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頁
她從小一到冬季便要去養病,很少正經地過過生辰,去年冬季時又遭遇冒險,根本沒來得及顧及到生辰什麼的,後來病好後醒來,記起此事,也只當是過了,不再向外人提起,只是在開春同父親一起回汴京後和一家人簡單地補過了一個。
可是今年不同往常,是她十六歲的及笄禮,加上她的病總算好了不少,於是家人覺得今年可以好好地操辦起來。
不過在素娥沒什麼熱情,反正從來也是和家人一起過的,今年若要操辦起來,請寫七七八八的人,她倒覺得麻煩。
拂雲軒里,嘉敏將素娥從她兄長的院子逮了回來,身後一眾僕婦捧著大大小小琳琅滿目的托盤,伺候在兩側,上面盛的儘是韓素娥要在及笄禮上穿戴的服飾。
前幾日從宮中探望聖人時,素娥已經得知自己會在及笄禮上被冊封為郡主,雖然不喜那個皇帝舅舅,至少現在暫且還得做出一副欣然受之感恩戴德的模樣。
冊封的禮服繁複厚重,今日只是提前試穿,本就是冬日,里三層外三層地套在身上,素娥難免皺起眉頭,不情不願地由著母親將沉沉金冠往頭上戴。
嘉敏上下打量,挑剔地指著腰身處,搖頭讓繡娘下去改,如是挑挑揀揀好一會兒,才把試衣一事辦完。
時間溜得快,眼瞧著暮色沉下來,晚膳用過後,素娥便央著想出門。
整整十六年,不,準確說是二十六年,她都沒有看過元宵的花燈。
元宵街上人多,好說歹說,嘉敏被磨得沒有辦法,才同意她出門,只是仍不放心,加派了不少護衛,又再三囑咐韓沐言照看好妹妹。
天完全黑了,浚儀橋上張燈結彩,火樹銀花車水馬龍,從橋上遠遠望去,像流動的星河,璀璨絢麗。人聲鼎沸,熙熙攘攘,冬夜的寒氣都被這喧鬧的氛圍驅散,一路上不乏出來賞燈的人家,無論平民富戶、步行或是驅車,什麼樣的人家都有。
這是一年中最為盛大的節日之一,在街上賞燈的、去汴河旁等待煙火的人多不勝數,可謂是萬人空巷。
將軍府派了一駕馬車,周圍幾十的護衛家丁,行至馬行街上時,因為街道上車馬太多,水泄不通,不得不緩慢地移動。
素娥心裡等得著急,她聽說浚儀橋上有一年一度的猜燈謎大會,在辰時半舉行,屆時獲勝的人可以得到采芝齋最手巧的匠人做出來的九層蓮塔花燈,全天下只此一盞。
她心裡著急,便催哥哥同她一起下車步行,但韓沐言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這元宵人這麼多,路上摩肩擦踵的,萬一妹妹磕著碰著可萬萬不好。
素娥無法,知道哥哥考慮在理,自己任性不得,只好老老實實守著前面望不到頭的長隊,祈禱前方的擁堵能快些疏散。
等好不容易過了馬行街,已經過了辰時,打從浚儀橋的街頭望去,能瞧到橋上搭起的燈謎台前圍了重重人群,人頭攢動,不時爆發出喝彩聲,與敲鑼擊鼓混在一起,氣氛異常熱烈。
九層的燈謎塔,已經被點亮到了第八層,五彩晶瑩的琉璃燈流光溢彩,在燈火的映照下熠熠生輝。
素娥心知來不及,但也想去見識那九層蓮塔花燈的模樣,忍不住催促車夫快點兒,等車駕駛到橋邊,還未停穩,她便迫不及待地跳下馬車,直奔人群中而去。
韓沐言連忙也跟上,生怕把她跟丟了。
「最後一個燈謎——」台上有位穿著長褂的人揭開了第九層花燈上的紅布,隨之是一聲鑼響。
素娥站在人群外,踮起腳尖,努力想看清那花燈上字,韓沐言向身後的小廝示意,後者馬上搬來一個小矮凳。
踩在矮凳上,韓素娥終於看清那謎語:多一半。
稍加思索,素娥很快便猜到謎底,只是不知道這連揭八層花燈的人能不能也順利通過這一關。
她探頭去盼,想找到那人,人頭攢動的間隙,只看到最前面站著一個帶狐裘斗篷的人,冬日衣物厚重,卻仍能看出對方身材頎長,不知是哪家公子。
對方比她想的聰明,也就是在她看過去的那一眼,便聽到一個聲音響起,說出了謎底。
「謎底是夕。」
沒錯,正是元夕的夕。
第九層花燈被點亮,塔尖上一盞精緻的琉璃花燈流轉著奪目五彩的光輝,蓮花狀的底座懸掛著鎏金的小鈴鐺,風一吹叮咚作響,令周圍眾人嘖嘖稱奇。
攤主向那猜中謎題的人拱手道賀,吩咐小廝用一根長杆將花燈挑下,遞給對方。
人群漸漸散去,素娥最後看了眼那盞漂亮的花燈,周遭的橙黃燈火,也顯得黯淡失色,她遺憾地搖搖頭,轉身離開。
回到浚儀橋街上,素娥的遺憾很快煙消雲散,街上到處掛著各式各樣的花燈,有十二生肖的,有各種花朵的,還有做成船隻樓宇的,雖然沒有方才看到的那盞花燈好看,但也足夠令她眼花繚亂,感到新鮮。
周圍到處是吆喝的小吃攤販,充斥著撲鼻的香氣,繞是吃過晚膳,素娥還是買了串冰糖葫蘆,咬一隻在嘴裡,脆甜的冰糖和酸糯的山楂混合成美味,瀰漫在唇齒。
沒走幾步,又遇到同樣是出府來玩的江璇芷和江修,見到她,江璇芷立馬拋下一同的兄長,貼到素娥跟前,佯作埋怨,「你出來都不提前告訴我。」
「反正總是會遇上的。」素娥笑了一下,挽上她的手,兩人一起打算一起汴河旁看煙火。
可是今年不同往常,是她十六歲的及笄禮,加上她的病總算好了不少,於是家人覺得今年可以好好地操辦起來。
不過在素娥沒什麼熱情,反正從來也是和家人一起過的,今年若要操辦起來,請寫七七八八的人,她倒覺得麻煩。
拂雲軒里,嘉敏將素娥從她兄長的院子逮了回來,身後一眾僕婦捧著大大小小琳琅滿目的托盤,伺候在兩側,上面盛的儘是韓素娥要在及笄禮上穿戴的服飾。
前幾日從宮中探望聖人時,素娥已經得知自己會在及笄禮上被冊封為郡主,雖然不喜那個皇帝舅舅,至少現在暫且還得做出一副欣然受之感恩戴德的模樣。
冊封的禮服繁複厚重,今日只是提前試穿,本就是冬日,里三層外三層地套在身上,素娥難免皺起眉頭,不情不願地由著母親將沉沉金冠往頭上戴。
嘉敏上下打量,挑剔地指著腰身處,搖頭讓繡娘下去改,如是挑挑揀揀好一會兒,才把試衣一事辦完。
時間溜得快,眼瞧著暮色沉下來,晚膳用過後,素娥便央著想出門。
整整十六年,不,準確說是二十六年,她都沒有看過元宵的花燈。
元宵街上人多,好說歹說,嘉敏被磨得沒有辦法,才同意她出門,只是仍不放心,加派了不少護衛,又再三囑咐韓沐言照看好妹妹。
天完全黑了,浚儀橋上張燈結彩,火樹銀花車水馬龍,從橋上遠遠望去,像流動的星河,璀璨絢麗。人聲鼎沸,熙熙攘攘,冬夜的寒氣都被這喧鬧的氛圍驅散,一路上不乏出來賞燈的人家,無論平民富戶、步行或是驅車,什麼樣的人家都有。
這是一年中最為盛大的節日之一,在街上賞燈的、去汴河旁等待煙火的人多不勝數,可謂是萬人空巷。
將軍府派了一駕馬車,周圍幾十的護衛家丁,行至馬行街上時,因為街道上車馬太多,水泄不通,不得不緩慢地移動。
素娥心裡等得著急,她聽說浚儀橋上有一年一度的猜燈謎大會,在辰時半舉行,屆時獲勝的人可以得到采芝齋最手巧的匠人做出來的九層蓮塔花燈,全天下只此一盞。
她心裡著急,便催哥哥同她一起下車步行,但韓沐言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這元宵人這麼多,路上摩肩擦踵的,萬一妹妹磕著碰著可萬萬不好。
素娥無法,知道哥哥考慮在理,自己任性不得,只好老老實實守著前面望不到頭的長隊,祈禱前方的擁堵能快些疏散。
等好不容易過了馬行街,已經過了辰時,打從浚儀橋的街頭望去,能瞧到橋上搭起的燈謎台前圍了重重人群,人頭攢動,不時爆發出喝彩聲,與敲鑼擊鼓混在一起,氣氛異常熱烈。
九層的燈謎塔,已經被點亮到了第八層,五彩晶瑩的琉璃燈流光溢彩,在燈火的映照下熠熠生輝。
素娥心知來不及,但也想去見識那九層蓮塔花燈的模樣,忍不住催促車夫快點兒,等車駕駛到橋邊,還未停穩,她便迫不及待地跳下馬車,直奔人群中而去。
韓沐言連忙也跟上,生怕把她跟丟了。
「最後一個燈謎——」台上有位穿著長褂的人揭開了第九層花燈上的紅布,隨之是一聲鑼響。
素娥站在人群外,踮起腳尖,努力想看清那花燈上字,韓沐言向身後的小廝示意,後者馬上搬來一個小矮凳。
踩在矮凳上,韓素娥終於看清那謎語:多一半。
稍加思索,素娥很快便猜到謎底,只是不知道這連揭八層花燈的人能不能也順利通過這一關。
她探頭去盼,想找到那人,人頭攢動的間隙,只看到最前面站著一個帶狐裘斗篷的人,冬日衣物厚重,卻仍能看出對方身材頎長,不知是哪家公子。
對方比她想的聰明,也就是在她看過去的那一眼,便聽到一個聲音響起,說出了謎底。
「謎底是夕。」
沒錯,正是元夕的夕。
第九層花燈被點亮,塔尖上一盞精緻的琉璃花燈流轉著奪目五彩的光輝,蓮花狀的底座懸掛著鎏金的小鈴鐺,風一吹叮咚作響,令周圍眾人嘖嘖稱奇。
攤主向那猜中謎題的人拱手道賀,吩咐小廝用一根長杆將花燈挑下,遞給對方。
人群漸漸散去,素娥最後看了眼那盞漂亮的花燈,周遭的橙黃燈火,也顯得黯淡失色,她遺憾地搖搖頭,轉身離開。
回到浚儀橋街上,素娥的遺憾很快煙消雲散,街上到處掛著各式各樣的花燈,有十二生肖的,有各種花朵的,還有做成船隻樓宇的,雖然沒有方才看到的那盞花燈好看,但也足夠令她眼花繚亂,感到新鮮。
周圍到處是吆喝的小吃攤販,充斥著撲鼻的香氣,繞是吃過晚膳,素娥還是買了串冰糖葫蘆,咬一隻在嘴裡,脆甜的冰糖和酸糯的山楂混合成美味,瀰漫在唇齒。
沒走幾步,又遇到同樣是出府來玩的江璇芷和江修,見到她,江璇芷立馬拋下一同的兄長,貼到素娥跟前,佯作埋怨,「你出來都不提前告訴我。」
「反正總是會遇上的。」素娥笑了一下,挽上她的手,兩人一起打算一起汴河旁看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