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王世春說普通話的過程中,他是知道自己合夥殺了人的,也記得一些不太重要的過程,更關鍵的是他很怕Y,一直擔心自己被殺,即便在看守所這個地方都要一直左顧右盼,生怕自己被Y從暗處出來殺害。

  如果警察一直說普通話,那麼基本上什麼也問不出來,而如果警察始終用東北話來問,王世春估計就能逐漸恢復狀態,但是誰也不能肯定。

  有些心理暗示裡面,會有一個專門的扣子,比如說打響指等,一旦碰到了這個扣子,被催眠者的狀態都會改變,現在已經不適合貿然嘗試了。

  白松和柳書元都能說幾句東北話,但是說的不夠好,需要一個有豐富經驗的東北老刑警過來慢慢聊,徹底的讓王世春找回自己的性格,而且還要配合一名心理專家。

  「你怎麼跑到魔都去了?」白松想起了這個問題:「魔都那種大城市,也不方便跑。」

  「我到處跑,我哪裡人多去哪裡」,王世春又看了看左右,「我喜歡人多的地方。」

  「警察多了你會放心嗎?」白松問道。

  「不會,我怕你們啊。」王世春反駁道。

  白松點了點頭,起身,讓管教先把王世春送回30多人的監室裡面,並且把所有燈都打開,這樣監室裡面像外面一樣亮。

  「不能讓他在這個地方久待」,白松道:「這個地方他沒有安全感,抓緊時間找心理專家吧,我雖然犯罪心理學也可以,但是催眠、心理暗示方面,並不是多麼厲害。你發現沒有,這個X和這個Y各有千秋,X的心理暗示和催眠技術一般,但是設計的案子更複雜、更嚴謹一些,而這個Y他雖然不會設計那麼複雜的案件,對人性的了解也不夠,但是他的催眠術是真的專業。」

  「你現在遇到的這些對手,怎麼這麼強了?」柳書元道:「我到現在都不明白,這個催眠,到底是幹嘛的?雖然我能看出來王世春這個狀態不正常,但是我不知道裡面的原理。」

  「一般都是通過讓人放鬆或者注意力集中等情況,進而讓人有些恍惚,簡單地說,就是使得被催眠的人自我判斷能力下降、喪失一些感知能力,同時更容易接受催眠師的命令,甚至可以把被催眠者潛意識裡的大量信息重新整合」,白松想了想:「一個好的催眠師,智商一般都是很高的,聊到催眠,有一個近代人物是不能繞開的。」

  「弗洛伊德?」柳書元的大學課程學的還是比較紮實的。

  「是的,弗洛伊德,咱們上學的時候,犯罪心理學等好幾門課程都有他,近代的心理學繞不開這個人。他寫的《夢的解析》、《超越唯樂原則》我以前都看過,但是也基本上都忘得差不多了,沒有深入研究過」,白松道:「但實際上這些東西近代更為發揚光大,弗洛伊德對於人的潛意識的研究是開創性的,我學到了一點點皮毛,這個事……我看,得從咱們學校請個教授過來了。」

  白松十分清楚,警察最大的優勢就在於此,我們有一個國家作為後盾,個人英雄主義是玩不轉的。

  第1213章 再見李教授

  下午五點。

  「李教授!」白松看到婁支隊請過來的人,驚喜得快要跳了起來!

  ……

  王世春的這個案子裡,白松算是經驗豐富,很快地發現了他的問題,進而做好了找專業人士的準備。

  估計所有的偵探小說,都是主角一路秒殺所有專家,但這真的不現實,白松的心理學水平已經很高了,但是面對Y這樣的高手,還是怕搞砸了,於是跟婁支隊說了一聲,讓婁支隊去往上報,請專家。

  刑偵局這邊,白松是了解的,這方面的專家並不多,而且有的也在院校任職,於是就把任務交給了婁支隊,沒想到婁支隊動作倒是很快,迅速找到了市局領導,指出了這個案子的情況。

  市領導也是很直接,聯繫了警官大學,找到了李教授,就請了過來,這也就是三四個小時的時間。正好今天李教授也有空,對這個案子也感興趣,就直接過來了。

  白松剛剛畢業後不久,第一次再回母校的時候,還和欣橋一起去上的李教授的公開課,時至今日,已經六年了,他真的沒想到,六年之後居然有機會和李教授一起搞案子。

  「你好,你是白松?」李教授頭髮斑白,但是從眼睛上看依然如一個少年一般溫婉,她向白松伸手,白松有些受寵若驚,立刻雙手握了上去,聲音中帶著些驚喜:「您認識我?」

  「你在學校可是名人啊」,李教授說完,環顧了一下周圍,看到了柳書元,柳書元也激動了一下,結果李教授直接把他無視了,看了一圈發現只認識白松。

  白松回母校講過課,關於這個事情,白松自己不覺得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但是他實際上是警官大學歷史上回校講課的人里最年輕的一個!學校里不少人都知道他,見過他的照片。

  「我畢業之後,還專門回學校聽過您的課!」白松還處在追星的過程中。

  「本科的公開課嗎?」李教授根本不記得這個事:「哪部分呢?」

  「嚴重暴力犯罪的行為人,年少時多有一些比較特殊的經歷」,白松道:「這節課還有助於我破了一起命案呢。」

  「那不錯」,李教授微微仰頭,面露一絲微笑,接著輕輕點了點頭:「所以,我後來逐漸發現,犯罪心理學救不了已經成型的人,所以近幾年主要精力放在了育兒上面,希望家長們有正確的育兒觀,讓孩子的三觀更健康。這次找我這個事,其實也不是我的主要研究方向,但可以看看,應該不會讓事情變得更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