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頁
「焦大他們把你們交到我手上,是想著讓你們與我一起搏個出身的。所以爺把你們帶須全尾地帶出來,也得把你們全須全尾地帶回去。」
「下次再上陣殺敵,不管見沒見過血的,也不管提沒提過刀的,都不許心軟。那些北戎人沒被下了刀的,跪到地上也不必放過!」
焦木等人聽了轟然應諾。賈珍擺手,讓他們開始拆除自己的營帳。而賈珍,則打開那簡陋的地圖,想著那些北戎人若是真的有大隊人馬過來,會從哪裡來,自己又應該如何儘可能地減少損失。
至於說守不住營房還有將搬近的鎮子,賈珍沒有想過。開玩笑,他可是要做大將軍的人,難道人生的第一仗,就以敗仗收尾不成?
因此,此仗只許勝,不許敗。當然若是那七個北戎人只是游勇,是最好的結果。可是賈珍卻不能把希望放在僥倖之上。
所以他隨著第一批運營帳的人一起來到了新的駐地。打量著眼前小小的鎮子,賈珍心裡有些不是滋味:
這裡說是個鎮,連內地一個稍大些的村子都趕不上。東西南北各一條短短的街道,已經是這鎮子的全部。街道上並沒有什麼人走動,只有幾張破舊的幌子,迎著北風搖晃。
賈珍知道,自己這麼些人搬著東西到來,百姓們不可能聽不見。可是沒有一人出來看熱鬧,一種可能是熟視無睹,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百姓們被刀兵嚇怕了,覺得還是呆在自己家裡更安全一些。
想著李河對鎮子好象還挺熟悉,對鎮子裡的人也還有感情,賈珍叫他過來,讓他把鎮子上的保長找來。李河神色十發緊張:「千總,這鎮子因在邊地,都是些跑不動的老弱。所以,所以他們是真窮。」
自己找保長,與這鎮子上窮富有什麼關係?賈珍忽地想起一事來,這位李河怕是以為自己想讓鎮子勞軍。心是挺好,也為百姓著想,可是這猜忌上官,卻容易導致自己軍令不行。
賈珍向他擺出上官的架子:「你只管找去就是,我自有話對他說。」
李河無法,只好按下心裡對鎮子的擔心,去找保長。這裡賈珍則指點著兵士們如何搭建營帳。
他沒讓營地如原來一樣,所有的帳篷都搭在一起,而是五個帳篷一起,先把營地的四角給護了起來。然後再每隔二十丈,又建上一頂帳篷,形成一條直線,如此一旦敵襲,相鄰的帳篷之間就能成犄角之勢,方便相互救援。
吩咐已定,又讓古言過來,讓他多多地去鎮子上收集鐵鍬等物。古言雖然與李河一樣不解,可是卻二話沒說就去了。賈珍暗中點頭:這就是親近之人與不親近之人的差距。
此時李河已經帶了一個畏畏縮縮的老頭子走了過來,看上去與焦大的年紀也差不多,同樣是鬍子、頭髮已經花白。賈珍倒先向來人笑道:「打擾了。」
那保長正在給賈珍打千請安,聽到這樣的客氣話有些不習慣,向著賈珍賠笑道:「不敢當,不敢當。」
賈珍帶著他們來到了一座已經搭了的帳篷里,邊走邊道:「當得,這有什麼當不得的。說來我們該早些搬過來,與大家共患難才是。也是我剛來大意了,今日裡與北戎人幹了一場,才想起搬營。倒讓鎮上的父老們擔心了。」
那老漢能做得保長,總是有些智謀的。現在聽賈珍說話客氣,心裡卻越發遲疑,生怕一會兒此人會獅子大張嘴。臉上的笑容越顯卑微:「這些年多虧得軍爺們在,才保了這一方的安定。」
賈珍也不再與他虛客套,直接說出自己的意思:「老丈可是看到了我這營地?覺得建得如何?」
那老漢能說什麼,自是沒口子地叫好。賈珍笑向他道:「那老丈覺得好在何處?」
老漢這就不知道該如何回話了。賈珍向他道:「老丈可看到了營中的空地沒有?那是我為鎮上的父老們準備的,若是北戎人來時,還請老丈帶著鎮上的父老們一起,躲到營中來。外頭有我們的兵士們保護。只要有我們的兵士在,那麼百姓就是安全的。」
原來千戶大人把營地建得這樣開闊,是為了好讓百姓在中間躲藏,這可比在那一點遮擋的鎮子裡安全多了。李河看向賈珍的目光里寫滿了感激,那個老漢卻已經給賈珍跪下了:
「將軍如此為百姓著想。小老兒感激不盡。將軍放心,小老兒這就回去讓鎮子裡的百姓準備酒肉,給將軍接風。」
賈珍忙制止了這個保長:「不必不必。我們是來保一方平安的,怎麼能讓百姓們破費,那與北戎人何異?說來也真是有事請保長幫忙。」
保長聽說賈珍不要酒肉相酬謝,心裡又以為他想著要銀子。可是想想比起命來,銀子的份量還是輕些,小心道:「不知道將軍說得是什麼事。」
賈珍就向保長道:「老丈也看到了,我們這營地之間甚是開闊,若是北戎人過來,怕是就得正面迎敵。我想著是不是請鎮子上的百姓,從明日起,與我的兵士們一起挖出壕溝來,裡面再放些竹箭之類。這樣一來,也能阻一阻北戎人的快馬。」
居然只是這樣!不光保長沒想到,就是李河也沒想到。保長已經一迭聲地答應了起來:「好說好說,明日裡鎮子上能動的,我都讓他們過來。」
賈珍笑道:「也不讓大家白做工,一人一天五十文,老丈看可還公道?」
公道,怎麼不公道?就是一文錢不出,想想自己在外有壕溝、內有兵士保護的營地之中,也比在一覽無餘的鎮子裡安全不是?那保長又是感謝不盡。
「下次再上陣殺敵,不管見沒見過血的,也不管提沒提過刀的,都不許心軟。那些北戎人沒被下了刀的,跪到地上也不必放過!」
焦木等人聽了轟然應諾。賈珍擺手,讓他們開始拆除自己的營帳。而賈珍,則打開那簡陋的地圖,想著那些北戎人若是真的有大隊人馬過來,會從哪裡來,自己又應該如何儘可能地減少損失。
至於說守不住營房還有將搬近的鎮子,賈珍沒有想過。開玩笑,他可是要做大將軍的人,難道人生的第一仗,就以敗仗收尾不成?
因此,此仗只許勝,不許敗。當然若是那七個北戎人只是游勇,是最好的結果。可是賈珍卻不能把希望放在僥倖之上。
所以他隨著第一批運營帳的人一起來到了新的駐地。打量著眼前小小的鎮子,賈珍心裡有些不是滋味:
這裡說是個鎮,連內地一個稍大些的村子都趕不上。東西南北各一條短短的街道,已經是這鎮子的全部。街道上並沒有什麼人走動,只有幾張破舊的幌子,迎著北風搖晃。
賈珍知道,自己這麼些人搬著東西到來,百姓們不可能聽不見。可是沒有一人出來看熱鬧,一種可能是熟視無睹,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百姓們被刀兵嚇怕了,覺得還是呆在自己家裡更安全一些。
想著李河對鎮子好象還挺熟悉,對鎮子裡的人也還有感情,賈珍叫他過來,讓他把鎮子上的保長找來。李河神色十發緊張:「千總,這鎮子因在邊地,都是些跑不動的老弱。所以,所以他們是真窮。」
自己找保長,與這鎮子上窮富有什麼關係?賈珍忽地想起一事來,這位李河怕是以為自己想讓鎮子勞軍。心是挺好,也為百姓著想,可是這猜忌上官,卻容易導致自己軍令不行。
賈珍向他擺出上官的架子:「你只管找去就是,我自有話對他說。」
李河無法,只好按下心裡對鎮子的擔心,去找保長。這裡賈珍則指點著兵士們如何搭建營帳。
他沒讓營地如原來一樣,所有的帳篷都搭在一起,而是五個帳篷一起,先把營地的四角給護了起來。然後再每隔二十丈,又建上一頂帳篷,形成一條直線,如此一旦敵襲,相鄰的帳篷之間就能成犄角之勢,方便相互救援。
吩咐已定,又讓古言過來,讓他多多地去鎮子上收集鐵鍬等物。古言雖然與李河一樣不解,可是卻二話沒說就去了。賈珍暗中點頭:這就是親近之人與不親近之人的差距。
此時李河已經帶了一個畏畏縮縮的老頭子走了過來,看上去與焦大的年紀也差不多,同樣是鬍子、頭髮已經花白。賈珍倒先向來人笑道:「打擾了。」
那保長正在給賈珍打千請安,聽到這樣的客氣話有些不習慣,向著賈珍賠笑道:「不敢當,不敢當。」
賈珍帶著他們來到了一座已經搭了的帳篷里,邊走邊道:「當得,這有什麼當不得的。說來我們該早些搬過來,與大家共患難才是。也是我剛來大意了,今日裡與北戎人幹了一場,才想起搬營。倒讓鎮上的父老們擔心了。」
那老漢能做得保長,總是有些智謀的。現在聽賈珍說話客氣,心裡卻越發遲疑,生怕一會兒此人會獅子大張嘴。臉上的笑容越顯卑微:「這些年多虧得軍爺們在,才保了這一方的安定。」
賈珍也不再與他虛客套,直接說出自己的意思:「老丈可是看到了我這營地?覺得建得如何?」
那老漢能說什麼,自是沒口子地叫好。賈珍笑向他道:「那老丈覺得好在何處?」
老漢這就不知道該如何回話了。賈珍向他道:「老丈可看到了營中的空地沒有?那是我為鎮上的父老們準備的,若是北戎人來時,還請老丈帶著鎮上的父老們一起,躲到營中來。外頭有我們的兵士們保護。只要有我們的兵士在,那麼百姓就是安全的。」
原來千戶大人把營地建得這樣開闊,是為了好讓百姓在中間躲藏,這可比在那一點遮擋的鎮子裡安全多了。李河看向賈珍的目光里寫滿了感激,那個老漢卻已經給賈珍跪下了:
「將軍如此為百姓著想。小老兒感激不盡。將軍放心,小老兒這就回去讓鎮子裡的百姓準備酒肉,給將軍接風。」
賈珍忙制止了這個保長:「不必不必。我們是來保一方平安的,怎麼能讓百姓們破費,那與北戎人何異?說來也真是有事請保長幫忙。」
保長聽說賈珍不要酒肉相酬謝,心裡又以為他想著要銀子。可是想想比起命來,銀子的份量還是輕些,小心道:「不知道將軍說得是什麼事。」
賈珍就向保長道:「老丈也看到了,我們這營地之間甚是開闊,若是北戎人過來,怕是就得正面迎敵。我想著是不是請鎮子上的百姓,從明日起,與我的兵士們一起挖出壕溝來,裡面再放些竹箭之類。這樣一來,也能阻一阻北戎人的快馬。」
居然只是這樣!不光保長沒想到,就是李河也沒想到。保長已經一迭聲地答應了起來:「好說好說,明日裡鎮子上能動的,我都讓他們過來。」
賈珍笑道:「也不讓大家白做工,一人一天五十文,老丈看可還公道?」
公道,怎麼不公道?就是一文錢不出,想想自己在外有壕溝、內有兵士保護的營地之中,也比在一覽無餘的鎮子裡安全不是?那保長又是感謝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