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頁
這箭筒上親手刻下的寶珠紋樣,就像很多年前她尚且雙目完好時,看見那人靠著馬車認真雕刻時一般清晰。
往事歷歷在目,任歲月如何侵襲,她忘不了,不能忘——那是她一生所抓住過的,僅有的五彩。
忘不了——
不能忘——
「血債血償,天經地義。」
她含辛茹苦十個月,流著鮮血從鬼門關搶回來,卻沒有撫育過一天,甚至——從出生起就沒有抱過一次的孩子,目不轉睛地看著她的眼睛,逼她做出人生中最艱難的回答——
「如果這個犯下血債的,是你的親生骨肉呢?」
箭筒的影子在婆娑的淚眼中晃動。
那一日,她已然做出了決定。
第293章
古寺寒鐘響, 老樹葉婆娑。
一個小沙彌挑著滿滿兩桶水,一蹦一跳也沒灑落一滴水,卻在和一隊面色冷厲的兵卒狹路相逢時打濕了褲腳。小沙彌低下頭, 屏著呼吸和這隊一身肅殺的兵卒錯身而過。
兵卒經過後,小沙彌這才鬆了口氣,重新擔著水桶往前蹦跳而去。
偌大的古寺, 輕易不見袈裟, 反倒是大刀重甲的將士隨處可見。
金平寺守衛最為森嚴的一座院落,一個半人高青色巨石被雕刻成惟妙惟肖的貔貅模樣,頂部掏空後做成渾然天成的香爐,游蛇般的煙雲正順著燃燒的香燭緩緩騰起, 幾點猩紅在燭峰上明滅不定。
天邊寒風襲來, 燭尖一顫, 一簇燭灰跌落下來。
輕輕一聲嘆息從院中石亭傳來,一名老僧望著桌上靜止許久的棋盤,搖了搖頭道:
「是貧僧輸了。」
老僧對面的傅玄邈抬起那雙平靜無波的眼眸, 緩緩道:
「棋局方才進行一半, 何來輸贏之說?」
「……明知前方生路已絕, 何苦又一定要等到粉身碎骨那一刻?」老僧看著傅玄邈。
「不走到最後,又怎麼知道一定會粉身碎骨?」
「施主又是何苦……」老僧再次搖了搖頭。
一炷香的時間後, 石亭中只剩殘棋和傅玄邈一人。他抬起寬闊大袖, 將一粒粒黑白棋子緩緩收回棋簍。
不知何時, 亭外出現燕回的身影。
燕回來去無聲,傅玄邈始終沒有抬頭,卻像是一眼就發現了他的存在, 開口道:
「說罷。」
燕回低下頭,恭敬道:「回稟陛下, 北春園今日還和之前幾日一樣,越國公主幾次嘗試調開服侍之人接觸太后均未成功。」
「太后呢?」傅玄邈問。
「太后除第一日外,再未提出外出,平日都在雪院靜心禮佛,未有可疑舉動。」燕回頓了頓,試探道,「公主那裡,可要加派人手看住?」
傅玄邈將最後一粒棋子放回棋簍。
「隨她去罷。」他輕聲說,「不見黃河,心不死……我們是一樣的人。」
燕回不敢輕置一語。
不見黃河心不死……
可見到黃河,心就能死嗎?
燕回似乎發現了什麼,望向天空一臉吃驚。
片刻後,傅玄邈緩步走出石亭,抬頭望著從半空中紛紛揚揚灑落下來的玉屑。
陰雲渾濁了蒼穹,慘白的日光從雲層下投下,映照著忽然凋零的雪花。寒風把傅玄邈的衣衫吹得簌簌作響,他如一支玉笛,筆直立於風雪中,神色也如冰雪般冷淡。
「陛下,可要移駕內室?」燕回問。
傅玄邈一動不動,恍若未聞。
轉眼間,金華城迎來了今年的第一場雪。皇城破後,他四處輾轉作戰,記憶中的最後一場雪,是在那座金碧輝煌的宮城中,和沈珠曦一同倚欄看的。
他還記得,那日夜空如洗,亭中溫暖如春,燒滿熱炭的火爐置於石亭六角,他親手為她烹茶,遞給她茶盞時,指尖不小心相觸,殘留下來的片刻溫暖。
日升月落,時光如白駒過隙。
這三年,於傅玄邈而言恍如一場夢境。他站得前所未有的高,感受到的卻只有前所未有的冷。不知什麼時候起,連他死命攥住的流沙也不見了蹤影。
他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他拼命挽留的,一個也沒留住。
寒鍾在這一刻敲響,悠遠的鐘聲響徹整個金平寺,浪濤一般的鐘聲漸漸盪開,金華城街上的百姓大多面色憂慮地望著此地少有的降雪,唯有不知世事的孩童,還仰著笑臉伸手去結冰冷的雪花。
距離帝後大婚,只剩三日。
……
金華這場初雪,落了一日依然不見睏倦。
沈珠曦在房中窗內看了一日的雪,依然沒找到機會和方氏取得聯繫。
到了晚上,阿雪幾次催她上床,她都搖頭拒絕了,依然怔怔望著離開京城後就再也沒見過的冬雪。
還在皇城的時候,每一年的冬天都有雪花落下,雪白的冰晶飛揚在朱紅的宮牆上,打著轉地圍繞侍人手中通明的燈籠,若站在高聳的亭台樓閣上看,飄著夜雪的皇城便是這世間最攝人心魄,也是最萬籟俱靜的地方。
沈珠曦的注意力在窗外的夜雪,也不完全在夜雪上,對身後靠近的腳步聲放任不管,直到一件溫暖厚實的狐裘輕輕披上了她的雙肩,她才若有所察,倏地轉過身來貼著牆壁,目光對上一雙沉靜深邃的眼眸。
往事歷歷在目,任歲月如何侵襲,她忘不了,不能忘——那是她一生所抓住過的,僅有的五彩。
忘不了——
不能忘——
「血債血償,天經地義。」
她含辛茹苦十個月,流著鮮血從鬼門關搶回來,卻沒有撫育過一天,甚至——從出生起就沒有抱過一次的孩子,目不轉睛地看著她的眼睛,逼她做出人生中最艱難的回答——
「如果這個犯下血債的,是你的親生骨肉呢?」
箭筒的影子在婆娑的淚眼中晃動。
那一日,她已然做出了決定。
第293章
古寺寒鐘響, 老樹葉婆娑。
一個小沙彌挑著滿滿兩桶水,一蹦一跳也沒灑落一滴水,卻在和一隊面色冷厲的兵卒狹路相逢時打濕了褲腳。小沙彌低下頭, 屏著呼吸和這隊一身肅殺的兵卒錯身而過。
兵卒經過後,小沙彌這才鬆了口氣,重新擔著水桶往前蹦跳而去。
偌大的古寺, 輕易不見袈裟, 反倒是大刀重甲的將士隨處可見。
金平寺守衛最為森嚴的一座院落,一個半人高青色巨石被雕刻成惟妙惟肖的貔貅模樣,頂部掏空後做成渾然天成的香爐,游蛇般的煙雲正順著燃燒的香燭緩緩騰起, 幾點猩紅在燭峰上明滅不定。
天邊寒風襲來, 燭尖一顫, 一簇燭灰跌落下來。
輕輕一聲嘆息從院中石亭傳來,一名老僧望著桌上靜止許久的棋盤,搖了搖頭道:
「是貧僧輸了。」
老僧對面的傅玄邈抬起那雙平靜無波的眼眸, 緩緩道:
「棋局方才進行一半, 何來輸贏之說?」
「……明知前方生路已絕, 何苦又一定要等到粉身碎骨那一刻?」老僧看著傅玄邈。
「不走到最後,又怎麼知道一定會粉身碎骨?」
「施主又是何苦……」老僧再次搖了搖頭。
一炷香的時間後, 石亭中只剩殘棋和傅玄邈一人。他抬起寬闊大袖, 將一粒粒黑白棋子緩緩收回棋簍。
不知何時, 亭外出現燕回的身影。
燕回來去無聲,傅玄邈始終沒有抬頭,卻像是一眼就發現了他的存在, 開口道:
「說罷。」
燕回低下頭,恭敬道:「回稟陛下, 北春園今日還和之前幾日一樣,越國公主幾次嘗試調開服侍之人接觸太后均未成功。」
「太后呢?」傅玄邈問。
「太后除第一日外,再未提出外出,平日都在雪院靜心禮佛,未有可疑舉動。」燕回頓了頓,試探道,「公主那裡,可要加派人手看住?」
傅玄邈將最後一粒棋子放回棋簍。
「隨她去罷。」他輕聲說,「不見黃河,心不死……我們是一樣的人。」
燕回不敢輕置一語。
不見黃河心不死……
可見到黃河,心就能死嗎?
燕回似乎發現了什麼,望向天空一臉吃驚。
片刻後,傅玄邈緩步走出石亭,抬頭望著從半空中紛紛揚揚灑落下來的玉屑。
陰雲渾濁了蒼穹,慘白的日光從雲層下投下,映照著忽然凋零的雪花。寒風把傅玄邈的衣衫吹得簌簌作響,他如一支玉笛,筆直立於風雪中,神色也如冰雪般冷淡。
「陛下,可要移駕內室?」燕回問。
傅玄邈一動不動,恍若未聞。
轉眼間,金華城迎來了今年的第一場雪。皇城破後,他四處輾轉作戰,記憶中的最後一場雪,是在那座金碧輝煌的宮城中,和沈珠曦一同倚欄看的。
他還記得,那日夜空如洗,亭中溫暖如春,燒滿熱炭的火爐置於石亭六角,他親手為她烹茶,遞給她茶盞時,指尖不小心相觸,殘留下來的片刻溫暖。
日升月落,時光如白駒過隙。
這三年,於傅玄邈而言恍如一場夢境。他站得前所未有的高,感受到的卻只有前所未有的冷。不知什麼時候起,連他死命攥住的流沙也不見了蹤影。
他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他拼命挽留的,一個也沒留住。
寒鍾在這一刻敲響,悠遠的鐘聲響徹整個金平寺,浪濤一般的鐘聲漸漸盪開,金華城街上的百姓大多面色憂慮地望著此地少有的降雪,唯有不知世事的孩童,還仰著笑臉伸手去結冰冷的雪花。
距離帝後大婚,只剩三日。
……
金華這場初雪,落了一日依然不見睏倦。
沈珠曦在房中窗內看了一日的雪,依然沒找到機會和方氏取得聯繫。
到了晚上,阿雪幾次催她上床,她都搖頭拒絕了,依然怔怔望著離開京城後就再也沒見過的冬雪。
還在皇城的時候,每一年的冬天都有雪花落下,雪白的冰晶飛揚在朱紅的宮牆上,打著轉地圍繞侍人手中通明的燈籠,若站在高聳的亭台樓閣上看,飄著夜雪的皇城便是這世間最攝人心魄,也是最萬籟俱靜的地方。
沈珠曦的注意力在窗外的夜雪,也不完全在夜雪上,對身後靠近的腳步聲放任不管,直到一件溫暖厚實的狐裘輕輕披上了她的雙肩,她才若有所察,倏地轉過身來貼著牆壁,目光對上一雙沉靜深邃的眼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