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唐子風當然能夠聽出謝天成的意思,他原本也不是一個會在領導面前怯場的人,此時便挺起胸膛說道:

  「目前,韓國工具機企業來勢兇猛,在幾乎所有的工具機門類上都與我們展開了爭奪。說實在的,這種競爭對於我們來說是什麼吃虧的,因為這些市場原本是屬於我們的,韓國企業爭到手,就意味著我們的損失;韓國企業沒爭到,我們也沒賺到便宜。

  「前幾年,國內工具機市場增長緩慢,工具機企業普通日子難過,像我們臨一機甚至陷入嚴重虧損,幾乎瀕臨倒閉。今年開始,國內工具機市場有所回暖,我們正準備利用這個機會,大力發展。如果被韓國工具機搶了市場,我們發展乏力,而他們卻能夠從中國市場汲取養份,不斷壯大,未來我們再和他們競爭就更困難了。」

  「你說得對,那麼,我們應該怎麼辦呢?」謝天成問。

  唐子風說:「我們考慮有幾個方面。第一,不能讓韓國工具機企業輕鬆地拿到利潤,必須壓迫他們的利潤空間,讓他們即便是獲得了市場,也無法從市場中贏利。說簡單的,就是和他們打價格戰,逼著他們按成本價出貨。」

  「你是說,聯合全國的工具機企業降價?」謝天成問,他的眉毛微皺,顯然對於這個策略並不贊成。

  唐子風搖頭說:「這倒不必。像我們臨一機這樣的大廠,如果去和韓國工具機企業打價格戰,最終就淪為二流企業了。我們的目標是對付日本、德國,區區一個韓國,不值得我們自降身份。」

  謝天成笑了。唐子風這話,實在是有些狂妄了。其實在二局內部,也有一些幹部是有恐韓症的,覺得韓國技術很強。能夠像唐子風這樣說出「區區一個韓國」這種話的,實在是不多。

  「那麼,你說的價格戰,又是怎麼回事?」謝天成問。

  唐子風說:「這活兒交給私營企業去做。它們本身就是小企業,技術水平低,一貫是靠打價格戰生存的。要讓它們去和韓國企業打消耗戰,逼韓國工具機降價。」

  「可是,私營企業能對韓國企業構成威脅嗎?」謝天成問。

  唐子風笑道:「這取決於我們幫不幫忙啊。」

  謝天成有些明白了:「你是說……由咱們的國營大型企業去幫助它們?」

  「正是如此。」唐子風說,「我們了解過,國內的私營工具機企業,大多數規模比較小,技術不成體系,它們主要是做低精度工具機,數控方面幾乎是空白。它們的目標市場,主要是沿海的小型機械加工企業,這些企業主要生產一些精度較低的金屬製品,對工具機精度要求低,比較在乎價格。

  「我們的想法是,與這些私營企業聯營,由我們這些國營大廠為它們提供技術指導,包括提供一些關鍵部件,提高它們的技術水平,使它們的產品升級換代,達到能夠與韓國工具機企業競爭的層次。

  「這些企業控制成本的能力比我們強得多,所以它們生產的工具機能夠有較大的價格優勢。韓國工具機要想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就不得不靠降價來與它們競爭。」

  「可這樣一來,這些私營企業也會搶了你們的市場啊。」謝天成提醒道。

  唐子風說:「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呃,我是說,我們的目標市場應當是中高端工具機。事實上,現在私營工具機企業已經把低端工具機市場做成一個爛泥潭了,一台普通的臥式工具機,這些企業的報價不到5000元,我們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到的。

  「這些私營企業生產的工具機,剛開始用的時候和我們的工具機沒啥差異,用上兩年,精度就會大幅度下降,只能報廢。但有些客戶企業原本也就是為了一個短期訂單而採購工具機的,一台工具機能用兩年就足夠了,所以只會買最便宜的工具機。

  「私營企業這樣做無妨,我們如果也這樣做,最終就是砸了自己的牌子。所以,我們覺得,與其與私營企業爭奪這種低端市場,還不如把這個市場讓出去,我們專攻中高端工具機市場,與它們形成戰略上的分工。」

  第一百八十四章 共同發展

  唐子風的這個想法,是到臨一機工作之後才形成的,這是來自於實踐的認知。初到臨一機時,唐子風覺得臨一機的技術實力雄厚,產品質量好,只要把營銷工作做好,必定能夠把那些小型的私營工具機企業擠垮,壟斷整個市場。

  但接觸了實際之後,唐子風發現自己的想法過於理論化了。在這個市場上,有一些並不特別在意工具機質量的客戶,他們有時候是因為接了一個臨時訂單,從而需要採購一批工具機,用於完成這個訂單的任務。對於這些客戶來說,下一個訂單是否能夠拿到,並沒有把握。所以他們不會採購質優價高的工具機,而是會選擇一些廉價的劣質工具機,只要能夠完成眼前的工作即可。

  小型私營工具機企業恰好可以為這樣的客戶提供產品,把價格壓到一個難以想像的低水平上。臨一機並非造不出這種劣質工具機,但臨一機不能這樣做,因為這會砸了自己的牌子。

  既然自己不能做,那麼這個市場就與自己無關了,讓別人去做又有何妨?有這些劣質工具機墊底,韓國企業的工具機報價就不可能太高,如果你一台工具機的價格是人家的10倍,而一台工具機的壽命只有人家的3倍,客戶會如何選擇呢?

  能夠培養起一批私營工具機企業去和韓國企業搗亂,打破韓國企業利用中國市場發展的企圖,何樂而不為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