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投入30萬,回報30億甚至300億,這樣的生意為什麼不做呢?

  至於說到雙方的股份,唐子風並不貪心,一家一半是一種比較好的選擇。連蔡越都能夠看出他是在趁火打劫,黃麗婷又豈會不知?

  如果這個時候唐子風吃相太難看,要求80%或者更多的股權,黃麗婷就算是捏著鼻子認了,未來也會產生別的想法。

  相比之下,各占50%的方式就顯得比較溫柔了,如果賭一賭黃麗婷夫婦的良知,這種合作模式是能夠長久的。

  過猶不及是一條古訓,凡事給別人留一線,自己才能發展得更好。如果事事都想著占盡便宜,最後反而是吃大虧的那個。

  唐子風和王梓傑都是懂這個道理的,這其實也是他們所接受的大學教育的一部分。

  「胖子,這份是你的。」

  唐子風拋開關於黃麗婷的話題,他拿起剛才黃麗婷留下的12000元,從中數出12張老人頭,遞到寧默的面前。

  「我……我要這麼幹什麼?」寧默難得地口吃了。這一方面是因為現場還有王梓傑這樣一個外人,另一方面就是這筆錢的金額有點大,他真有些不好意思拿。

  唐子風說:「咱們不是說好的嗎?用你的名義,給你10%的分紅。有錢大家一起賺。」唐子風說。

  王梓傑也在旁邊附和道:「胖子,你就拿著吧,別嫌少就好。我和你家帥哥做生意也要本錢,所以只能給你10%,以後咱們賺了大錢,再給你多分。」

  「哈哈,不嫌少,不嫌少。我啥事都沒幹,就是去和香皂西施簽了個合同,就賺到這麼多錢,怎麼還敢嫌少呢。」寧默哈哈笑著,把錢接了過去,揣進兜里。

  他原本就是一個爽快人,剛才的忸怩是做給王梓傑看的。既然王梓傑也發話了,他還何必矯情呢。

  「唐帥,王教授,你們不方便出面,以後黃麗婷的超市這邊,就由我去幫你們盯著了。你們放心,我會把超市盯得死死的,絕對不會讓你們吃虧了。」

  收了錢的寧默意氣風發,拍著C杯級別的胸肌做著保證。

  第九十二章 百年大計

  快樂的日子總是過得很快,大家只覺得宿酒未醒,已然是上班的時間了。眾人互相說著拜年話,其樂融融地走進車間或者辦公室,迎面而來的是單位領導遞上的一份「徵求意見表」。

  「徵求意見?什麼意見?」

  所有的人都莫名懵圈,但當他們看罷意見表開頭的文字之後,便一個個情緒激昂起來。

  在那意見表的說明上,第一句話便是「教育乃百年大計」,接下來便聲稱厂部接到許多職工的反映,批評廠子弟中學和子弟小學的教師隊伍渙散,工作敷衍塞責,教學質量低下。

  一部分教師缺乏基本的教學能力,完全是憑關係進入子弟校任教。還有一部分教師非但業餘時間當家教賺錢,甚至經常請假去社會上的其他學校走穴。

  意見表稱,子弟學校關係全廠職工下一代的前途,即便是那些子女已經中學畢業的老職工,也存在第三代受教育的問題。由於孩子的教育不容耽擱,廠務會決定立即啟動對子弟中學和子弟小學的風氣整頓,並就此問題徵求全廠職工的意見。

  「還徵求什麼意見,子弟小學的那些老師,有一個算一個,全開除了都不冤!」

  「總算是有領導關注子弟學校的事情了,尼瑪,廠領導都有本事把孩子弄到市裡的學校去讀書,我們這些窮工人的孩子全給耽擱了!」

  「支持!如果廠里能夠把子弟學校搞好,我給廠長送錦旗!」

  「沒說的,就衝著老周願意關心子弟學校的問題,以後老周說啥,我絕無二話!」

  臨一機6800名在職職工,有一半以上有正在學齡期的子女,其中有能力把子女送到廠外的學校去就讀的,連10%都不到,大多數人的孩子都是在廠里的子弟學校上學的。

  90年代的基礎教育體制比較混亂,各地都有自己的土政策。

  在臨河市,義務教育階段是採取劃片包幹的方式,像臨一機這樣的部屬企業,如果要把職工子女送到市裡的學校上學,就要給學校交「借讀費」,每人每年高達2000元。

  臨一機有自己的中小學,自然不會給職工交這筆錢,職工的孩子要麼免費上廠里的子弟學校,要麼就自己掏這2000元去上市裡的學校。一年2000元的負擔,有幾個職工能承擔得起呢?

  到了高中階段,就分為兩種情況。市里有幾所重點高中,是完全不收費的,前提是你能夠考上。如果考不上重點,要上其他的高中,就同樣需要收錢了。

  正如於曉惠向唐子風說起過的,臨一機的子弟中學由於教學質量差,已經有幾年沒有一個人考上臨河市的重點高中,孩子們只能接著上廠里的高中,而廠高中的質量就更是不堪,這又直接影響到了廠里子弟的高考。

  時下,教育的重要性已經日益被國人所接受,上大學就意味著能夠出人頭地,考不上大學就意味著只能去干體力活,拿一份低微的工資。

  廠里的職工們平時湊在一起,三句話里倒有兩句是在談教育,尤其是那些孩子面臨中考的家長,其焦慮可以謂是感天動地。

  那些孩子還在上小學的,也已經受到了感染,一個個提前就在琢磨著是不是要咬咬牙,將來花一筆大錢讓孩子去市里讀初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