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8頁
上官莞望向蘭玄霜,問道:「蘭姐姐,你覺得問題出現在什麼地方?」
蘭玄霜沉吟道:「地仙一脈的根本在於天人合一,也就是和諧,帝釋天的本質還是殭屍,便為天地不容,而我們這些所謂的造物,本是天地間不存在的東西,被我們強行創造出來,自然失之和諧,或者直接是『不諧』。失去了天人合一的本質,便無法主動從外界汲取天地元氣為己用,最多是像剛才那般,將天地元氣化作自己的武器。」
王仲甫搖頭道:「想要達到所謂的『和諧』境界,已經不是我們所能及,侵奪天地造化,是仙人才能觸及的領域。」
魏臻再度開口道:「是否要重啟『緊那羅』計劃?」
上官莞斷然否決道:「這是大掌教明令禁止的事情,勿要再提。」
魏臻沉默下去。
……
太平四十一年,渤海府,東海水師駐地。
當秦可貞走下馬車時,被眼前的龐然大物震驚了。
在遠處的海港中,有一艘巨船,體型遠勝普通的戰船,就是赫赫有名的青龍大船也不能與之相比。
這也就罷了,關鍵在於這艘船拋棄了傳統的木質結構,轉而以鋼鐵作為替代。
這是一艘鐵甲船。
是傳說中的應龍級戰艦。
秦家輩分是「唯正己守道為可恃」,秦可貞正是如今皇帝陛下的孫女,也是皇儲的女兒,被封為南平郡主。
如今的皇儲已經不是秦素,而是秦素的異母弟秦為世。
當真讓李玄都一語言中,秦清得上天恩賜,在太平五年,與白繡裳育有一子,被正式立為太子,秦素也終於擺脫了皇太女的身份,安心去做自己的太平道大真人和大掌教夫人。
時至今日,太子已經三十六歲,成家立業,並且育有一子一女。秦清在人間的時間所剩無幾,已經讓太子監國,處理一切政務。
秦可貞這次就是跟隨父親來到此地,檢閱水師的最新戰艦。
東海水師提督軍務總兵官李法臣迎了上來,他是李太一的弟子,而李太一已經去往崑崙,重返道門,有望接替他那位有意歸隱的四嫂,出任太平道大真人之位。
李法臣引領著太子殿下登上鐵甲大船,巡視一周,然後命令炮手開炮,擊沉靶船,最後請太子殿下親自為這艘鐵甲船命名。
太子殿下相當滿意,說道:「此艦用以征討海上賊寇,便取名為平寇大將軍。」
第四章
崑崙玉虛峰,玉京玄都,紫府金闕。
三十六位真人議事之處名為金闕,故而三十六真人議事又被稱作「金闕議事」。
只是金闕議事也不一定非要三十六位真人全部到齊,有些時候只要湊足十二名真人即可,這種人數不齊的議事被稱之為「小議」,與之相對應的還有二十四人的「中議」,至於三十六人,自然就是「大議」了。
今日就是一場小議,是關於江南道府的一起貪墨大案。
道門發展到今日,也有自己的收入,當真是金山銀山一般,自然也有蛀蟲。
不過說是大案,對於正值鼎盛的道門來說,算不得什麼,所以只有一位大真人出面主持議事,十二位真人參與議事。
金闕很大,正中設須彌座,上面只有一把簡簡單單圈著扶手的紫檀木座椅,那是屬於大掌教的位置,此刻空著。
座椅後擺著一尊偌大的三足加蓋的銅香爐,爐蓋上按八卦圖像鏤著空,這時鏤空處不斷向外氤氳出淡淡的香菸。銅香爐正上方的北牆中央掛著一幅裝裱得十分素白的中堂,上面寫著四個大字:「天下太平」。
這把大掌教座椅坐北朝南,其餘東、南、西三個方向各有十二把座椅,總共三十六把座椅,對應三十六位真人。而每十二把座椅的上首又有一把規格更勝一籌的座椅,總共三把,對應三位大真人。三十六把座椅之後,便是供旁聽議事之人的座椅,大概有一百零八把,整齊排列,間距遠不如三十六把座椅那般寬鬆。
此時三張屬於大真人的座椅也空著,只有十二個位置上零散坐了十二位真人。
這次金闕小議就在空著的大掌教座椅前召開了。
所有人的屏息著,目光都凝聚在太平道大真人的座椅上。按照道理來說,這場小議應該是由太平道大真人主持,可不知為何,太平道大真人遲遲沒有現身。
最後還是十二位真人中資歷最老的一位真人開口道:「大真人有事情耽擱了,我們先議事吧。」
轉眼間,四十年匆匆而過。
真人們也是一代換一代,許多功勳老真人已經退了,當年的小傢伙們也逐漸成為中流砥柱。
當然,大掌教還是那位大掌教。
沒辦法,大掌教就任大掌教的時候,還不到三十歲,休說四十年,就是過去一甲子,大掌教也還是大掌教。
只是近些年來,大掌教的想法越發讓人難以捉摸,開始關心所謂的「造物」,開始關心各種亂七八糟的作物種子和機械機關,並且還打算在人間大力推廣。
在許多道門之人看來,關心這些,就好像歷朝歷代的皇帝,不關心朝政,開始玩奇石花鳥,不務正業。
只是大掌教御宇四十年,積威深重,休說是真人,便是幾位大真人,也不敢忤逆半分,這話自然是沒人敢對大掌教直言。
蘭玄霜沉吟道:「地仙一脈的根本在於天人合一,也就是和諧,帝釋天的本質還是殭屍,便為天地不容,而我們這些所謂的造物,本是天地間不存在的東西,被我們強行創造出來,自然失之和諧,或者直接是『不諧』。失去了天人合一的本質,便無法主動從外界汲取天地元氣為己用,最多是像剛才那般,將天地元氣化作自己的武器。」
王仲甫搖頭道:「想要達到所謂的『和諧』境界,已經不是我們所能及,侵奪天地造化,是仙人才能觸及的領域。」
魏臻再度開口道:「是否要重啟『緊那羅』計劃?」
上官莞斷然否決道:「這是大掌教明令禁止的事情,勿要再提。」
魏臻沉默下去。
……
太平四十一年,渤海府,東海水師駐地。
當秦可貞走下馬車時,被眼前的龐然大物震驚了。
在遠處的海港中,有一艘巨船,體型遠勝普通的戰船,就是赫赫有名的青龍大船也不能與之相比。
這也就罷了,關鍵在於這艘船拋棄了傳統的木質結構,轉而以鋼鐵作為替代。
這是一艘鐵甲船。
是傳說中的應龍級戰艦。
秦家輩分是「唯正己守道為可恃」,秦可貞正是如今皇帝陛下的孫女,也是皇儲的女兒,被封為南平郡主。
如今的皇儲已經不是秦素,而是秦素的異母弟秦為世。
當真讓李玄都一語言中,秦清得上天恩賜,在太平五年,與白繡裳育有一子,被正式立為太子,秦素也終於擺脫了皇太女的身份,安心去做自己的太平道大真人和大掌教夫人。
時至今日,太子已經三十六歲,成家立業,並且育有一子一女。秦清在人間的時間所剩無幾,已經讓太子監國,處理一切政務。
秦可貞這次就是跟隨父親來到此地,檢閱水師的最新戰艦。
東海水師提督軍務總兵官李法臣迎了上來,他是李太一的弟子,而李太一已經去往崑崙,重返道門,有望接替他那位有意歸隱的四嫂,出任太平道大真人之位。
李法臣引領著太子殿下登上鐵甲大船,巡視一周,然後命令炮手開炮,擊沉靶船,最後請太子殿下親自為這艘鐵甲船命名。
太子殿下相當滿意,說道:「此艦用以征討海上賊寇,便取名為平寇大將軍。」
第四章
崑崙玉虛峰,玉京玄都,紫府金闕。
三十六位真人議事之處名為金闕,故而三十六真人議事又被稱作「金闕議事」。
只是金闕議事也不一定非要三十六位真人全部到齊,有些時候只要湊足十二名真人即可,這種人數不齊的議事被稱之為「小議」,與之相對應的還有二十四人的「中議」,至於三十六人,自然就是「大議」了。
今日就是一場小議,是關於江南道府的一起貪墨大案。
道門發展到今日,也有自己的收入,當真是金山銀山一般,自然也有蛀蟲。
不過說是大案,對於正值鼎盛的道門來說,算不得什麼,所以只有一位大真人出面主持議事,十二位真人參與議事。
金闕很大,正中設須彌座,上面只有一把簡簡單單圈著扶手的紫檀木座椅,那是屬於大掌教的位置,此刻空著。
座椅後擺著一尊偌大的三足加蓋的銅香爐,爐蓋上按八卦圖像鏤著空,這時鏤空處不斷向外氤氳出淡淡的香菸。銅香爐正上方的北牆中央掛著一幅裝裱得十分素白的中堂,上面寫著四個大字:「天下太平」。
這把大掌教座椅坐北朝南,其餘東、南、西三個方向各有十二把座椅,總共三十六把座椅,對應三十六位真人。而每十二把座椅的上首又有一把規格更勝一籌的座椅,總共三把,對應三位大真人。三十六把座椅之後,便是供旁聽議事之人的座椅,大概有一百零八把,整齊排列,間距遠不如三十六把座椅那般寬鬆。
此時三張屬於大真人的座椅也空著,只有十二個位置上零散坐了十二位真人。
這次金闕小議就在空著的大掌教座椅前召開了。
所有人的屏息著,目光都凝聚在太平道大真人的座椅上。按照道理來說,這場小議應該是由太平道大真人主持,可不知為何,太平道大真人遲遲沒有現身。
最後還是十二位真人中資歷最老的一位真人開口道:「大真人有事情耽擱了,我們先議事吧。」
轉眼間,四十年匆匆而過。
真人們也是一代換一代,許多功勳老真人已經退了,當年的小傢伙們也逐漸成為中流砥柱。
當然,大掌教還是那位大掌教。
沒辦法,大掌教就任大掌教的時候,還不到三十歲,休說四十年,就是過去一甲子,大掌教也還是大掌教。
只是近些年來,大掌教的想法越發讓人難以捉摸,開始關心所謂的「造物」,開始關心各種亂七八糟的作物種子和機械機關,並且還打算在人間大力推廣。
在許多道門之人看來,關心這些,就好像歷朝歷代的皇帝,不關心朝政,開始玩奇石花鳥,不務正業。
只是大掌教御宇四十年,積威深重,休說是真人,便是幾位大真人,也不敢忤逆半分,這話自然是沒人敢對大掌教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