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說完,見皇后淡淡掃來,也不接話,這才慢悠悠地直起身行禮。

  韓皇后將托盤放下,正要行禮,趙榮幀一句「免禮」制止了她。

  「臣妾聽說陛下最近憂心政務,夙興夜寐,熬了不少通宵,便特意燉了羹湯來。」韓琳曉將那盅雪蛤燕窩端了起來,持湯勺慢慢攪動降溫。

  「陛下不是最愛吃甜湯了麼?」她緩緩一笑,清麗的面容猶如一朵芙蓉,霞姿月韻,讓趙榮幀一陣晃神,復而也笑道,「你還記得朕的口味。」

  「那是自然。」

  韓琳曉執著湯勺,慢慢舀起送至皇帝嘴邊。

  「卿雲的手藝還是這般好。」趙榮幀就著她手喝了幾口,贊道。

  「陛下喜歡就好。」

  裴貴妃在一旁冷眼瞧著,半晌,突然出聲打破這溫情片刻。

  「說起來,我方才還在同官家說起一件事。」

  韓琳曉動作微頓,側了側頭。

  「前幾日,歸寧侯府上的侯夫人同我聊起,說自己的二子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正好韓姑娘年紀也合適,她想著兩家門當戶對,便在宴上同長公主提請,不料長公主沒聽完她將話說完就拒絕了,她心中失望,覺得這一樁好姻緣不該就這麼作罷。」

  聞言,韓琳曉放下燉盅,緩緩開口,「所以你的意思是?」

  裴貴妃輕輕一笑,「臣妾的意思,自然希望長公主好好考慮,那位小公子也是少年俊秀,同韓姑娘倒也般配。」

  「陛下,您說是不是呀。」她心裡冷笑,最好再賜個婚。

  韓琳曉抬頭去看皇帝,慢慢放下燉盅,唇角笑意淡淡,「我只是她姑母,管不到這些。」

  那個歸寧侯府的二公子,是出了名的浪蕩成性。

  「不過既然是這麼優秀的才俊,裴貴妃怎麼不先想著你那位侄女,」韓琳曉慢慢用湯勺碰著碗壁,「裴姑娘比我侄女大了一歲,到現在也還沒定親吧?」

  「我們江瀅是不急的。」

  聖人稍稍提眉,「哦?你的意思是我侄女著急?」

  裴貴妃被噎住。

  眼見兩人幾乎要嗆起聲來,皇帝清咳一聲,「話說回來,兩位姑娘確實也都到了年紀,該考慮考慮了。」

  韓琳曉微微蹙起眉頭,沒有反駁,只是嘆了口氣,一臉的欲言又止。

  見她這樣,趙榮幀自然追問。

  「陛下知道,我膝下無子,心中惦念的只有這一對侄子女,尤其是素娥,她自幼身體不好,我們一家人只盼著她能健康平安就好,可是……」

  「可是什麼?」

  「前日,她母親帶她去玉泉寺,讓得道高僧替她算了一卦,結果……不是那麼樂觀。」

  趙榮幀皺起眉,手撐在膝上,不由問,「怎麼說?」

  韓琳曉猶豫了半天,終是說了出來,「高僧說她命中多病,姻緣未到,不可強求,否則克夫克子。」

  簡而言之,就是暫時還不適合考慮成婚一事。

  聞言,趙榮幀沉默片刻。

  聖人便蹙著眉繼續道,「我聽聞此事,同嘉敏說定是這大師不准,誰知換了位大師算素娥的八字,竟然是一樣的說辭。」

  「大師說,需等素娥過了二十再考慮婚事。」

  「二十?」裴貴妃不由輕呼一聲,驚詫的眼裡還有一絲幸災樂禍,「天呀,聖人,令侄女、韓姑娘也太、太…….」

  她沒說下去,誇張的語氣里顯而易見的同情,和幾分嘲弄。

  韓琳曉不咸不淡瞥了她一眼,復而垂下眸子,對皇帝道:「所以臣妾只希望素娥能平平安安的就好。」

  從勤政殿出來,韓琳曉步伐輕鬆不少,等走得遠了些,就派了心腹宮女送口信出宮。

  主僕幾人往仁明殿走,幾乎無聲。

  快到時,韓琳曉突然像想起什麼,喃喃道:

  「你說,他會起疑嗎?」

  聽了這話,嬗溪垂首,壓低了聲音,「回稟娘娘,應當不會,玉泉寺的幾位大師名望很高。」

  「方才……官家看起來深信不疑,也打消了給韓姑娘指婚的念頭。」

  誰知韓琳曉淡淡地,「我不是說這件事。」

  「那——」

  「我說的是…….那碗羹湯。」

  聞言,嬗溪渾身一緊,忙四下看了看,聲音壓得更低了。

  「娘娘。」她急急喚了一聲,又噤聲,搖搖頭,示意她不要在此地說。

  無言攥緊的手暴露了她的慌張和不安。

  韓琳曉沉默片刻,而後輕輕一笑,提步走遠。

  嘉敏收到聖人送來的口信,鬆了口氣。

  她也是萬不得已才出此下下策,為的就是絕了那些人的心思。

  前幾日有一個關係不錯的夫人,委婉地提醒她,歸寧侯府的人似乎妄想通過請求官家賜婚來與將軍府結親。

  雖然官家答應的可能微乎其微,但是也提醒了嘉敏,女兒的婚事並不是完全由他們父母決定的,一切皆存在變數。

  而她,要為了杜絕這變數,提早做好準備。

  正想著,便聽見門口一陣喧譁。

  嘉敏皺眉,往門口望去,見一身鵝黃的女兒踏進來,本是襯得她活潑的顏色,那張小臉上卻一片凝肅。

  「母親,」韓素娥喚了聲,不等嘉敏回神,令沉香將身後幾個人扯了出來,「我在西廊發現這幾個鬼鬼祟祟的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