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頁
見眾人聊得歡暢,接話的是嫻容華,笑說:「承熹先前遇人不淑,如今能隨了自己的心意,也是大幸。如今的福氣啊,都是當初受的委屈換來的。」
聽了她這話,眾人都是一怔,總覺得這話里的味道有些古怪。
嫻容華說話向來不討喜,話落,她見眾人不吱聲,又自顧自笑道:「那侍衛也是個有本事的。」說完這句忽的被坐在她旁邊的低位嬪妃扯了扯袖子,這才察覺自己大概說得不對,硬生生截住了話頭。
承熹驀地冷了臉,若是光說她自己,她也不會生氣。可嫻容華偏偏說江儼「有本事」,意思不就是說江儼狗苟蠅營,一心攀附她嗎?
承熹憋著一股心頭火,卻只能隱忍不發,臉色也略暗了兩分。這容華論品級及不上她,卻到底是長輩,若是在眾人面前給她沒臉總歸是不好的。
皇后卻無須顧忌,當下冷了聲:「說得這是什麼話?」
嫻容華這才醒悟過來自己說了不合時宜的話,連忙打著笑臉描補道:「我這人嘴笨,話說得不對。承熹與那侍衛兩人情比金堅,實乃天註定的好姻緣呀!」
承熹扯了一個笑,三兩句應付了過去。
見眾人還是冷臉,嫻容華還想說些什麼,卻被皇后涼涼一眼看得噤了聲,再不吱聲了。
場面一時冷下來,嫻容華作為潛邸舊人,出身也不低,跟了文宣帝這麼多年仍是個四品容華,委實是因為這張嘴的禍,能坐穩四品容華,說不得還是因皇后不拘小節。
皇后不樂意跟這種腦子缺根弦的人置氣,見女兒面色略暗,溫聲轉移話題:「皓兒近日如何?好幾日沒見他了。」
承熹這才重新揚起笑:「今日我來的時候他還未醒,不忍心叫他起了。」
皇后便說:「合該如此。皓兒正是長身體的時候,貪睡才能長好。反是我整日在坤寧宮,何時見不是見?」
話題很快被轉移,眾妃嬪都開始議論和皓兒適齡的小丫頭了。
*
如今已是初伏天了,文宣帝竟染了一場風寒,傷了頭風,次日頭疼得要命,全身也酸痛不已,起不來身,連朝事都歇了一日。太醫給施過針,這才好些。
「身為天子近侍,不知悉心照料,要你們何用?」養心殿的宮人前額貼在地上,聽著皇后娘娘訓話。明明娘娘語氣淡淡,他們卻聽得直哆嗦,大氣都不敢喘。
更不敢說,陛下昨夜在坤寧宮站了一宿,黎明時分才回了養心殿。雖是夏季,夜風卻仍是涼,因此才傷了風。
文宣帝合著眼假裝睡熟了,卻豎著耳朵聽著殿內的動靜。許久無聲,他終是忍不住了,睜開了眼,便見皇后靜靜看著他,見他醒了眸光微微一閃,些許歡喜還沒顯露模樣,便斂了下去。
「娘娘,湯藥熬好了。」一個丫鬟端著青玉小案,把藥碗舉過頭頂,跪下時,碗中盛著的藥只起了一點微波,丁點兒都沒灑出來。
文宣帝被老魏公公扶著坐起,定定瞧著皇后,微微翹起了唇角。他年輕時也不懂夫妻相處之道,兩人磕磕碰碰過了這許多年,才慢慢琢磨出來。
有回兩人也如這回一般生了齟齬,恰巧趕上文宣帝染了風寒,任是皇后心中有再大的氣也消減大半。後來文宣帝便學會了,偶爾惹她心煩,便裝個頭疼腦熱,好叫她心軟。
皇后卻並不接那藥,反倒瞧了瞧身後跪在地上的幾個婢子,輕聲說:「本宮今日身子不爽利,你們誰來侍奉陛下湯藥?」
老魏公公眸光一閃,垂眸屏息不答,跪在地上的幾個丫鬟伏得更低了,身子都貼在了地上。
這些婢子是文宣帝的近身丫鬟,十多年前宮裡最後一回選秀,她們便是那一批入的宮。如今各個都是花信年華,容顏身段姣好,出身也不差,又十分得懂規矩。多年近身服侍陛下,雖從沒承過寵,底下卻有不少人敬著。
以往帝後恩愛,她們不敢生出旁的心思。此時卻敏感地覺出帝後之間生了齟齬,一個婢子目光微閃,仰起頭溫聲回話:「婢子斗膽,替娘娘服侍陛下湯藥。」
旁邊的丫鬟被她搶了先,顰著眉尖垂下眼,不著痕跡地咬著下唇,暗恨自己為何不早點決斷。
上前的那婢子接過藥碗,跪在文宣帝床邊,夏日衣衫單薄,盈盈跪下之時更顯她腰肢柔軟。青蔥一般漂亮的手指舀了一匙藥湯,輕輕吹拂兩口,柔聲喚道:「陛下。」
皇后靜靜瞧著,並不出聲。
文宣帝凝視著她,眸中痛色深深,她明知這般舉動是在剜他的心,卻因不想靠近他半步而這樣說。
他深深喘了一會兒,輕聲說:「滾。」
他聲音太小了,那婢子滿心都是狂喜,自然沒聽清,跪直身子把湯匙湊在文宣帝唇邊,卻被他一把推在地上,怒吼著:「滾!」
青玉藥碗碎在地上,那婢子被滾燙的藥汁濺了一身,卻一聲不敢吭,臉上剛漫上些許委屈之色,便被老魏公公瞪了下去,十分狼狽。
老魏公公趕緊揮揮手,叫人下去再熬一碗,卻聽陛下喝道:「都給朕滾!」老魏公公微一遲疑,也不敢再留,垂首退了出去。
文宣帝揉揉眉心,語聲疲憊:「合姝,我可是做了什麼不合你心意的?」
「沒有。」皇后微怔,唇邊勾起一抹清淺笑意,卻分毫不入眼。
文宣帝心中更沉,在這後宮之中,誰沒一兩個知心人,即便是他,也常常與魏公公說說心裡話。她卻和承熹一個性子,身為中宮之主,卻從來踽踽獨行,受了什麼委屈,心中想什麼事也從來不與人說,就那樣硬生生地想,直到自己能想得通透。
聽了她這話,眾人都是一怔,總覺得這話里的味道有些古怪。
嫻容華說話向來不討喜,話落,她見眾人不吱聲,又自顧自笑道:「那侍衛也是個有本事的。」說完這句忽的被坐在她旁邊的低位嬪妃扯了扯袖子,這才察覺自己大概說得不對,硬生生截住了話頭。
承熹驀地冷了臉,若是光說她自己,她也不會生氣。可嫻容華偏偏說江儼「有本事」,意思不就是說江儼狗苟蠅營,一心攀附她嗎?
承熹憋著一股心頭火,卻只能隱忍不發,臉色也略暗了兩分。這容華論品級及不上她,卻到底是長輩,若是在眾人面前給她沒臉總歸是不好的。
皇后卻無須顧忌,當下冷了聲:「說得這是什麼話?」
嫻容華這才醒悟過來自己說了不合時宜的話,連忙打著笑臉描補道:「我這人嘴笨,話說得不對。承熹與那侍衛兩人情比金堅,實乃天註定的好姻緣呀!」
承熹扯了一個笑,三兩句應付了過去。
見眾人還是冷臉,嫻容華還想說些什麼,卻被皇后涼涼一眼看得噤了聲,再不吱聲了。
場面一時冷下來,嫻容華作為潛邸舊人,出身也不低,跟了文宣帝這麼多年仍是個四品容華,委實是因為這張嘴的禍,能坐穩四品容華,說不得還是因皇后不拘小節。
皇后不樂意跟這種腦子缺根弦的人置氣,見女兒面色略暗,溫聲轉移話題:「皓兒近日如何?好幾日沒見他了。」
承熹這才重新揚起笑:「今日我來的時候他還未醒,不忍心叫他起了。」
皇后便說:「合該如此。皓兒正是長身體的時候,貪睡才能長好。反是我整日在坤寧宮,何時見不是見?」
話題很快被轉移,眾妃嬪都開始議論和皓兒適齡的小丫頭了。
*
如今已是初伏天了,文宣帝竟染了一場風寒,傷了頭風,次日頭疼得要命,全身也酸痛不已,起不來身,連朝事都歇了一日。太醫給施過針,這才好些。
「身為天子近侍,不知悉心照料,要你們何用?」養心殿的宮人前額貼在地上,聽著皇后娘娘訓話。明明娘娘語氣淡淡,他們卻聽得直哆嗦,大氣都不敢喘。
更不敢說,陛下昨夜在坤寧宮站了一宿,黎明時分才回了養心殿。雖是夏季,夜風卻仍是涼,因此才傷了風。
文宣帝合著眼假裝睡熟了,卻豎著耳朵聽著殿內的動靜。許久無聲,他終是忍不住了,睜開了眼,便見皇后靜靜看著他,見他醒了眸光微微一閃,些許歡喜還沒顯露模樣,便斂了下去。
「娘娘,湯藥熬好了。」一個丫鬟端著青玉小案,把藥碗舉過頭頂,跪下時,碗中盛著的藥只起了一點微波,丁點兒都沒灑出來。
文宣帝被老魏公公扶著坐起,定定瞧著皇后,微微翹起了唇角。他年輕時也不懂夫妻相處之道,兩人磕磕碰碰過了這許多年,才慢慢琢磨出來。
有回兩人也如這回一般生了齟齬,恰巧趕上文宣帝染了風寒,任是皇后心中有再大的氣也消減大半。後來文宣帝便學會了,偶爾惹她心煩,便裝個頭疼腦熱,好叫她心軟。
皇后卻並不接那藥,反倒瞧了瞧身後跪在地上的幾個婢子,輕聲說:「本宮今日身子不爽利,你們誰來侍奉陛下湯藥?」
老魏公公眸光一閃,垂眸屏息不答,跪在地上的幾個丫鬟伏得更低了,身子都貼在了地上。
這些婢子是文宣帝的近身丫鬟,十多年前宮裡最後一回選秀,她們便是那一批入的宮。如今各個都是花信年華,容顏身段姣好,出身也不差,又十分得懂規矩。多年近身服侍陛下,雖從沒承過寵,底下卻有不少人敬著。
以往帝後恩愛,她們不敢生出旁的心思。此時卻敏感地覺出帝後之間生了齟齬,一個婢子目光微閃,仰起頭溫聲回話:「婢子斗膽,替娘娘服侍陛下湯藥。」
旁邊的丫鬟被她搶了先,顰著眉尖垂下眼,不著痕跡地咬著下唇,暗恨自己為何不早點決斷。
上前的那婢子接過藥碗,跪在文宣帝床邊,夏日衣衫單薄,盈盈跪下之時更顯她腰肢柔軟。青蔥一般漂亮的手指舀了一匙藥湯,輕輕吹拂兩口,柔聲喚道:「陛下。」
皇后靜靜瞧著,並不出聲。
文宣帝凝視著她,眸中痛色深深,她明知這般舉動是在剜他的心,卻因不想靠近他半步而這樣說。
他深深喘了一會兒,輕聲說:「滾。」
他聲音太小了,那婢子滿心都是狂喜,自然沒聽清,跪直身子把湯匙湊在文宣帝唇邊,卻被他一把推在地上,怒吼著:「滾!」
青玉藥碗碎在地上,那婢子被滾燙的藥汁濺了一身,卻一聲不敢吭,臉上剛漫上些許委屈之色,便被老魏公公瞪了下去,十分狼狽。
老魏公公趕緊揮揮手,叫人下去再熬一碗,卻聽陛下喝道:「都給朕滾!」老魏公公微一遲疑,也不敢再留,垂首退了出去。
文宣帝揉揉眉心,語聲疲憊:「合姝,我可是做了什麼不合你心意的?」
「沒有。」皇后微怔,唇邊勾起一抹清淺笑意,卻分毫不入眼。
文宣帝心中更沉,在這後宮之中,誰沒一兩個知心人,即便是他,也常常與魏公公說說心裡話。她卻和承熹一個性子,身為中宮之主,卻從來踽踽獨行,受了什麼委屈,心中想什麼事也從來不與人說,就那樣硬生生地想,直到自己能想得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