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頁
他的妻子一顆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卻不知還能勸什麼,知道王爺到底是他的父親,只能與他同去。
風水裡頭有一條避諱,便是墓地不葬陡山。虔城地處東南,這西山雖是虔城最高的地方,卻也算不上高山。
重潤與許清鑒駕著馬在山道上疾行,八月金桂正盛,即便桂花香氣淡雅,可處處甜香也聞著發膩。因行得太快了,枝梢劃傷了重潤的臉,留下了兩條輕輕淺淺的傷痕。重潤拿手背胡亂蹭了去,也無暇顧及,一心往山頂上趕。
行了小半個時辰到了山頂,遠遠瞧見了那處新修好的亭子,紅漆柱子琉璃瓦,六角飛檐之上都掛著珠翠,山風徐徐吹過,一陣叮鈴脆響,妙趣橫生。
這裡本該是裕親王和他的一眾手下在祭拜,可周圍卻看不見一個人影。怕自己沒看清,重潤勒韁翻身下了馬,到了近前揚聲喊了兩聲:「父王!」
她心急如焚,催動真氣一連喊了好幾聲,直喊得眼前暈黑,仍舊無人應答。
許清鑒忽的拉住她,指了指亭子裡的墓碑,一時靜默無言。
重潤朝那墓碑略略瞥了一眼,驀地凝住了視線。那處被挖了開,原本完好的墓碑倒在一旁,墳墓裡頭的棺材卻不見了。
心思電轉間重潤忽然想明白了,一時身形遽震,踉蹌走了兩步上前,蹲在墓碑前細細摩挲著上頭的碑文。這是裕親王親手所刻,格調押韻,用盡溢美之詞。一筆一划質樸凝重,頗顯筆力精湛。
重潤慘然笑道:「知道城門破了,父王他逃走前能記得給兄長挪墳……卻不記得回府中帶上另一對兒女。」
許清鑒靜默不語,他知道裕親王十分珍視自己的性命,即便是在王府之中,裕親王身邊的暗衛都不下十數,每每出府更是前呼後擁。
曾經在京城短暫相處的兩月,他以為重潤是嬌生慣養長大的,才能養成這般不拘小節的性子。來了虔城這幾月,才知道並非如此。
西山是座荒山,從山腳到山頂只有這麼一條路,從親王府到西山也只有一條路,他們來的路上沒有碰到裕親王。除了裕親王帶著隨從徑直從南面出了城門,根本沒返回府中,許清鑒再想不到別的解釋。
正如重潤所說,裕親王逃走的時候能記得給長子挪墳,寧願帶著棺材走,也不願帶著自己的一雙兒女走,這樣血淋淋的捨棄如何不叫人心死如灰?
許清鑒上前抱起她,箍著重潤的腰肢放在了自己的馬上,飛快翻身上馬坐在了她身後。馬哨聲一響,先前重潤的馬乖巧得跟在了後頭,二人向山腳疾奔而去。
「他不帶你走。」徐徐山風中,他的唇落在重潤耳畔溫聲道:「我帶你走。」
重潤抿著唇不答,卻慢慢紅了眼眶,點了點頭。
容元綸的車馬已經等在了山腳下,見重潤和許清鑒二人策馬下來了,當下也是一怔。他往山路上遠遠眺去,並不見後頭跟著人。
即便從來沒對父親抱有什麼期待,容元綸此時仍覺得心涼,一時竟不知是該冷笑還是該嘆氣。
他下了馬車問了一句:「妹妹可要與我同行?」見重潤搖了搖頭,容元綸抿抿唇,本來就嘴拙,此時也憋不出什麼話來,從袖中掏出一疊銀票塞給了許清鑒,這便要告辭了。
容元綸的妻子上前握住重潤的手,拉著她上了另一駕空馬車,溫聲說:「此時只能往南面行,既然我們同路,何不一起走?」見重潤怔怔看著她,她又說:「嫂嫂知道你心裡難受,可無論父親如何,我們終歸是一家人。」
這般戳心窩子的話一出,重潤嘴上沒說話,雙腳卻不由自主地跟著她上了馬車。
馬車行出好遠,許清鑒貼近她一些,靜靜看了半晌,溫暖的唇落在了她的眼瞼,低聲喃道:「別哭。」
「我沒哭。」重潤硬聲硬氣地駁了一句。許清鑒笑了:「好,你說沒哭就是沒哭,你是被山風迷了眼。」說罷又在她眼瞼落了一吻,吻去了兩行濕淚。
重潤唇囁嚅了兩下,像是突然醒過神來,埋在許清鑒胸膛里哭了個昏天黑地。
*
夜裡,承熹和江儼在下棋。兩人還不是相對而坐,而是承熹窩在江儼懷中,兩人面前擺著棋盤,一邊談天說地,一邊有一搭沒一搭地下棋。
承熹手裡捻著一枚白玉棋子,仔仔細細把棋局瞧了一遍,許久沒落下一子。好半晌後,她斜斜睨了江儼一眼,將手裡的棋子丟回棋盒,仰頭拿後腦勺在江儼的下巴頦上撞了一下,委屈說:「人說一孕傻三年,我還沒生呢,就比你笨了。」
「公主……」江儼喊了一聲,真是有口難言。這般軟玉溫香在懷,他先前被撩得心猿意馬的,前兩局自然輸得徹底。公主卻懷疑他是有心相讓。
江儼不想掃她興致,只能強迫自己沉下心來下棋,這剛贏了兩局,公主又在委屈「一孕傻三年」。
明知她無理取鬧,江儼還是甘之如飴地哄。
忽然,江儼耳尖動了動,他將公主抱到一邊,逕自走到了窗邊。隨即一陣極其微小的撲簌聲響起,窗格上落了一隻灰不溜秋的鳥兒。
「誰的來信?」
江儼拆開木管,展開裡頭的紙卷給她看,上頭只簡簡單單寫著「大捷」兩字。
「這是說虔城已破?」承熹細細琢磨了兩遍,「定是如此了,先前便兵臨城下,如今只有破了城才能算得上大捷。」
風水裡頭有一條避諱,便是墓地不葬陡山。虔城地處東南,這西山雖是虔城最高的地方,卻也算不上高山。
重潤與許清鑒駕著馬在山道上疾行,八月金桂正盛,即便桂花香氣淡雅,可處處甜香也聞著發膩。因行得太快了,枝梢劃傷了重潤的臉,留下了兩條輕輕淺淺的傷痕。重潤拿手背胡亂蹭了去,也無暇顧及,一心往山頂上趕。
行了小半個時辰到了山頂,遠遠瞧見了那處新修好的亭子,紅漆柱子琉璃瓦,六角飛檐之上都掛著珠翠,山風徐徐吹過,一陣叮鈴脆響,妙趣橫生。
這裡本該是裕親王和他的一眾手下在祭拜,可周圍卻看不見一個人影。怕自己沒看清,重潤勒韁翻身下了馬,到了近前揚聲喊了兩聲:「父王!」
她心急如焚,催動真氣一連喊了好幾聲,直喊得眼前暈黑,仍舊無人應答。
許清鑒忽的拉住她,指了指亭子裡的墓碑,一時靜默無言。
重潤朝那墓碑略略瞥了一眼,驀地凝住了視線。那處被挖了開,原本完好的墓碑倒在一旁,墳墓裡頭的棺材卻不見了。
心思電轉間重潤忽然想明白了,一時身形遽震,踉蹌走了兩步上前,蹲在墓碑前細細摩挲著上頭的碑文。這是裕親王親手所刻,格調押韻,用盡溢美之詞。一筆一划質樸凝重,頗顯筆力精湛。
重潤慘然笑道:「知道城門破了,父王他逃走前能記得給兄長挪墳……卻不記得回府中帶上另一對兒女。」
許清鑒靜默不語,他知道裕親王十分珍視自己的性命,即便是在王府之中,裕親王身邊的暗衛都不下十數,每每出府更是前呼後擁。
曾經在京城短暫相處的兩月,他以為重潤是嬌生慣養長大的,才能養成這般不拘小節的性子。來了虔城這幾月,才知道並非如此。
西山是座荒山,從山腳到山頂只有這麼一條路,從親王府到西山也只有一條路,他們來的路上沒有碰到裕親王。除了裕親王帶著隨從徑直從南面出了城門,根本沒返回府中,許清鑒再想不到別的解釋。
正如重潤所說,裕親王逃走的時候能記得給長子挪墳,寧願帶著棺材走,也不願帶著自己的一雙兒女走,這樣血淋淋的捨棄如何不叫人心死如灰?
許清鑒上前抱起她,箍著重潤的腰肢放在了自己的馬上,飛快翻身上馬坐在了她身後。馬哨聲一響,先前重潤的馬乖巧得跟在了後頭,二人向山腳疾奔而去。
「他不帶你走。」徐徐山風中,他的唇落在重潤耳畔溫聲道:「我帶你走。」
重潤抿著唇不答,卻慢慢紅了眼眶,點了點頭。
容元綸的車馬已經等在了山腳下,見重潤和許清鑒二人策馬下來了,當下也是一怔。他往山路上遠遠眺去,並不見後頭跟著人。
即便從來沒對父親抱有什麼期待,容元綸此時仍覺得心涼,一時竟不知是該冷笑還是該嘆氣。
他下了馬車問了一句:「妹妹可要與我同行?」見重潤搖了搖頭,容元綸抿抿唇,本來就嘴拙,此時也憋不出什麼話來,從袖中掏出一疊銀票塞給了許清鑒,這便要告辭了。
容元綸的妻子上前握住重潤的手,拉著她上了另一駕空馬車,溫聲說:「此時只能往南面行,既然我們同路,何不一起走?」見重潤怔怔看著她,她又說:「嫂嫂知道你心裡難受,可無論父親如何,我們終歸是一家人。」
這般戳心窩子的話一出,重潤嘴上沒說話,雙腳卻不由自主地跟著她上了馬車。
馬車行出好遠,許清鑒貼近她一些,靜靜看了半晌,溫暖的唇落在了她的眼瞼,低聲喃道:「別哭。」
「我沒哭。」重潤硬聲硬氣地駁了一句。許清鑒笑了:「好,你說沒哭就是沒哭,你是被山風迷了眼。」說罷又在她眼瞼落了一吻,吻去了兩行濕淚。
重潤唇囁嚅了兩下,像是突然醒過神來,埋在許清鑒胸膛里哭了個昏天黑地。
*
夜裡,承熹和江儼在下棋。兩人還不是相對而坐,而是承熹窩在江儼懷中,兩人面前擺著棋盤,一邊談天說地,一邊有一搭沒一搭地下棋。
承熹手裡捻著一枚白玉棋子,仔仔細細把棋局瞧了一遍,許久沒落下一子。好半晌後,她斜斜睨了江儼一眼,將手裡的棋子丟回棋盒,仰頭拿後腦勺在江儼的下巴頦上撞了一下,委屈說:「人說一孕傻三年,我還沒生呢,就比你笨了。」
「公主……」江儼喊了一聲,真是有口難言。這般軟玉溫香在懷,他先前被撩得心猿意馬的,前兩局自然輸得徹底。公主卻懷疑他是有心相讓。
江儼不想掃她興致,只能強迫自己沉下心來下棋,這剛贏了兩局,公主又在委屈「一孕傻三年」。
明知她無理取鬧,江儼還是甘之如飴地哄。
忽然,江儼耳尖動了動,他將公主抱到一邊,逕自走到了窗邊。隨即一陣極其微小的撲簌聲響起,窗格上落了一隻灰不溜秋的鳥兒。
「誰的來信?」
江儼拆開木管,展開裡頭的紙卷給她看,上頭只簡簡單單寫著「大捷」兩字。
「這是說虔城已破?」承熹細細琢磨了兩遍,「定是如此了,先前便兵臨城下,如今只有破了城才能算得上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