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你不是一直好奇,到底是誰把你供出來的嗎?」白松問道。

  鄧文錫本來淡定的表情,似乎被揭開了短,很快地變得憤怒起來:「你大晚上,費了這麼大力氣來見我,就為了和我聊這個問題?你們警察是不是有毛病?」

  「不,相信我,如果你回答我一個問題,我會告訴你答案的」,白松道:「都有誰對你的一些事有所了解?」

  「哼,相信警察?」鄧文錫嗤得一聲笑了:「我都這樣了,你們還想套我的話嗎?把我供出來的,肯定是我身邊的人,有一個人背叛我了,雖然我不知道是誰,但是我不會做同樣的事。」

  鄧文錫這個案子,當初出境去抓,誰也不敢保證一個從犯不落下,但是能做到現在的這個地步,已經算是比較完美的情況了。

  而鄧文錫雖然並不是多麼配合,但是這個人還是很有骨氣的,基本上他的手下犯的罪他都不坦白也不招供。

  「嗯」,白松點了點頭:「行了,我明白了。」

  白松接著示意獄警自己要問的事情問完了。

  鄧文錫眼神微縮,緊緊地看著白松,似乎想看出來什麼端倪,但是一無所獲,他想說話,但是還是沒有張嘴,跟著獄警離開了屋子。

  「得到想要的信息了?」柳書元收拾了一下東西,帶著白松離開了監獄。

  「嗯」,白松點了點頭:「有三塊迷霧,終於可以連起來了。」

  第四百三十章 是時候開腦洞了!

  人,獲得既得利益時,往往會忘了分析這個事情的根本,而容易把這些成就,全部想成是自己的功勞。

  很多富人,一旦久富之後,達到了一個新的階級,他往往不會認為自己是占盡了天時地利,他也不會認為是時代造就了自己,總之,功勞都是自己的。

  這也正常,畢竟成功的人,說什麼都香。

  但是,這些,在偵查破案中,是不可取的。

  ……

  道理誰都懂,現實卻不是如此。

  沒有人不願意躺在功勞簿上。

  ……

  「12·11」專案,對這個案子有卓越貢獻的人有很多,且不提榮獲二級英模的於德臣師傅,單是本案產生的二等功、三等功就一隻手數不過來。

  這案子很多人都付出了辛勞,但是幾乎所有人都忘了一個人的功勞。

  小雨。

  這個案子被抓的人很多,基本上全部逮捕,但是只有一個人辦理了取保候審,後來隨著案子的審判,被判了緩刑,一直也沒有進監獄。

  算起來,現在小雨正處於緩刑期間。

  緩刑是社區刑,不關押。

  一般一個本身可能判一年有期徒刑的案子,如果判緩刑,就是兩年左右。計算時間是從判決生效時間開始計算。

  「12·11」專案案件審理時間比較長,判決的時間也不久,所以小雨她兩年的緩刑期才剛剛開始。

  在這兩年的期間,被執行緩刑的人,屬於司法局管轄,不能出入境,離開所在市縣要跟司法局審批,同時也被限制會見特定同案人等。

  小雨之所以能判緩刑出來,最關鍵的原因就是重大立功表現,在所有人都沉默的時候,她提供了「錫哥」的一點線索,從而確定了「錫哥」是誰,進而對案件的偵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當時,白松聽說了小雨立功的消息時還很驚訝,但是當時,所有人的精力都在南黔省那邊,逐漸地也忘了追問一個為什麼,只當是小雨對一些上層了解的比較多。

  但,這幾次與奉一泠的接觸,白松逐漸發現事情並不是那麼簡單。

  犯罪團伙一般都是在陰暗的地方,組織越大,領頭的越怕抓,隔了兩個層次,可能一點接觸都沒有。

  在此之前,居然沒有一個人懷疑這個事情?

  小雨,很可能與奉一泠那邊的案子有關,甚至她很可能與奉一泠認識,是某個核心人物!

  鄧文錫的「12·11」案、奉一泠的相關案件之外,還有一起案子,三塊迷霧,白松把它們合併在了一起。

  第三塊迷霧是:

  任豪那邊的連環殺人案。

  所有案子,有一種東西貫穿始終——臘肉。

  在我國,喜食臘肉的省份分布很廣,但是最有名的應該還是湘南臘肉和廣南省臘肉。

  後者偏甜口,前者則比較偏咸。

  任豪那邊的連環殺人案,第一個就是吃臘肉裡面加了氯化鋇,直接中毒死亡一人。第二個人在酒桌上與人發生矛盾被刺死。

  這個案子裡,司機也喜食臘肉。

  王亮等人去湘南省的時候,也吃過好幾次臘肉。

  任豪也一直覺得這兩起命案有什麼關聯,但是卻始終沒有發現。

  任豪不是一般人,白松對此是有領教的。

  警察雖然說不分三六九等,但是對於任豪大師兄,白松非常佩服,這一定是很高段位的警察了,但是任豪絲毫沒發現兩個命案的關聯。

  這就好比兩根高壓電線,單獨看幾米電線,以為他們沒有任何關聯,但是從大的角度上來看,它們根本就是一個整體。

  第一起投毒案件的嫌疑人已經執行了死刑,被槍決了。第二起的被判了死緩。

  第一起像是尋仇,但是被槍斃的那個,到死也沒說出一二三來。

  第二個像是酒後矛盾,但是又太巧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