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應該可以了吧?」

  潘有棟站在一旁,看著鉗工們在機器上忙碌,低聲地向身邊的劉念問道。

  「我覺得應該沒問題了。」劉念說。

  「可是,你相信問題是出在安裝上嗎?」潘有棟又問。

  劉念苦笑著搖搖頭:「這怎麼可能呢?打包機這樣的設備,如果僅僅是因為安裝不夠精密就出這麼大的問題,那也就別用了。你想想它的工作場景是什麼樣的,上百噸的壓力,機器得非常皮實才行啊。」

  「可是,如果不是這個原因,又會是什麼呢?」

  「誰知道,但願這次能行吧……」

  「我去買香……」

  在心裡犯嘀咕的,肯定不只是潘有棟和劉念,事實上,趙興旺的心裡也是七上八下,只是事到如今,他也沒有別的辦法了,只能先試試再說。

  打包機被重新裝配起來了,有工人往機體裡扔了一堆鐵刨花,然後按動電鈕。設備的運行非常順暢,甚至噪音都比從前低了幾個分貝,這應當是得益於加工精度的提高。前端機構順利打開,一塊壓縮好的包塊被推出來,然後機構復位,一切都顯得那麼美好。

  「換材料,投廢鋼筋!」趙興旺的語氣裡帶上了幾分顫音。

  一堆廢鋼筋被投進去了,上蓋關上,同時主液壓杆和側推液壓杆同時發力。大家無法看到機體內鋼筋的變形,但從液壓杆的推動過程也能看出打包過程進展順利。不過,大家更關注的,是前端機構的情況,所有的人都在心裡默默地念著:千萬別出問題啊!

  「當!」

  一聲金屬碰撞的聲音,鎖死機構打開,一塊壓好的包塊被推出來,落到了地上。

  「好!」

  眾人齊聲喝彩,心裡懸著的一塊石頭也如金屬包塊一樣落到了地上。總算是沒白費力氣,新裝配起來的打包機經受住了打包鋼筋的壓力考驗。莫非問題真的出在加工精度上,重新換一根支撐軸,問題就解決了?

  可是,這不科學啊!

  「興旺,你看,問題是不是已經解決了?」趙興根向弟弟問道。

  趙興旺輕輕嘆了口氣,說:「我也不知道。從道理上說,問題應當不在這方面,可現在的情況卻又正好相反。我覺得,還是再多壓幾個包吧,看看質量能不能穩定。」

  「這是肯定的。」趙興根說,「如果再像上次那樣,在廠里壓得好好的,到了喻常發那邊就出問題,咱們可真的丟臉了。」

  「唉……」趙興旺嘆了一聲,然後向工人吩咐道:「再投一次料!」

  又一批短鋼筋投進去,壓縮,出包,情況良好。

  「再來一次!」

  「咔!」

  剛剛壓到第三次,所有人最擔心的事情終於還是發生了。還是同樣金屬斷裂聲,還是一個地方,新造出來的支撐軸比它的前任只多堅持了兩個回合而已。

  「我草!」趙興旺怒吼了一聲,嘴角鮮血橫流。

  「這是什麼原因?」趙興根的臉黑得像要下雨一般。

  「或許是……」趙興旺說不下去了,他腦子裡一片茫然,能做的都做了,結果還是一樣,問題到底出在哪呢?

  「趙總,小趙總,我有一個猜測……」潘有棟怯怯地湊上前來說道。

  「什麼猜測?」趙興旺懶懶地問道。

  潘有棟說:「這張報紙上寫的內容,會不會是在故意誘導我們?」

  「誘導?你是說什麼誘導?」趙興旺問。

  「小趙總,你看,他們特別強調說是因為我們的加工精度不夠,所以才導致了故障。會不會情況恰好是相反的,正是因為我們的加工精度過高,才導致出現了這樣的故障。我剛才琢磨著,各個部件的加工精度高了,摩擦力就小了,這樣液壓杆的壓力就會全部傳遞到前端機構上,支撐杆承受的壓力過大,所以就斷了。如果我們把加工精度降低一些,或許就沒事了……」潘有棟說得頭頭是道,聽起來似乎還有那麼一點道理。

  趙興根說:「可是,你們不是說臨一機的打包機加工精度就是很高的嗎?」

  潘有棟說:「我剛才回憶了一下,我們仿測芸塘公司那台打包機的時候,注意力都放到支撐軸上了,其他地方的加工精度是怎麼樣的,我們好像沒有特別注意。」

  趙興旺說:「我記得跟你們說過,讓你們要檢測表面粗糙度的。」

  潘有棟說:「我們的確是檢測了,但現在回憶起來,好像檢測得不是特別認真。我們有點先入為主了,總覺得臨一機的加工精度肯定是非常高的,或許他們恰恰是反過來的。」

  「會這樣嗎?」

  「不好說……」

  「……」

  大家都懵圈了,趙興旺認真地想了想,似乎前些天仿測臨一機打包機的時候,自己的確有些疏忽的地方,沒有特別去檢查每個部件的加工精度有什麼問題。受到報紙的誤導,自己和其他工程師可能會下意識地覺得對方的精度要求非常高,萬一不是這樣呢?

  再往下想,問題就更多了。每個部件的形狀,大家也有先入為主的地方。比如說,大家潛意識裡都會認為一根軸的直徑是處處相等的,測量的時候不會每一個點都測一遍。但如果臨一機做了手腳,讓這根軸的某些地方粗一點點,某些地方細一點點,軸的受力分布就完全不同了。想想看,一個力量作用在槓桿頭上和作用在槓桿中間,效果會是相同的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