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趙兆新一驚,問道:「劉處長,這話怎麼講?」

  劉燕萍問:「趙廠長,最近一年多時間,韓國工具機企業大舉進入中國市場,你們的業務沒有受到影響嗎?」

  「這……」趙兆新臉色有些難看了,他看看樂敏華,然後頹然地點點頭,說:「劉姐說的這個,是我們現在最頭疼的事情。不瞞劉姐說,我和老樂還商量著什麼時候去趟京城,向局領導匯報一下這個情況。

  「今年以來,我們的業務受韓國工具機的衝擊非常大,我們生產的300毫米、500毫米和800毫米臥式車床,還有3500毫米、4000毫米和5000毫米立式工具機,銷量下降了三成多。據我們了解的情況,這些損失的銷量,都是被韓國工具機搶走了。」

  「那麼,你們採取了什麼辦法去應對呢?」劉燕萍又問道。

  「沒辦法啊。」趙兆新說,「韓國工具機質量比我們好,價格和我們差不多,客戶都願意用他們的工具機,我們是一點辦法都沒有。我們打算向上級反映反映,對於外資工具機,國家也應當有一些限制措施,不能讓他們衝擊了我們自己的工具機產業。」

  劉燕萍說:「限制措施是會有的,但你們不能光指望這些限制措施。畢竟咱們國家不是要入世了嗎,在這個時候搞限制措施,是不符合入世要求的。

  「其實,部里提出搞『三大戰役』,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如果你們的產品質量提升了,企業組織結構優化了,技術開發能力增強了,韓國企業怎麼可能搶走你們的業務?你們現在這樣,用謝局長的話說,就是坐以待斃,越往後情況只會是越糟糕的。」

  樂敏華說:「劉處長,我們也知道這一點。老趙這些天都沒閒著,一頭撲在車間裡,就是在狠抓產品質量呢。可是,韓國企業的來勢太兇猛了,我們算是倉促應戰,有點顧不過來啊。」

  「顧不過來,為什麼不及時轉移呢?」唐子風插話了。其實,剛才劉燕萍說那麼一堆,都是在給他做鋪墊,到了這個時候,他自然就要接過話頭了。

  「轉移,怎麼轉移?」趙兆新有些懵。

  唐子風說:「趙廠長,你們箐機遇到的情況,和我們臨一機差不多。我們主要是做磨床和鏜銑床的,現在低端的部分也受到韓國企業的衝擊,形勢非常不妙。」

  「你們也有這樣的情況?」趙兆新眼睛一亮,隨即又覺得自己的表情有些不對。友商遇到和自己同樣的麻煩,自己不該顯得這樣幸災樂禍的,應當有些同命相憐的模樣才對。

  「那麼,你們是如何應對這種情況的呢?」趙兆新趕緊追問道。

  唐子風說:「我們準備放棄這些產品。」

  「放棄?」趙兆新一怔,「那不是便宜了那些韓國鬼子嗎?」

  「便宜是不可能便宜他們的。」唐子風笑著說,「我們撤出來,並不意味著把這些產品送給韓國人去做,我們現在是扶持國內的鄉鎮企業去和他們爭奪這個市場,就算不能把市場完全搶回來,至少也要把這個市場做成一個爛泥坑,讓他們無法在中國賺到錢。」

  「扶持鄉鎮企業?」趙兆新的眉毛皺成了一個疙瘩,「這些鄉鎮企業能有什麼用處?」

  唐子風說:「趙廠長,你可別小看鄉鎮企業。如果說咱們是正規軍的話,鄉鎮企業就是游擊隊了。咱們正規軍不便作戰的地方,游擊隊是有用武之地的,你說是不是?」

  第一百九十五章 局裡的態度是非常堅決的

  中國的各級官員,都很喜歡用戰爭來類比管理。比如明明是三項管理活動,機械部卻要稱之為「三大戰役」。又比如唐子風說的是市場定位問題,也用了「正規軍」、「游擊隊」這樣的表述。

  說的人覺得這樣的表述更有力度,聽的人也能理解其中的含義,不會產生錯覺。趙兆新在腦子裡琢磨了一下,大致便明白唐子風的意思了。他說:「把這些產品轉給鄉鎮企業去做,讓鄉鎮企業去和韓國人打價格戰,倒也不是不行。但我們箐機一年銷售這幾種車床,產值有六七千萬,如果不生產了,我們的產值怎麼保證?」

  「當然是開發新產品了。」唐子風想當然地說。

  趙兆新苦笑:「唐廠長,我知道你擅長於發明創造,說不定又給周廠長獻上了什麼寶貝。可我們箐機沒有你這樣一個人啊,我們的技術處技術實力倒是不錯,就是創造力差了一點。讓他們發明一個新產品,簡直就是趕鴨子上架。」

  唐子風微微一笑,說道:「趙廠長,我這次和劉處長一起到箐機來,就是想和箐機談這方面業務的。箐機有很強的技術實力,但現在發揮出來的,連五成都不到。如果我們20多家大型工具機企業能夠聯合起來,互相提創意,共同開發新產品,趙廠長覺得情況會不會比現在更好一些呢?」

  此言一出,趙兆新的眼睛亮了起來,他問道:「唐廠長,你說說看,這是個什麼章程?」

  唐子風說:「不知道趙廠長聽說過沒有,我們臨一機和軍工的432廠合作,辦了一家東雲工具機再生技術公司,我們對外開展工具機再生業務,都是利用這家公司來做的。」

  「這件事,我有所耳聞,不過細節就不太了解了。」趙兆新說。

  唐子風於是把當初與432廠合作的情況向眾人做了個介紹,然後說道:「東雲公司的這種模式,簡單說就是取長補短。我們臨一機在工具機技術有優勢,但數控技術不靈。432廠是專業搞數控的,但工具機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我們兩家如果單打獨鬥,都很難把工具機再生的業務拿下來,而合作之後,就互相補上了短板,達到了雙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