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頁
是夜,他挑燈批閱奏摺,不慎睡了過去。
待他再度睜開雙目,他竟然發現自己並不在思政殿內,而是在一處大宅里。
這大宅遠不及九闕,之所以稱之為大宅,是因為這宅子與尋常百姓所居住的宅子相較,甚是開闊。
他將這宅子逛了一圈,奴僕皆喚他為「大少爺」。
門口的牌匾上書有「璩府」二字。
不知為何,他不再是新帝叢霽,而是變成了這璩府的大少爺。
莫非這便是傳聞當中的「奪舍」?
但他為何會奪了璩大少爺的舍?
他牽掛著尚未批閱完的奏摺,惦記著叢露,憂心忡忡地於院中踱步。
忽而,他聽得一把稍顯稚嫩的嗓音道:「阿娘不必擔心兒子,兒子會好生照顧自己的。」
這嗓音是從鄰家傳來的,他的好奇心並不重,卻鬼使神差地爬上了圍牆,探首向鄰家望去。
映入眼帘之人乃是一名歪於軟榻之上的少年,少年正值舞勺之年,應有沉疴在身,長得精緻卻蒼白。
他定睛一瞧,這少年的雙足似無半點氣力。
少年亦發現了他,仰起首來,望向他,接著,沖他微微一笑。
少年的雙目燦若星辰,少年的笑容卻是虛弱不堪。
其後,少年又低下了首去,聚精會神地看著一冊書籍。
這少年想必識得原身。
他不由自主地從圍牆一躍而下,站定後,向著少年走去。
少年再度仰起首來,露出了漂亮的喉結。
喉結蠕動,少年微有驚色,軟軟地喚道:「璩哥哥。」
這少年果然識得原身,不過態度生疏,十之八/九與原身並不相熟。
他走近了些,這才發現少年所看的書籍並非四書五經,而是流行於市井的話本。
少年聰慧,覺察到對方的視線後,解釋道:「璩哥哥應當知曉我不良於行罷?我考不得科舉,看再多的聖賢書亦無用處,不若用話本來消磨辰光。」
少年的羽睫生得極長,因日光之故,於面上落下了重重陰影。
叢霽嘆息著道:「你為何會不良於行?」
少年毫無芥蒂地道:「阿娘聽聞父親戰死的噩耗後,受驚早產,導致我先天不足。」
這少年言辭間並未透露出一絲自卑,反是樂觀向上。
叢霽端詳著少年,鼓勵道:「你定會好起來的。」
少年附和道:「嗯,我定會好起來的。」
話音未及落地,他瞭然地道:「璩哥哥已不記得我的名字了罷?」
叢霽朝少年致歉道:「對不住。」
少年並非小氣之人,不同璩哥哥計較,啟唇道:「我喚作溫祈。」
少年生怕璩哥哥不知「溫祈」二字要如何寫,捉了璩哥哥的手腕子,於其掌心之上一筆一划認真地寫著。
即便並未用狼毫沾了墨汁書寫於宣紙之上,叢霽亦能看得出少年的字行雲流水,定是下過苦功的。
「溫祈。」他喚了少年的名字,這個喚作溫祈的少年當即眉開眼笑:「除了阿娘,已多年不曾有人喚過我的名字了。」
他問道:「你並無友人?」
溫祈苦笑道:「我自出生後,便纏綿病榻,如何結交得了友人?」
這溫祈不良於行,受困於家中,不可外出,又無友人,自然不會有人喚他的名字。
叢霽的心臟分明早已因為種種磨難而變得冷硬了,此時此刻,卻對著這初見的少年生出了同情心。
他並不認為這有何不可,是以,並未克制自己的同情心,向著溫祈承諾道:「你若是願意,朕……我會日日喚你的名字,直到你厭倦為止。」
——直到朕再次成為叢霽為止。
溫祈滿面愕然:「璩哥哥為何要這麼做?」
叢霽不答反問:「我為何不可這麼做?」
倆人交談間,原本一碧如洗的天空陡然陰雲密布,眼看著將要落雨了。
叢霽瞧著溫祈道:「我扶你進房可好?」
溫祈乖巧地道:「勞煩你了。」
「不客氣。」他將溫祈扶起,繼而深切地感受到了溫祈的雙足是如何得無力,溫祈這雙足僅較癱子好一些。
溫祈的臥房不算逼仄,亦不算寬敞,收拾得甚是乾淨。
他將溫祈扶上床榻,並為溫祈蓋上了薄被。
時逢早秋,天氣尚未轉涼,但溫祈身子骨不佳,必然體寒。
溫祈打趣道:「璩哥哥過於溫柔體貼了些,不知哪家的姑娘有福氣嫁璩哥哥為妻?」
叢霽乃是名副其實的暴君,已許久不曾有人以「溫柔體貼」一詞形容過他了,朝臣視他為豺狼虎豹,百姓將他的事跡添油加醋,用於止小兒夜啼。
至於嫁娶之事,他更是從未想過。
他身負嗜血之欲,不該連累無辜女子。
因他不能將此事透露於溫祈,遂但笑不語。
溫祈展望道:「璩哥哥貌若潘安,將來的孩子無論男女,必定出類拔萃。」
叢霽清楚自己絕不會有子嗣,即刻換了話茬:「改日,我為你買些話本來可好?」
入目所見的話本皆已陳舊,邊角捲起,有些甚至早已泛黃,明顯被溫祈翻閱過無數回了。
溫祈拒絕道:「不必了。」
叢霽並未理會溫祈的拒絕,次日,一起身,便上街搜羅話本去了。
待他再度睜開雙目,他竟然發現自己並不在思政殿內,而是在一處大宅里。
這大宅遠不及九闕,之所以稱之為大宅,是因為這宅子與尋常百姓所居住的宅子相較,甚是開闊。
他將這宅子逛了一圈,奴僕皆喚他為「大少爺」。
門口的牌匾上書有「璩府」二字。
不知為何,他不再是新帝叢霽,而是變成了這璩府的大少爺。
莫非這便是傳聞當中的「奪舍」?
但他為何會奪了璩大少爺的舍?
他牽掛著尚未批閱完的奏摺,惦記著叢露,憂心忡忡地於院中踱步。
忽而,他聽得一把稍顯稚嫩的嗓音道:「阿娘不必擔心兒子,兒子會好生照顧自己的。」
這嗓音是從鄰家傳來的,他的好奇心並不重,卻鬼使神差地爬上了圍牆,探首向鄰家望去。
映入眼帘之人乃是一名歪於軟榻之上的少年,少年正值舞勺之年,應有沉疴在身,長得精緻卻蒼白。
他定睛一瞧,這少年的雙足似無半點氣力。
少年亦發現了他,仰起首來,望向他,接著,沖他微微一笑。
少年的雙目燦若星辰,少年的笑容卻是虛弱不堪。
其後,少年又低下了首去,聚精會神地看著一冊書籍。
這少年想必識得原身。
他不由自主地從圍牆一躍而下,站定後,向著少年走去。
少年再度仰起首來,露出了漂亮的喉結。
喉結蠕動,少年微有驚色,軟軟地喚道:「璩哥哥。」
這少年果然識得原身,不過態度生疏,十之八/九與原身並不相熟。
他走近了些,這才發現少年所看的書籍並非四書五經,而是流行於市井的話本。
少年聰慧,覺察到對方的視線後,解釋道:「璩哥哥應當知曉我不良於行罷?我考不得科舉,看再多的聖賢書亦無用處,不若用話本來消磨辰光。」
少年的羽睫生得極長,因日光之故,於面上落下了重重陰影。
叢霽嘆息著道:「你為何會不良於行?」
少年毫無芥蒂地道:「阿娘聽聞父親戰死的噩耗後,受驚早產,導致我先天不足。」
這少年言辭間並未透露出一絲自卑,反是樂觀向上。
叢霽端詳著少年,鼓勵道:「你定會好起來的。」
少年附和道:「嗯,我定會好起來的。」
話音未及落地,他瞭然地道:「璩哥哥已不記得我的名字了罷?」
叢霽朝少年致歉道:「對不住。」
少年並非小氣之人,不同璩哥哥計較,啟唇道:「我喚作溫祈。」
少年生怕璩哥哥不知「溫祈」二字要如何寫,捉了璩哥哥的手腕子,於其掌心之上一筆一划認真地寫著。
即便並未用狼毫沾了墨汁書寫於宣紙之上,叢霽亦能看得出少年的字行雲流水,定是下過苦功的。
「溫祈。」他喚了少年的名字,這個喚作溫祈的少年當即眉開眼笑:「除了阿娘,已多年不曾有人喚過我的名字了。」
他問道:「你並無友人?」
溫祈苦笑道:「我自出生後,便纏綿病榻,如何結交得了友人?」
這溫祈不良於行,受困於家中,不可外出,又無友人,自然不會有人喚他的名字。
叢霽的心臟分明早已因為種種磨難而變得冷硬了,此時此刻,卻對著這初見的少年生出了同情心。
他並不認為這有何不可,是以,並未克制自己的同情心,向著溫祈承諾道:「你若是願意,朕……我會日日喚你的名字,直到你厭倦為止。」
——直到朕再次成為叢霽為止。
溫祈滿面愕然:「璩哥哥為何要這麼做?」
叢霽不答反問:「我為何不可這麼做?」
倆人交談間,原本一碧如洗的天空陡然陰雲密布,眼看著將要落雨了。
叢霽瞧著溫祈道:「我扶你進房可好?」
溫祈乖巧地道:「勞煩你了。」
「不客氣。」他將溫祈扶起,繼而深切地感受到了溫祈的雙足是如何得無力,溫祈這雙足僅較癱子好一些。
溫祈的臥房不算逼仄,亦不算寬敞,收拾得甚是乾淨。
他將溫祈扶上床榻,並為溫祈蓋上了薄被。
時逢早秋,天氣尚未轉涼,但溫祈身子骨不佳,必然體寒。
溫祈打趣道:「璩哥哥過於溫柔體貼了些,不知哪家的姑娘有福氣嫁璩哥哥為妻?」
叢霽乃是名副其實的暴君,已許久不曾有人以「溫柔體貼」一詞形容過他了,朝臣視他為豺狼虎豹,百姓將他的事跡添油加醋,用於止小兒夜啼。
至於嫁娶之事,他更是從未想過。
他身負嗜血之欲,不該連累無辜女子。
因他不能將此事透露於溫祈,遂但笑不語。
溫祈展望道:「璩哥哥貌若潘安,將來的孩子無論男女,必定出類拔萃。」
叢霽清楚自己絕不會有子嗣,即刻換了話茬:「改日,我為你買些話本來可好?」
入目所見的話本皆已陳舊,邊角捲起,有些甚至早已泛黃,明顯被溫祈翻閱過無數回了。
溫祈拒絕道:「不必了。」
叢霽並未理會溫祈的拒絕,次日,一起身,便上街搜羅話本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