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隆州還在興州的東面,領有幾座大島,水師總兵楊宗之駐紮在東野島上。從十年前就開始造船練兵,圍剿妖寇,雖然沒有什麼大成果,但也得過好幾次朝廷的嘉獎。

  妖寇本是烏合之眾,侵擾地方還行,但是要正經攻城,還是差了許多,只要水師肯來援救,興州府應該無礙。

  葉行遠搖頭嘆道:「哪有那麼容易,一部總兵,未有兵符,他是絕不敢擅離職守的。除非真的妖寇兵臨城下,到時候他在從東野島出發趕來,那哪還來得及?」

  興州府是商業大都市,已經數百年未曾遭受過兵禍,也沒有高大的城牆——為了方便貨物的進出,甚至擴建了幾處城門,根本沒法放下來防禦。

  何況水道縱橫,處處都有進出口,實在是防不勝防。

  要是等到楊總兵趕來,可能興州府衙都早就被妖寇攻占了。

  平時保護興州的軍事力量,其實更多來自於平海,只是現在平海劉巡撫自身難保,哪裡還有餘力來救援?

  「那可如何是好?」陸總兵急得搓手。妖寇大部隊據說有數萬人,一旦湧進興州府,展開巷戰,那些普通百姓簡直都是待宰的羔羊,到時候興州化為血海,實在是嗚呼哀哉。

  葉行遠踱步沉思,他當然也滿心希望事情不至於發展到這一步,但他也清楚自己不能自欺欺人。

  「妖寇若有動向,省境必有變化,我們還是去調查一陣,才好確定行止。」

  他如果沒有任何證據,就算想要緊急動員百姓,大概眾人心中也只會將信將疑,難以擰成一股繩子用勁。

  為今之計,只有親臨前線,去調查一下妖寇到底想幹什麼,才好想辦法應對。

  陸十一娘忙勸諫道:「大人萬金之軀,何必冒此風險?只要招呼咱們屬下兄弟去查探一番,也就是了。」

  葉行遠擺手道:「茲事體大,不是我信不過錦衣衛,終究還是得眼見為實才是。」

  有歐陽紫玉這位六品劍仙護駕,葉行遠自忖還是不會有什麼性命危險,何況他現在保命手段也已經不少。為了避免再來一次守城戰,還是得主動查探清楚為妙。

  身為讀書人,始終要衝鋒陷陣,葉行遠都已經習慣了,不再抱怨。

  當日他就帶著歐陽紫玉、陸十一娘和李夫人等人,喬裝打扮,離開了府衙,一路向南,出城往平海省方向摸去。

  興州府還是一片祥和,市集熱鬧非常——股票交易所的成立,引來了大量的資金,而資金沉澱下來之後,就開始繁榮實體商業和當地人民生活水平,物價雖然略顯高企,但是百姓富足安樂,短短一年就得了許多好處。

  這與糧貸那種惡性投機不同,股票交易所其實像是一個吸血的機器,將朝廷各地的資金引到興州,在其他地方沒有類似的投資市場之前,這些資金短期內也不會挪走,這就等於是以全國來奉養興州一地,繁榮也就可以預期了。

  葉行遠當然知道這不算是長期發展的正道,包括瓊關特區在內,這種發展其實都或多或少影響了周邊以及整個中原地區的經濟活性。

  所以瓊關與興州的繁榮,並非是葉行遠一個人的功勞,而是全國老百姓共同的功勞,只可惜他們自己享受不到。

  現在葉行遠只是主政一方,目光當然只需要盯著一府之地,其餘別的地方會怎麼樣,暫時還不在他的考慮範圍之內。

  等到他有朝一日主持朝政,或許又會不一樣的發展思路,不過他覺得自己的升遷路線,可能會有預想之外的變化,也就更不著急。

  興州府城外的郊縣,同樣比其他地方要繁華和乾淨得多,以往江東種稻,足以養活天下,但現在種糧食的農民明顯減少,一路上路邊大多都種植桑麻等經濟作物。

  如今江東絲織業發達,幾乎家家養蠶,絲麻是農民賺錢的主要渠道。

  葉行遠心中一動,笑道:「如果之後期貨市場再開,生絲倒是可以作為主力商品,這東西比只糧食還是要安全得多,不過還是得加緊控制,主要是為了讓農民規避風險。」

  糧貸危機之後,四大家虧得一塌糊塗,也只能打落牙齒和血吞,自認倒霉。因為大部分糧貸其實都被四大家和四大家的代理人收回,所以最後取締的時候,也沒起什麼波瀾。

  等到三月之後,交割儀式完成,四大家們達成了左手換右手的儀式,算算虧掉的銀兩,欲哭無淚。他們那時候才得出結論,絕對不要和葉行遠玩經濟戰,這小子是天生的貨殖高手,還不知道有多少手段未曾施展出來呢。

  葉行遠對這個自發形成的期貨市場關閉並不覺得有什麼可惜,官方可以允許有適度的期貨投資投機,但必須在嚴格的監管之下。

  這種事情既然已經冒頭,想堵是堵不住的,有人想出了糧貸,說不得未來就有人想出絲貸、麻貸之類的手法來投機。與其如此,不如乾脆官辦。

  股票交易所已經成立了,葉行遠決定一年邁一步,第二年就成立期貨交易所,其中生絲就是前期可以炒作的主力,如果操作得當,大概又能狠狠坑四大家族一把。

  地頭蛇們的力量,一方面源於宗族勢力和朝中的後援,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經濟的力量,經過三番兩次的折騰,手頭沒有餘錢之後,料想這些傢伙也就搞不出什麼名堂。

  在這一路上,葉行遠靈機一動,想到了坑地頭蛇的陷阱。這才將注意力重新轉回到妖寇身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