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胤禛仔細的問過了太皇太后的病情,又拿著藥方研究了一會兒,也不知道他到底看懂了沒有,不過看他臉上的神色卻是緩和了許多,對著胤祐說道:「你老實些,不要鬧到了老祖宗。」

  胤祐默默翻了個白眼,在他四哥心裡,大概他就是個皮猴子,沒人看著能翻天的那種,可明明外人都誇他懂事明理來著,怎麼就扭轉不了他在他四哥心中的形象呢?

  胤祺如今漢話已經說的很好了,但是面對太皇太后和蘇麻拉姑,他依舊習慣於說蒙語,反正胤祐是聽不太懂的,只能依稀聽得他說些抄經祈福之類的詞語,換得蘇麻喇姑讚許的點頭。

  胤禩不常到慈寧宮來,心裡還有些發怯,但是表面上卻裝出一副小大人的模樣,胤祐偷偷的笑著對他眨了眨眼睛,才叫他稍微放鬆了一些。

  再往後的小阿哥們還沒進學,如今還都住在自己生母或養母的宮中,按理說應該跟著他們的額娘一起來,可太皇太后怕麻煩,乾脆免了後宮妃嬪請安,所以也就連帶著不叫小阿哥們過來了。

  唯一能來卻還沒到的,就是大阿哥胤褆了。

  胤褆去年娶了嫡福晉伊爾根覺羅氏,但是府邸尚未修好,如今依舊住在阿哥所里。

  因為已經成了家的緣故,康熙許他觀政,所以這會兒還在乾清宮忙著,估計要等晚些與康熙一同過來了。

  阿哥們在慈寧宮裡還沒坐上一會兒,御膳房便派人送來了午膳。

  御膳房的總管太監王傳義是個心裡有數的人,聽說慈寧宮叫午膳,便想到了眾位去請安的阿哥們估計也餓著肚子,不管太皇太后留不留膳,他先給多安排些總是沒錯的。

  本想著只留胤祐的太皇太后,看到小太監們提進來的一長串食盒,便笑了,緩慢的開口說道:「都留,一起,用膳。」

  因為太皇太后吃著藥要忌口,所以御膳房給準備的午膳以清淡為主,魚蝦牛羊肉這種發物是不敢上的,肉食只有雞肉和骨頭湯,其他按著胤祐的口味,上的都是小炒——

  自從阿哥所膳房的劉喜出了事,整個紫禁城裡的膳房太監們,都知道了七阿哥的口味,只要胤祐在的地方,都會依著他的口味準備。

  太皇太后喝了藥沒有胃口,也起不來,蘇麻喇姑給她盛了一碗骨頭湯,又撥了些清淡可口的小菜,在床上支上一個小桌,讓太皇太后慢慢吃,而阿哥們,則是都圍坐在一個圓桌上吃飯。

  胤祐是餓急了的,看到太子先動了筷子,他便不再矜持,趕緊用雞湯泡了一碗米飯先灌了進去,緩解了胃裡的酸意之後,才慢悠悠的繼續夾菜吃。

  沒有胤褆在,飯桌上少了幾分熱鬧,太子只吃了幾口便放下了筷子,胤祉也連忙跟著放下,從小跟著皇太后長大的胤祺吃不慣這些小炒,胡亂吃了幾口也就不吃了,反倒是胤禛依舊有條不紊的吃著,還不忘給兩個弟弟夾菜。

  太子看的胤禛、胤祐和胤禩三個不太理會他專心吃飯的樣子,心裡升起了一些不舒服來。

  以前弟弟們都小,時時與他相爭的只有胤褆一個,那時的他對弟弟們都很好,只想著等弟弟們長大,都將是輔佐他的左膀右臂,可隨著年紀的增長,太子漸漸感受到了威脅。

  胤褆的親事是在十三歲的時候就定下的,去年將福晉娶了進來不說,康熙還給了兩個格格,指不定哪天皇長孫就出來了,可他堂堂一國太子,如今已經十四歲了,卻沒人提起他的親事。

  而不成親,他就還算是個孩子,就不能像胤褆一樣參與政事,只能換了一批又一批的師傅,繼續學著永無止境的學問。

  一個胤褆也就罷了,可前段時間,索額圖告訴他,佟佳皇貴妃要封后了。

  自打二十五年之後,佟佳皇貴妃的身子一直不太好,斷斷續續的病了好幾場,不知從哪裡傳出,康熙要給她封后沖喜的傳聞,雖說沒有實證,但無風不起浪,恐怕康熙確有這個打算。

  而一旦佟佳皇貴妃封后,那胤禛就算半個嫡子了——

  不管是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佟佳皇貴妃和胤禛鬧得僵住了,只要康熙不發話,那胤禛依舊算是佟佳皇貴妃的養子,再加上他還有個極其得寵的親額娘德妃,到時候怕是身份上也不會輸給他多少了。

  更何況,胤禛身後還有一個最受寵愛的胤祐,而胤祐的身後,是無人能撼動的太皇太后。

  「既然老祖宗無礙了,孫兒下午還要讀書,就先告退了。」太子端坐了片刻,心裡卻越來越煩躁,竟是不等太皇太后開口,就直接站起身來告退,「弟弟們繼續用吧,不用送了。」

  他話是這麼說,但是畢竟是太子,阿哥們又怎麼能坐著看他離開?

  一向對太子唯命是從的胤祉直接站起來也跟著告退,胤禛放下筷子,臉色卻是一沉,但還是站起身來,而胤禩也有些不知所措的跟著站了起來。

  胤祺有些摸不著頭腦,悄悄用蒙語嘀咕了幾句,但也隨著大家起身,只有胤祐慢悠悠的咽下嘴裡的菜,然後抬頭看向太子,問道:「老祖宗一碗湯還沒喝完,二哥就吃飽了?這也未免用的太少了些,學業雖然忙,二哥也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啊。」

  這話怎麼聽怎麼不對勁。

  表面上,胤祐似乎是在關心太子,可他是弟弟,這樣說話未免有些太過托大,而且前面那句老祖宗一碗湯還沒喝完,更是別有深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