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沙發上的兩位,其中一位的確是個小年輕,但另一位卻是個年近60歲的半大老頭,頭髮里的銀絲甚至比許昭堅還要多出幾根。這年輕人正是臨一機常務副廠長唐子風,而那半大老頭,則是現任滕村工具機廠廠長的周衡。

  唐子風要在盜版軟體這個問題上煽風點火,僅憑他自己的那點能量是絕對不夠的。就算他能夠用車馬費請記者幫助發幾篇稿子,有關部門的領導只要稍一打聽,就會知道這件事不過是一次公關炒作,與國家政策無關。再如果他把聲勢造得太大,嚇著了花花草草,有關部門恐怕就要出手干預,屆時只要向各家媒體打個招呼,唐子風有再大的能耐也掀不起一點波瀾。

  唐子風是知道這一點的,所以在一開頭他便托周衡出面,替他聯繫上了早已退休的老局長許昭堅,讓許昭堅給自己當後盾。

  許昭堅是二局的創始人,也是國防軍工事業的奠基人之一。早在抗日時期,他就領導過根據地兵工廠的建設,建國後被委任為二局局長,負責整個機電行業的管理。

  在二局有一個傳說,稱1980年之前國內的工具機企業,有七成是在許昭堅的指導下建立起來的。整個機械系統里的幹部,起碼有一半曾在許昭堅的手下工作過。這其中有一些人後來離開了機械系統,到其他行業擔任了重要職務,這又使得許昭堅的影響力擴展到了各行各業。

  許昭堅於80年代中期響應號召主動申請離休,至今離開工作崗位已有十多年時間。但他雖不在系統內,系統內卻仍有他的傳說。在一些重大的產業政策問題上,中央領導都要親自上門向他討教,而他也屢屢能夠提出一些真知灼見,讓人欽佩於他的睿智。

  周衡在早年曾當過許昭堅的秘書,所以直到現在,許昭堅仍笑稱周衡是「小年輕」。周衡在臨一機的時候,為了開拓業務,曾幾次請許昭堅幫著向一些企業打「招呼」。許昭堅對於這樣的要求並不反感,因為他知道周衡這樣做並非為了私利,而是為了讓臨一機脫困。臨一機當年也是在許昭堅的關懷下成長起來的,如今遇到經營困難,許昭堅豈能袖手旁觀。

  也正是在那段時間裡,許昭堅從周衡那裡聽到了唐子風這個名字。後來唐子風的種種妖孽表現,許昭堅也都有所耳聞,對於這個年輕人早已有了濃厚的興趣,好幾次都要求周衡在合適的時候把唐子風帶過來讓他看看。前些天唐子風打算開始宣傳攻勢之前,周衡便把他帶到了許昭堅的家裡。

  在那一次,唐子風認真地向許昭堅介紹了自己的想法。他表示,設計軟體是工業技術的一個重要方面,其價值並不亞於實體的設備。這些年,國家大量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加上自主研發,在裝備研製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在軟體方面卻非常滯後。

  國產工業軟體滯後的原因之一,在於大量盜版軟體充斥了市場,讓國產軟體沒有任何生長的空間。對於國外的軟體公司來說,它們的盈利主要來自於歐美市場,在中國市場上僅僅是維持存在,並不急於攫取利潤,所以對盜版問題一向是採取漠視甚至縱容的態度。它們這樣做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為了遏制中國本土軟體的成長,讓中國本土軟體錯過最佳的成長期。

  在中國本土軟體無法替代國外軟體的情況下,盜版軟體的存在,能夠讓一些企業減少支出,降低這些企業使用軟體的門檻,至少從表面上看,遭受損失的僅僅是國外軟體公司。但在中國本土軟體初露端倪之後,情況就大不相同了。國外軟體公司有歐美市場作為支撐,可以不在乎盜版的損失,而一旦盜版橫行,國產軟體就沒有了銷路,從而無法生存下去,最終只能是走向消亡。

  一旦本土軟體全軍覆沒,國外軟體廠商就會亮出它們的獠牙,想怎麼開價就能怎麼開價,能夠迅速地把前些年的損失變本加厲地賺回來。更重要的是,這些軟體還會成為他們遏制中國製造崛起的工具。一旦國與國之間的技術競爭進入關鍵時候,國外廠商只要中斷軟體供應,就能夠讓中國的工業研究完全癱瘓,屆時整個國家將不戰而敗。

  第二百三十七章 一個不錯的選擇

  「會這麼嚴重嗎?」

  那一次,當唐子風說完可能出現的嚴重後果時,許昭堅的臉色變得非常嚴肅,盯著唐子風認真地問道。

  「甚至會比這更嚴重。」唐子風正視著許昭堅的眼睛,說道:「目前計算機的配置很低,許多軟體的功能都比較簡單,我們即使是從零起步,與國外的差距也很小,追趕的難度不大。但根據摩爾定律,計算機的性能每隔兩年就會翻一番,而軟體也會隨之不斷升級。過上10年,咱們與國外的軟體差距就會是天壤之別,那時候再想從零起步去追趕,就幾乎是不可能的了。

  「而一旦軟體掌握在別人手裡,我剛才說的漲價和卡脖子都還不算什麼,最可怕的是國外可以在軟體中植入木馬,或者是讓咱們設計出來的產品存在隱患,或者是竊取咱們的設計思想。可以這樣說,軟體不在自己手裡,我們在別人面前就是完全透明的,別人想怎麼對付我們,我們都毫無辦法。」

  「小周,你看呢?」許昭堅又向周衡問道。

  周衡點點頭,說道:「我對電腦了解不多,但小唐跟我談過這件事情之後,我也找人了解了一下,大家的說法不一,但總的觀點都認為我們在軟體產業上不能採取無為的態度,如果錯失良機,未來將會蒙受重大的損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