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1頁
顏飛卿凝目望去,卻見那方神國之中,有一座黑沉沉的大山雄立於天地之間,遮蔽了大半個天幕。
「那是……」顏飛卿有些不太確定,「靈山?」
太陰真君淡淡道:「靈山洞天已經破滅,那是巫羅在神國中重建的靈山。」
顏飛卿沒有收回視線,他看到在靈山的上空堆積著無數火雲,就像正在熊熊燃燒的烈火,連接成一片無邊無際的火海。
赤雲壓城城欲摧。
顏飛卿是第一次見到此等景象,沉聲道:「這就是佛門口中的業火嗎?」
「是。」太陰真君道,「上古巫神,本就生於荒蠻,她們最是能夠承受血祭的後果,所以如今巫羅的力量最為強大。」
顏飛卿緩緩搖頭道:「飲鴆止渴。」
太陰真君道:「正是如此,不過腐朽的力量也是力量,大真人不可小覷。」
這讓顏飛卿想起了龍老人曾經駕馭的龍氣。
龍老人取自北龍的龍氣與大魏國運息息相關,大魏國運搖搖欲墜,這龍氣便隨之腐朽衰敗,如毒藥一般,論起陰損毒辣之處,便是「逍遙六虛劫」也不能相比。
當初李玄都硬接龍氣之後,臉上顯現灰敗之色,不得不運轉「逍遙六虛劫」勉強化解。只是這龍氣乃是天下最為陰毒之物,只有一劫地仙的不壞金身才能勉強抵擋,「逍遙六虛劫」固然玄妙,卻也只是勉強壓制緩解,不能徹底化解。
看來巫羅的血祭卻是與龍老人的龍氣有異曲同工之妙了。
第十二章
太平四十年,巫羅和紫光真君逃走之後,道門再次舉行了金闕議事。
這次的議事規格從小議變成了中議,除了大掌教和部分無法及時返回祖庭的真人沒有列席之外,其餘真人全部到齊,由大真人秦素主持議事。
大真人李太一、顏飛卿出席議事,姚湘憐代替上官莞出席,代為行使副掌教大真人職能。
嚴格來說,道門大真人的全稱是「副掌教大成真人」,所以秦素和張鸞山辭去的其實是副掌教之位,仍舊保留了大成真人的名號。
同理,三十六位真人的全稱是「參知金闕議事真人」,簡稱「三十六真人」或者「參知真人」,若是請辭或者革職,也是失去參知金闕議事之權,仍舊保留真人名號。
一般情況下,除非是叛教、謀反等大罪,道門不會革去大真人、真人的名號。
普通真人有旁聽金闕議事的資格,普通大真人仍舊有參與金闕議事的資格,為區別副掌教大真人,被稱為「平章金闕議事大真人」,簡稱「平章大真人」。所謂「平章」,平理之,使之協和,教以禮法,章顯之,使之明著。
總而言之,道門上層可以分為五級,最高是掌教大真人,也稱大掌教,其次是副掌教大真人,再次是平章大真人,然後是參知真人、普通真人。
故而秦素仍舊可以主持金闕議事,因為她還是道門的平章金闕議事大真人,與她大掌教夫人的身份沒有關係。
議事開始,顏飛卿首先發言,將他在幾年前秘密前往西域,奉大掌教李玄都之命面見太陰真君,以幫助太陰真君飛升為條件,與太陰真君達成隱秘聯盟,使得太陰真君倒戈道門等經過,如實說明。
接著李太一又補充了他是如何發現紫光真君奪舍張非山的夫人,以及紫光真君、巫羅、司命真君等人突襲道門的經過。
唯一出乎顏飛卿和李太一意料之外的是,佛門也參與了此事。
秦素這些年已經不大理會道門的各種俗務,不過遇到了此類大事,尤其是李玄都不在的情況下,必須親自出面,只有她才能一錘定音。
坐在主位上的秦素聽完李太一和顏飛卿的發言之後,輕嘆了一口氣:「自天寶八年以來,我們先後有三大心頭大患,儒門的隱士、佛門的佛主、道門的真君。道門的真君們暫且不提,儒門的隱士已經是隱士黃花,唯有佛門的佛主……」
姚湘憐輕聲道:「那佛主神威無量,只怕尋常長生之人也不是他的對手,是否要等大掌教親自裁決?」
秦素不置可否,轉而望向李太一和顏飛卿,問道:「兩位大真人是什麼意思?」
如果說道門內部也有主戰和主和兩派,那麼李太一無疑是主戰派的代表人物。
主和派並非是投降派,如今道門坐擁天下,是為正統,也沒有投降派立足的根基。而主和派和主戰派的最大分歧在於方法上的不同。一派主張立刻就打,以強硬手段掃除異己,寧錯殺,不放過,斬草除根。一派主張徐徐圖之,分而治之,必要時候也可以暫且退步來韜光養晦。
顏飛卿是主和派的代表人物,他說動太陰真君倒戈道門,便是貫徹自己徐徐圖之並從中分化對手的主張。
兩人不約而同地對視一眼,誰也沒有急於開口。
金闕議事就這麼陷入沉默之中。
過了片刻之後,李太一輕聲問道:「不知師姐是什麼看法?」
秦素的目光隨之轉移到陸雁冰的身上,這些年來,雖然陸雁冰未能成為大真人,但卻是直屬於李玄都的九位真人之首,有些類似於天子近臣的身份,位卑而權重,就是幾位大真人也不敢小覷。
秦素道:「冰雁,不妨說一說你的看法。」
如今的陸雁冰較之當年,少了幾分輕佻,多了幾分穩重,緩緩起身之後,說道:「依我之見,此事關係重大,牽扯到的也不是我們道門一家,三教向來同氣連枝,不如將儒門之人請到玄都,共商大計。」
「那是……」顏飛卿有些不太確定,「靈山?」
太陰真君淡淡道:「靈山洞天已經破滅,那是巫羅在神國中重建的靈山。」
顏飛卿沒有收回視線,他看到在靈山的上空堆積著無數火雲,就像正在熊熊燃燒的烈火,連接成一片無邊無際的火海。
赤雲壓城城欲摧。
顏飛卿是第一次見到此等景象,沉聲道:「這就是佛門口中的業火嗎?」
「是。」太陰真君道,「上古巫神,本就生於荒蠻,她們最是能夠承受血祭的後果,所以如今巫羅的力量最為強大。」
顏飛卿緩緩搖頭道:「飲鴆止渴。」
太陰真君道:「正是如此,不過腐朽的力量也是力量,大真人不可小覷。」
這讓顏飛卿想起了龍老人曾經駕馭的龍氣。
龍老人取自北龍的龍氣與大魏國運息息相關,大魏國運搖搖欲墜,這龍氣便隨之腐朽衰敗,如毒藥一般,論起陰損毒辣之處,便是「逍遙六虛劫」也不能相比。
當初李玄都硬接龍氣之後,臉上顯現灰敗之色,不得不運轉「逍遙六虛劫」勉強化解。只是這龍氣乃是天下最為陰毒之物,只有一劫地仙的不壞金身才能勉強抵擋,「逍遙六虛劫」固然玄妙,卻也只是勉強壓制緩解,不能徹底化解。
看來巫羅的血祭卻是與龍老人的龍氣有異曲同工之妙了。
第十二章
太平四十年,巫羅和紫光真君逃走之後,道門再次舉行了金闕議事。
這次的議事規格從小議變成了中議,除了大掌教和部分無法及時返回祖庭的真人沒有列席之外,其餘真人全部到齊,由大真人秦素主持議事。
大真人李太一、顏飛卿出席議事,姚湘憐代替上官莞出席,代為行使副掌教大真人職能。
嚴格來說,道門大真人的全稱是「副掌教大成真人」,所以秦素和張鸞山辭去的其實是副掌教之位,仍舊保留了大成真人的名號。
同理,三十六位真人的全稱是「參知金闕議事真人」,簡稱「三十六真人」或者「參知真人」,若是請辭或者革職,也是失去參知金闕議事之權,仍舊保留真人名號。
一般情況下,除非是叛教、謀反等大罪,道門不會革去大真人、真人的名號。
普通真人有旁聽金闕議事的資格,普通大真人仍舊有參與金闕議事的資格,為區別副掌教大真人,被稱為「平章金闕議事大真人」,簡稱「平章大真人」。所謂「平章」,平理之,使之協和,教以禮法,章顯之,使之明著。
總而言之,道門上層可以分為五級,最高是掌教大真人,也稱大掌教,其次是副掌教大真人,再次是平章大真人,然後是參知真人、普通真人。
故而秦素仍舊可以主持金闕議事,因為她還是道門的平章金闕議事大真人,與她大掌教夫人的身份沒有關係。
議事開始,顏飛卿首先發言,將他在幾年前秘密前往西域,奉大掌教李玄都之命面見太陰真君,以幫助太陰真君飛升為條件,與太陰真君達成隱秘聯盟,使得太陰真君倒戈道門等經過,如實說明。
接著李太一又補充了他是如何發現紫光真君奪舍張非山的夫人,以及紫光真君、巫羅、司命真君等人突襲道門的經過。
唯一出乎顏飛卿和李太一意料之外的是,佛門也參與了此事。
秦素這些年已經不大理會道門的各種俗務,不過遇到了此類大事,尤其是李玄都不在的情況下,必須親自出面,只有她才能一錘定音。
坐在主位上的秦素聽完李太一和顏飛卿的發言之後,輕嘆了一口氣:「自天寶八年以來,我們先後有三大心頭大患,儒門的隱士、佛門的佛主、道門的真君。道門的真君們暫且不提,儒門的隱士已經是隱士黃花,唯有佛門的佛主……」
姚湘憐輕聲道:「那佛主神威無量,只怕尋常長生之人也不是他的對手,是否要等大掌教親自裁決?」
秦素不置可否,轉而望向李太一和顏飛卿,問道:「兩位大真人是什麼意思?」
如果說道門內部也有主戰和主和兩派,那麼李太一無疑是主戰派的代表人物。
主和派並非是投降派,如今道門坐擁天下,是為正統,也沒有投降派立足的根基。而主和派和主戰派的最大分歧在於方法上的不同。一派主張立刻就打,以強硬手段掃除異己,寧錯殺,不放過,斬草除根。一派主張徐徐圖之,分而治之,必要時候也可以暫且退步來韜光養晦。
顏飛卿是主和派的代表人物,他說動太陰真君倒戈道門,便是貫徹自己徐徐圖之並從中分化對手的主張。
兩人不約而同地對視一眼,誰也沒有急於開口。
金闕議事就這麼陷入沉默之中。
過了片刻之後,李太一輕聲問道:「不知師姐是什麼看法?」
秦素的目光隨之轉移到陸雁冰的身上,這些年來,雖然陸雁冰未能成為大真人,但卻是直屬於李玄都的九位真人之首,有些類似於天子近臣的身份,位卑而權重,就是幾位大真人也不敢小覷。
秦素道:「冰雁,不妨說一說你的看法。」
如今的陸雁冰較之當年,少了幾分輕佻,多了幾分穩重,緩緩起身之後,說道:「依我之見,此事關係重大,牽扯到的也不是我們道門一家,三教向來同氣連枝,不如將儒門之人請到玄都,共商大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