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韓工,你好啊。」

  看到韓偉昌,包娜娜笑吟吟地走上前來,向韓偉昌伸出手去。

  「哦哦,原來是包記者啊,好久沒見了!」韓偉昌伸出手與包娜娜快速地握了一下便收回去了,臉上倒是綻滿了笑容。

  韓偉昌也不是那種見了生人會害羞,或者不敢和年輕姑娘打交道的人,實在是包娜娜身上有著一種與唐子風同根同源的氣質,讓韓偉昌情不自禁地產生出一種敬畏感。

  「師兄~~」與韓偉昌打過招呼之後,包娜娜又嬌滴滴地向唐子風開始放電了。

  「給我坐好了!」唐子風板著臉,用手指了指包娜娜的座位說道。

  「就知道欺負師妹,不帶你這樣當師兄的好不好。」包娜娜坐回去了,一點紅唇撅得老高。

  韓偉昌只覺得自己的腦袋嗖嗖地向外放著光芒,自己是要變成電燈泡了咩?

  唐子風通知包娜娜來訂座的時候,便把點菜權也交給了她。在唐子風和韓偉昌到來之前,包娜娜已經把菜點好了,所以他們剛剛坐下,各色菜餚便流水般地端了上來,擺了滿滿一桌子。

  「開動起來吧,天大地大,不如吃飯事大,咱們先吃,再談正事。」

  唐子風擺足了領導的派頭,大手一揮,自己先開動了筷子。

  包娜娜習慣性地向唐子風遞了個鄙夷的眼神,也投入了戰鬥。韓偉昌滯後了一拍,等到兩個年輕人都已經動筷子了,這才開始挾菜。

  因為說好了下午還要去拜訪其他的企業,所以大家都沒有喝酒,只是以茶代酒,互相敬了幾輪,說了一些沒有油鹽的客套話。吃到七八分飽的時候,大家動筷子的速度都放慢下來了,唐子風這才轉頭向包娜娜問道:

  「我讓你幫忙聯繫媒體,你到現在為止聯繫上了多少家?」

  「已經有17家了,井南這邊是9家,明溪有8家,包括兩個省的省報,還有幾個主要城市的晚報,另外就是幾家財經類副刊。」包娜娜回答道。

  「總共要花多少錢?」唐子風又問。

  包娜娜說:「每家一條新聞,一篇通訊,小報是600,省報貴一點,1200,一共是12000塊錢的樣子。」

  「這倒的確不算貴了。」唐子風點點頭道。

  唐子風安排包娜娜做的,是聯繫明溪、井南兩省的媒體,刊發有關臨一機研製成功新型廢鋼打包機的新聞,以及配合的長篇通訊稿,說穿了就是公關軟文。

  記者發這類稿件是要收費的,俗稱為車馬費,也就是記者前來採訪所需要的交通費。而在實際上,這類稿件都是由宣傳方事先寫好,直接交給記者的,記者只需要根據自己報紙的特點,稍加潤色,就可以刊發,壓根沒什麼成本。

  公關軟文這種事情,屬於公開的秘密,運作得當的情況下,其效費比遠遠高於硬性的廣告。

  報紙上一個版面的廣告,費用要幾千至幾萬不等,而發一篇占據整版的長篇通訊,只要一兩千元的車馬費。人們對於廣告往往帶著幾分懷疑,對於通訊稿卻很容易接受,總覺得記者是有良知的,不會胡編亂造,記者說的事情總比廣告更靠譜。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軟文的宣傳效果,有時候比廣告要好得多。

  唐子風前一世做過無數的公關炒作,對於這其中的套路了如指掌。包娜娜說找了17家媒體,總共才花了一萬多元,的確算是一個良心價了。記者收車馬費也是要看人的,同樣一篇稿子,收1000也行,收500也行,取決於各自的關係。包娜娜在報社實習了幾個月,寫出過幾篇好稿子暫且不論,在記者圈子裡倒是混出了不錯的人緣。

  要不怎麼說金子在哪裡都會閃光,包娜娜就是那種走到哪都能光芒四射的人才。

  「新聞稿和通訊稿,我都已經寫好了。包記者幫我把把關吧。」

  唐子風從隨身的包里掏出一份稿子,遞給了包娜娜。

  「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記臨河第一工具機廠積極創新,研製開發出新一代廢鋼打包機的事跡……師兄啊,你這個標題也太大了吧?你居然敢用這首詩給你們廠打廣告?」包娜娜光看了一個標題,就開始挑三揀四了。

  唐子風向韓偉昌遞了個眼神,韓偉昌趕緊說道:「包記者,這件事情我來解釋一下,其實我們廠的生產的『長纓牌』工具機,就是因這首詩而得名的。工具機是工具之母,是萬器之祖,各行各業不管要做什麼,都離不開工具,所以說擁有工具機就是長纓在手,這話是沒問題的。50年代我們廠生產的長纓牌工具機,是得到了領導人親自表揚的,我們的商標都是老人家親筆題寫的。」

  「有這樣的事情?」包娜娜把眼睛瞪得滾圓。她看看韓偉昌,又看看唐子風,不放心地問道:「師兄,這不會是你編出來的吧?涉及到這樣的問題,是不能開玩笑的。」

  唐子風說:「師妹,我再喪心病狂,也不敢拿這種事情開玩笑吧?這段歷史是有據可查的,我們廠的廠史室就有當年的報紙,要不要我複印一下給你發個傳真?」

  「最好是能夠給我發個傳真。」包娜娜說。

  「不會吧,師妹,你居然懷疑師兄的節操?」唐子風拖著長腔抗議道。

  包娜娜笑道:「師兄,你的字典里有節操倆字嗎?你說你都騙過我多少次了,在你面前,我能不多個心眼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