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頁
「許氏那邊露了個消息,他們希望老師您回去發展,一切如舊。」
國滿說:「許氏那邊,比你還摳呢。我要是就這麼回去了,多沒面子。」
從獲心下好奇,笑問:「老師您也要面子?」
「是個人都要臉。」
國滿問道:「新官上任三把火,這第一把火,你準備燒誰?」
「我要燒一個死人。」
☆、形象
河源鄭氏攝政從獲上任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抓捕「鄭從清」,情報由許氏提供,行動兩家共同負責。
「說,是誰指使你冒充鄭從清?那些證據又是從哪兒來的?」
脾氣暴躁的審訊官揪起「鄭從清」的領子,厲聲喝問。對方只是露出嘲諷般冷笑,任由審訊官打罵。
「鄭從清」被捕後,立刻押回河源審訊,奈何他軟硬不吃,被打到傷痕累累,硬是一言不發,死死扛著。
一個士兵小跑到審訊官身邊,向他耳語。審訊官丟下「鄭從清」,整整衣服,便走到門口,一眾人齊聲高呼:「恭迎攝政閣下!」
「啪」的一聲,屋子裡的人整整齊齊敬了一個軍禮。
從獲從外面進來,隨行有軍官也有文官,審訊官站得筆直,向從獲報告說:「報告攝政,這個嘴硬得很,到現在也沒有開口。」
從獲看了看被鎖鏈綁住的「鄭從清」,首先冒出來的想法是:這人長得不錯。沒辦法,自從她認清自己的年齡後,就不再有什麼拘束羞澀了。
「你叫什麼名字?」
大概是認為從獲問了一個很白痴的問題,「鄭從清」冷笑著瞥了從獲一眼,依舊什麼都沒說。
「既然這樣,等下拉出去槍斃吧。」
從獲淡淡地說,她當然知道這樣的人是沒辦法讓他開口的,那留著也沒有用。不過,她倒想賭一把,不知道忽略這個人的價值會不會激怒他,然後說出什麼驚天動地的話?
審訊官雖然有些不願意,但還是遵命而行。
這次被抓捕的人連同上次被抓捕的一共十六個「鄭從清」分子被押上刑場,一個士兵打一個死囚,「鄭從清」被安排在左起第二位。槍聲響起,囚犯一個個倒下,「鄭從清」也仆倒在地,只是沒死。負責「鄭從清」的士兵走上前去,槍口對準「鄭從清」的腦袋,然後就傳來求饒聲。
「求求你們,別殺我,我什麼都說!」
「鄭從清」蜷縮在地上,瑟瑟發抖,傷口正往外冒著血。士兵收起槍,把他拖到從獲面前,一股異味讓在場的賓客皺了眉。
「說罷,你都知道些什麼。」
「鄭從清」顫抖著,一五一十地說了,從獲卻想趕緊把他槍斃,因為按照「鄭從清」的供詞,他是假的,所謂證據也是偽造的,這些全都是「拔釘子小組」指使的,他只是一個執行者而已。許氏、韋氏的代表都在場,想要封住他們的口可不是容易的事。
就這樣,「拔釘子小組」成為這件事的幕後指使,鄭明榕清白了。三家一致通過決議,宣布取締「拔釘子小組」,通緝該組織的主要負責人,要求所有參加過該組織的民眾投案自首,這樣還可根據情節輕重從輕處理。如果參加者不主動自首,一旦被抓捕,將從重處罰,那些收容「拔釘子小組」的人將同罪。
一時間,五聲島上人心惶惶。更大範圍的搜捕行動展開後,眾多的「拔釘子小組」成員遭到逮捕,一些人開始武裝反抗。決議通過的第三天,幾個「拔釘子小組」的重要頭目與「鄭從清」被處死,而還有更多的「拔釘子小組」頭目因為互相舉證而暴露行蹤。
第五天的時候,第一起汽車炸/彈襲擊事件在許城發生,造成數十人死亡,上百人受傷。「拔釘子小組」宣布對此事負責,同時宣稱之前針對他們的決議是在詆毀一群代表正義的人,他們將以血還血以牙還牙,決不讓別有用心的人得逞。
之後,各種襲擊事件在五聲島上頻頻發生。許氏領主許洪的座駕也遭到襲擊,幸好他本人當時並不在車上。「拔釘子小組」的報復愈甚,帶來的恐慌愈深,官方的鎮壓愈嚴,反抗愈烈,事情陷入惡性循環中,「拔釘子小組」的負能量被全面釋放。
就在與「拔釘子小組」糾纏不清的時候,從獲又趁亂做了擔任攝政後的第二件大事,即扶持鄭明秀、打壓韋遷。
鄭明秀在東城的政權並沒有多得人心,鬱悶許久的民眾把希望寄托在年輕領主韋遷身上,巴不得他能作出一些改變。在從獲的授意下,間諜跑到韋遷身邊唆使他頒布極為激進的命令、作出十分理想但難以實現的承諾,將民眾的情緒吊起來。因為種種情況,韋氏領地上的民眾被撕裂成兩部分,那些美好的承諾也成為他們發泄情緒的對象。在這種情況下,韋降趁機奪取權力,清算當年逼迫他的人,仇恨與恐慌迅速蔓延,韋遷陣營面臨瓦解的可能。
當民怨得到積累後,從獲便支持鄭明秀出兵攻擊東江上游的韋遷。韋遷兵敗如山倒,只帶了少數親信逃進平山。韋降因為急著報私仇而得罪不少人,在亂軍中被殺死。就這樣,鄭明秀倚靠著軍隊、挾持領主,再次成為東城韋氏的主人,但這時候軍隊的發言權已經大大超過以往。
事後,從獲聯合許氏表達了對鄭明秀的支持,大力呼籲和平,希望韋氏民眾能夠團結到鄭明秀的旗幟下。又因為「拔釘子小組」的事,韋氏領地已經人心惶惶,大部分人都心甘情願地接受了以軍事力量為支持的鄭明秀一方,只有少數人還在謀劃如何讓流亡的韋遷回來。
國滿說:「許氏那邊,比你還摳呢。我要是就這麼回去了,多沒面子。」
從獲心下好奇,笑問:「老師您也要面子?」
「是個人都要臉。」
國滿問道:「新官上任三把火,這第一把火,你準備燒誰?」
「我要燒一個死人。」
☆、形象
河源鄭氏攝政從獲上任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抓捕「鄭從清」,情報由許氏提供,行動兩家共同負責。
「說,是誰指使你冒充鄭從清?那些證據又是從哪兒來的?」
脾氣暴躁的審訊官揪起「鄭從清」的領子,厲聲喝問。對方只是露出嘲諷般冷笑,任由審訊官打罵。
「鄭從清」被捕後,立刻押回河源審訊,奈何他軟硬不吃,被打到傷痕累累,硬是一言不發,死死扛著。
一個士兵小跑到審訊官身邊,向他耳語。審訊官丟下「鄭從清」,整整衣服,便走到門口,一眾人齊聲高呼:「恭迎攝政閣下!」
「啪」的一聲,屋子裡的人整整齊齊敬了一個軍禮。
從獲從外面進來,隨行有軍官也有文官,審訊官站得筆直,向從獲報告說:「報告攝政,這個嘴硬得很,到現在也沒有開口。」
從獲看了看被鎖鏈綁住的「鄭從清」,首先冒出來的想法是:這人長得不錯。沒辦法,自從她認清自己的年齡後,就不再有什麼拘束羞澀了。
「你叫什麼名字?」
大概是認為從獲問了一個很白痴的問題,「鄭從清」冷笑著瞥了從獲一眼,依舊什麼都沒說。
「既然這樣,等下拉出去槍斃吧。」
從獲淡淡地說,她當然知道這樣的人是沒辦法讓他開口的,那留著也沒有用。不過,她倒想賭一把,不知道忽略這個人的價值會不會激怒他,然後說出什麼驚天動地的話?
審訊官雖然有些不願意,但還是遵命而行。
這次被抓捕的人連同上次被抓捕的一共十六個「鄭從清」分子被押上刑場,一個士兵打一個死囚,「鄭從清」被安排在左起第二位。槍聲響起,囚犯一個個倒下,「鄭從清」也仆倒在地,只是沒死。負責「鄭從清」的士兵走上前去,槍口對準「鄭從清」的腦袋,然後就傳來求饒聲。
「求求你們,別殺我,我什麼都說!」
「鄭從清」蜷縮在地上,瑟瑟發抖,傷口正往外冒著血。士兵收起槍,把他拖到從獲面前,一股異味讓在場的賓客皺了眉。
「說罷,你都知道些什麼。」
「鄭從清」顫抖著,一五一十地說了,從獲卻想趕緊把他槍斃,因為按照「鄭從清」的供詞,他是假的,所謂證據也是偽造的,這些全都是「拔釘子小組」指使的,他只是一個執行者而已。許氏、韋氏的代表都在場,想要封住他們的口可不是容易的事。
就這樣,「拔釘子小組」成為這件事的幕後指使,鄭明榕清白了。三家一致通過決議,宣布取締「拔釘子小組」,通緝該組織的主要負責人,要求所有參加過該組織的民眾投案自首,這樣還可根據情節輕重從輕處理。如果參加者不主動自首,一旦被抓捕,將從重處罰,那些收容「拔釘子小組」的人將同罪。
一時間,五聲島上人心惶惶。更大範圍的搜捕行動展開後,眾多的「拔釘子小組」成員遭到逮捕,一些人開始武裝反抗。決議通過的第三天,幾個「拔釘子小組」的重要頭目與「鄭從清」被處死,而還有更多的「拔釘子小組」頭目因為互相舉證而暴露行蹤。
第五天的時候,第一起汽車炸/彈襲擊事件在許城發生,造成數十人死亡,上百人受傷。「拔釘子小組」宣布對此事負責,同時宣稱之前針對他們的決議是在詆毀一群代表正義的人,他們將以血還血以牙還牙,決不讓別有用心的人得逞。
之後,各種襲擊事件在五聲島上頻頻發生。許氏領主許洪的座駕也遭到襲擊,幸好他本人當時並不在車上。「拔釘子小組」的報復愈甚,帶來的恐慌愈深,官方的鎮壓愈嚴,反抗愈烈,事情陷入惡性循環中,「拔釘子小組」的負能量被全面釋放。
就在與「拔釘子小組」糾纏不清的時候,從獲又趁亂做了擔任攝政後的第二件大事,即扶持鄭明秀、打壓韋遷。
鄭明秀在東城的政權並沒有多得人心,鬱悶許久的民眾把希望寄托在年輕領主韋遷身上,巴不得他能作出一些改變。在從獲的授意下,間諜跑到韋遷身邊唆使他頒布極為激進的命令、作出十分理想但難以實現的承諾,將民眾的情緒吊起來。因為種種情況,韋氏領地上的民眾被撕裂成兩部分,那些美好的承諾也成為他們發泄情緒的對象。在這種情況下,韋降趁機奪取權力,清算當年逼迫他的人,仇恨與恐慌迅速蔓延,韋遷陣營面臨瓦解的可能。
當民怨得到積累後,從獲便支持鄭明秀出兵攻擊東江上游的韋遷。韋遷兵敗如山倒,只帶了少數親信逃進平山。韋降因為急著報私仇而得罪不少人,在亂軍中被殺死。就這樣,鄭明秀倚靠著軍隊、挾持領主,再次成為東城韋氏的主人,但這時候軍隊的發言權已經大大超過以往。
事後,從獲聯合許氏表達了對鄭明秀的支持,大力呼籲和平,希望韋氏民眾能夠團結到鄭明秀的旗幟下。又因為「拔釘子小組」的事,韋氏領地已經人心惶惶,大部分人都心甘情願地接受了以軍事力量為支持的鄭明秀一方,只有少數人還在謀劃如何讓流亡的韋遷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