子風決定如何做,他們都沒啥意見。

  對股份化這件事真正感興趣的,也就剩下了吳偉欽、張舒和施迪莎三人,其中施迪莎屬於那種沒啥腦子的人,也不知道是被誰忽悠了幾句,便萌生出想從股份化中撈點好處的念頭。施迪莎的丈夫是省里的一位領導,她原本應當是對廠里這點利益不感興趣的,不過,如果合法地撈到一些好處,她自然也是不會拒絕的。

  「股份化這件事,謝局長也提了一句,我說要回來徵求大家的意見,一會大家也可以暢所欲言。企業股份化改革的主要目的,一是引入資金,二是引入新的管理機制,但臨一機目前經營狀況良好,資金充裕,管理方面也沒有明顯的短板,所以這兩條好處對於臨一機來說都沒有太大的意義。

  「相反,股份化改革意味著咱們要換一個新的東家。如果新東家的思路和咱們一致,也是想做大做強臨一機,那麼情況還好,其實和咱們留在機電工業公司也沒什麼區別。

  「但如果遇到一個目光短視的東家,入股臨一機的目的只是為了撈一把就走,說不定就會要求咱們做一些短期行為,破壞臨一機的長遠規劃,甚至把咱們廠徹底搞黃。這對於我們來說,就是一個最糟糕的結果了。

  「所以,就我個人的想法而言,我是不贊成對臨一機進行股份化改造的,我覺得還是先維持現狀為好。當然,如果日後有機會能夠上市圈錢,又另當別論。」

  唐子風看著眾人,平靜地說道。

  第二百九十四章 咱們怎麼能這樣做呢

  「可是……」

  張舒遲疑了一下,終於還硬著頭皮說道:「子風,我聽說,有些廠子搞股份化,是會讓管理層持股的,你和謝局長談的時候,他說過具體的政策嗎?」

  聽到張舒說出這話,所有的人都把目光投向了唐子風,各人臉上的表情差別迥異,但明顯都是對這個問題充滿興趣的。

  管理層持股在時下是一個很流行的概念,據說是從西方國家傳過來的。管理層持股的意思,就是在企業股份化的過程中,拿出一部分股份分配給管理層,這其中的做法既可以是無償贈送,也可以是由管理層出資購買,但購買的價格是要遠低於市場價的,算是給管理層的一種福利。

  管理層持股的目的,照經濟學家的解釋,就是調動管理層的工作積極性,解決「委託-代理困境」。

  經濟學理論認為,企業是股東所有的,管理層只是受股東委託來從事經營管理活動。由於企業賺錢與否都與管理層的利益無關,所以管理層會傾向於大手大腳,把本屬於股東的紅利用於各種揮霍,或者從事一些不理智的投資,損害股東的利益。

  為了讓管理層把企業當成自己的財產,就要使管理層也成為股東的一員,也就是通過管理層持股的方法,使管理層擁有企業的一部分股份。這樣一來,管理層就是在為自己幹活,自然就會更加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國家只要付出少量的股權,就能夠買到管理層的忠心,何樂而不為呢?

  這個理論聽起來挺豐滿,但在現實中卻是非常骨感。那些因為沒有股份就不願意好好幹活的國企廠長經理們,即便是拿到了少量的股份,又怎麼可能會踏實工作呢?想想看,企業的主要股權都在國家手裡,管理層擁有的只是一個小小的零頭,就算能夠分紅,也不過是仨瓜倆棗,能填得滿他們的欲壑嗎?相比之下,他們還不如趁著手上有權,損公肥私,這麼大的企業,隨便撈一把,也比苦哈哈地等著股權分紅要強得多。

  當然,如果國家願意拿出一半的股權來贈送給這些廠長經理,或許他們是會滿足的。但這些人又有何德何能,值得國家平白無故地送給他們這麼多好處?

  這些事情,當然是後來才被人們漸漸悟出的。在時下,學術界正在大肆鼓吹國企的管理層持股,許多政府主管部門的官員也被這種觀念洗了腦,覺得既然是西方傳過來的方法,自然是很好的。中央提出要搞市場經濟,咱們沒經驗,而西方國家是搞了幾百年市場經濟的,咱們不跟西方學,還能跟誰學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