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很快,姚湘憐便走到了盡頭,這裡還有一座閃爍著微光的門戶。

  姚湘憐想也不想,直接邁入其中。

  仿佛只是須臾之間,又仿佛已經過了千百年之久,姚湘憐進入到一個廣闊的世界當中。

  呈現在姚湘憐眼前的,是一片四分五裂的大地,入目所及,寸草不生,溝壑縱橫,只剩下茫茫焦土。

  在視線的盡頭,有一座黑沉沉的大山雄立於天地之間,遮蔽了大半個天幕,一眼望去竟是看不到山頂。在高山周圍,還有許多碎裂的山峰懸於半空之中,它們並非是靜止不動,而是正在以極為緩慢的速度移動,仿佛是陽光中可見的塵埃。

  更遠的天際盡頭,則是一片空間扭曲錯亂的景象。隱隱約約之間,還能看到許多接天連地的雷電,閃爍不定,哪怕是相隔極為遙遠,也能感覺到極為駭人的威勢。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支離破碎、瀕臨崩潰的殘破洞天,比之鬼國洞天還要千瘡百孔,只是比鬼國洞天更為龐大,所以更能經受時間長河的沖刷和洗禮,還未曾徹底毀滅。

  導致這一切的主要原因,則是一場曠世大戰。

  這場大戰遠勝已經結束的帝京大戰,參戰之人中不僅有為數眾多的長生之人,甚至有二劫地仙的存在。

  再有一點,如今的人間已經進入太極時期,愈發真實和穩固,所以就算長生之人,也很難做到搬山倒海。可洞天與人間不同,其內部大概處於太初和太始時期,想要改變環境相對簡單,長生之人大戰所造成的破壞就更為恐怖,那些漂浮在空中的山峰殘骸便是明證。

  如果放在人間,至多就是毀去一座棲霞山而已。

  姚湘憐腳下一點,身形凌空飛起,避開那些橫貫於天幕之上的空間裂縫,朝著那座大山的方向飛去。

  一路之上,都是戰場遺址一般的景象,遍地白骨屍骸和破碎的法器兵刃,隨處可見溝壑和巨坑,其中還有巨大的獸類白骨,如同小山一般。

  姚湘憐知道那些是巫教豢養的上古異獸,戰力強橫,成年後可以媲美天人境界,可這些上古異獸也難逃被人打死的下場,其屍骸白骨多有碎裂痕跡。

  除此之外,更多還是人的屍骸,從殘留的衣著上可以分辨出交戰雙方的不同,一方衣物簡單,甚至裸露了部分身體,並且以各種羽毛為裝飾,毫無疑問,這些都是巫教中人。而另一方的衣著已經有了如今道袍的雛形,正是正一宗的前身天師教。

  洞天之內的阻力甚小,姚湘憐飛掠的速度甚快,只用了大半個時辰,便靠近了那座大山,不過越是接近這座大山,空間中扭曲的裂痕也就越多,好像一張羅網,使得姚湘憐需要不斷變化方向,躲開這些裂痕。

  這座大山便是巫教的聖地靈山,姚湘憐曾經在夢中見過,不過十分抽象,就像隨手塗鴉,遠不如今日這般形象具體。

  離得近了,姚湘憐發現靈山周圍還籠罩著一條「護城河」,類似於曾經的太虛幻境,只是沒有太虛幻境那般霸道。

  這條所謂的「護城河」就像是一個閉合的圓圈,一旦陷入其中,就會不斷地重複循環,如果不能意識到自己身處於一個無限循環的怪圈之中,就會一直無意識地重複相同的事情,最終被徹底同化,再也不能解脫。

  不過因為洞天已經殘破不堪的緣故,這個怪圈也不再是完美無缺,有了許多破綻。

  姚湘憐有備而來,只見她雙手在胸前以指尖相抵,兩隻手掌的角度略微向上傾斜,擺出一個「搭橋」的動作。

  此橋是天地之橋,也是長生之橋。

  姚湘憐以浩蕩神力憑空凝聚一架金橋,來不知何處而來,去不知往何處而去,不見首尾,橫跨於「護城河」之上。

  這不是巫教的神通,而是正宗道門法術,名作「太虛金橋」,比之「陰陽門」更為玄妙,沒有了諸多限制,不會受到人仙血氣、地仙氣機的影響,哪怕是在激戰之中,也能自如開啟。

  此法乃是當年太平道的獨門秘傳,只是隨著太平道覆滅,已經失傳,不過張祿旭祖上乃是太平道祖師的子孫,卻是傳承了此法。

  姚湘憐又從張祿旭那裡得了此法。

  姚湘憐踏足金橋之上,整個人便化作一道金光,轉眼間便消失不見。

  下一刻,姚湘憐出現在金橋的另一端,已經是越過了「護城河」,來到靈山的山腳之下。

  然後姚湘憐全身一震,目光凝滯,竟是被眼前的一幕震撼。

  這裡是一處更為慘烈的戰場,完全變成了冰雪的世界,遍布寒霜,數百冰雕出現在她的眼前,冰層下面是一個個面目栩栩如生的身影,還保持著臨死前的模樣。

  姚湘憐伸出一根手指,輕輕觸碰一座巫教之人的冰雕,只聽得一陣如同蠶食桑葉的聲音,這座冰雕隨風化作漫天晶瑩粉塵,隨之又有一股冰寒氣機逸散開來,使得姚湘憐感覺到一股微微的寒意。

  姚湘憐看了眼自己指尖上殘留的白霜,輕聲自語道:「這是……玄女宗的『寒冰真氣』,按照道理來說,那時候應該還沒有玄女宗,可類似於玄女宗弟子的道門之人也參與了攻打靈山一役,而且修為極高,所以……那時候的他們應該屬於天師教。由此推斷,後來玄女宗建立,正一宗應該是幕後推手之一,給予了玄女宗極大的幫助和扶持,難怪玄女宗後來始終站在正一宗的陣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