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個……」谷原生有些語塞。國內製造磨床、鏜床的工具機企業有上百家,技術水平上乘的也有七八家。臨一機在這些企業中,不能算是第一,但如果臨一機說自己是第二,也的確沒其他家敢稱第一。實際上,這幾家頂尖企業的技術水平,屬於各有千秋,比不出一個絕對的名次來。但不管怎麼說,臨一機的確是有些實力的。

  唐子風繼續說道:「進口工具機的設計和裝配方式,和咱們國家以往從蘇聯學習的技術有所不同,加上這幾十年的技術變化,432廠原來擁有的技術,已經遠遠落後了。以這樣的技術來給17所做進口工具機改造,改造後的工具機恐怕很難保證原有的加工精度,數控系統的效率也不一定能夠充分發揮。」

  「你是說,如果請你們參加,你們就能夠解決這樣的問題?」谷原生問。

  唐子風說:「不是請我們參加,而是由我們來承接這批工具機的數控化改造工作。432廠只是負責工控系統的供應,以及參加相關設計,就可以了。」

  「這不可能!」谷原生脫口而出。這年輕人也太黑了,一張嘴就要拿整個項目的主導權,讓自己成為附屬,那432廠折騰這件事情還有啥意義?

  唐子風問:「谷總工,你想想看,你們不了解進口工具機的設計原理,無法提出一個最優的改造方案。在改造過程中,你們無力製造用於替換的部件,你們也派不出足夠數量的優秀鉗工。你說說看,你們怎麼能夠承接這項工作?」

  「這……」

  谷原生突然有些後悔,自己為什麼要在肖明這裡與唐子風談判呢?如果是在一個私下的場合,他完全可以撕下臉皮來和唐子風談,比如明確地告訴唐子風,這樁活是432廠爭取來的,這筆錢不可能讓別人去賺。

  但當著肖明的面,他再這樣說,肖明那邊恐怕就會有些想法了。

  肖明當然也知道這筆錢的來歷,但肖明同時還是這個項目的甲方,相比432廠能不能賺到這筆錢,肖明更關心的是自己的工具機能不能改造成功,以及在改造的過程中會不會遭遇風險。谷原生如果敢聲稱自己不在乎17所的死活,肖明恐怕是會把這事捅到科工委去的。

  「唐助理,你說的都有道理。」

  最終,還是肖明出來打圓場了,甲方的作用就體現在此。他說:「從對事情負責的角度來說,這件事由臨一機牽頭,的確是比由432廠牽頭更為合適……」

  「老肖!」谷原生的眼睛都瞪圓了。

  「老谷,你別著急,聽我說完。」肖明擋住谷原生,繼續對唐子風說道:「但是,我也實話實說,這些年國家軍費壓縮非常厲害,我們17所還勉強能過得去,谷總工他們的432廠,現在已經揭不開鍋了。科工委撥下這500萬元資金,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補貼432廠的,你們如果把項目拿走了,讓432廠怎麼辦呢?」

  唐子風笑道:「肖總工說的,恰恰也是我想說的。432廠有困難,我們也有所耳聞。但恕我直言,432廠就算吃獨食,把這500萬全吃下去,又能支撐幾個月?等這500萬用完以後,你們還能指望科工委繼續撥錢嗎?」

  「什麼意思?」

  谷原生和肖明都聽出了唐子風的弦外之音,不由異口同聲地問道。

  唐子風說:「與其大家在這裡為一個蛋糕如何切鬧得不可開交,不如大家聯手去開發更多的蛋糕。432廠在數控系統方面有優勢,臨一機在工具機製造方面有優勢,咱們兩家如果能夠聯手,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

  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聯手?」

  谷原生思維有些跟不上。老爺子在軍工企業呆了一輩子,從來就沒接觸過市場,哪懂這其中的彎彎繞繞。他只知道自己弄來的500萬要被面前這個小年輕切走一大塊了,而他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一點手段也沒有。

  肖明倒是聽出了一點味道,他問道:「唐助理,你們打算怎麼和谷總工他們聯手呢?」

  唐子風說:「其實,目前工具機翻新是一個方興未艾的大市場。據統計,咱們國家現有的工具機存量在300萬台以上,其中絕大多數是普通工具機。要把這些工具機全部淘汰,換成數控工具機,顯然是不可能的。但要說讓全國的企業憑藉普通工具機去參與國際競爭,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把普通工具機經過簡單改造之後變成數控工具機,就是一個非常必要的選擇。17所有這樣的要求,其他企業同樣有這樣的要求。我們簡單計算一下,就算全國只有10%的工具機需要改造,每台工具機的改造費用是1萬元,這就有多少錢了?」

  「30億。」韓偉昌終於逮著一個發言的機會,給唐子風助了一下聲威。不過,在他內心另有一個計較,那就是覺得唐子風又在吹牛了。全國有300萬台工具機不假,但要說把10%的工具機改成數控,這未免太浮誇了,大多數企業其實是沒有這個需求的。

  「沒錯,就是30億。」唐子風說。他也知道自己的假設有破綻,於是繼續找著證據:

  「事實上,說一台工具機的改造費用1萬元,是遠遠低估的。17所要改造的工具機只有40台,經費卻有400多萬,平均一台就是10萬元。還有,有些企業引進的進口工具機,除了需要進行數控化改造之外,還要進行機件的翻新,費用就更加龐大了。我們把整個市場的規模估計到100億,恐怕都不為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