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如果有人告訴你,這裡有一本武林秘笈,學會了之後就能變成高手,那你願意學嗎?

  而,如果這裡有個書架,擺的是從四則運算開始的數學、物理書,一直講到費馬大定理、群論和波爾啊、薛丁格啊、海森堡啊……然後有人告訴你,都學會了,你就是科學家了,你願意嗎?

  我想,願意做的人很少了。

  白松在做的事情,其實就是後者這樣的事情。

  馬支隊辦理的案子很多,這裡足足有幾十本,後面也有上百本其實也是他偵辦的,只是應該是別人裝訂的,看著沒那麼整齊。

  而這裡有一起挺有趣的案子,引起了白松的注意。

  這是一起入室盜竊案,金額損失為2萬元。這個案子報案的時候,距離案發時間,竟然有長達兩年的區間,而且立案都耗費了幾個月之久。

  簡單來說,老太太有五萬塊錢現金,放哪裡都不放心,於是藏在了家中的暖氣後面,一直很安心。

  這一放就是兩年,老太太誰也沒告訴。後來老太太終於明白這樣放錢不安全,準備去銀行存款,從暖氣後面把掉到暖氣底部的錢全部放在了袋子裡,就去銀行存錢了。

  銀行拿到錢,跟老太太說,清點完是三萬元,要全部存進去嗎?

  老太太說是五萬,雙方爭執不下,報了警。

  警察到現場之後,發現確實是三萬元,看了監控錄像,老太太遞進來的錢,經過整理確實是三萬,沒任何問題,老太太就報警說家裡被人偷了。

  本來派出所的人感覺是老太太記性不好,但是老太太拿來了她曾經的存摺,確實是有五萬元,而且兩年前作為現金取了出來。

  於是,四隊對現場進行了勘查。

  啥也勘查不到。即便是被盜,這件事可能也已經過去了兩年,因而所有人都對這個事情存疑,因而一直也沒立案。

  立案的標準也挺容易的,有犯罪事實發生,應該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責任,且有管轄權即可,但是這案子,僅憑老太太一言,怎麼也認定不了有犯罪事實發生。

  第二百六十五章 塵封的歷史2

  再後來,老太太一度抑鬱,兒女還來找警察,都願意自己墊上兩萬元,讓警察配合著騙一下老太太,但是警察也不願意這麼做。

  兒女的意圖很明顯,無論是不是被偷了,這個錢並不重要,但是讓老太太得了疑心病,萬一再難受生病,就麻煩了。可是這種善意的謊言,警察是無論如何也不能說的,這個就好像當初陳敏的父親陳建偉希望白松配合他說謊一樣。

  說了謊,那就意味著警察對這個案子沒信心了。

  兒女的到來,讓大家犯了難。

  本來大家都以為,這個錢即便不是老太太記錯了,那也是兒女偷偷拿去用了,這種不肖子孫誰也沒少見。可是兒女的表現卻表明,兒女偷偷把錢拿走是不可能的,這個事就引起了馬東來的關注。

  通常來說,真的是偷東西的話,怎麼會只偷一半?盜亦有道的事情還是太少了,能跑到這種老樓房偷東西的人,別指望一個是好鳥。

  經過馬支隊仔細地分析,這個錢放在這裡時間久了之後,因為五萬元比較多,塑膠袋逐漸地壞了,然後一部分錢脫落到了下面,一部分還在原處,被小偷看到了。

  這小偷說細緻也夠細緻的,但是也挺馬虎,這種性格……

  時任三大隊大隊長的馬東來,經過對老太太家的樓層、門鎖、暖氣位置、痕跡等等的一系列偵查,發現這個作案手法他曾經見過,嫌疑人的性格與他之前掌握的一個人也吻合。

  根據他掌握的一些其他的線索,當天晚上就把他之前抓過的一個小偷從住處抓獲了。這個小偷也算是慣犯了,幾年前刑滿釋放後,最近幾年還算是老實,但是馬支隊一下子就認定是他,派人把他帶回了三隊。

  從案卷上,可以看到整個案子的偵辦程序。

  可能由於其他原因,當初第一個審訊這個嫌疑人的警察不是馬局長,而是另有他人,筆錄上,這個小偷從頭到尾也不承認。

  第二份筆錄,問的更加細緻,筆錄持續時間長達5個小時,但是依然是沒什麼有用的東西。

  而第三份筆錄,是馬支隊取的。

  從這份筆錄的一開始,小偷就招了,白松看得都跟看玄幻小說似的。這不是小說是什麼?憑什麼啊?長得帥就可以為所欲為了?那什麼氣息一開,小偷就放棄抵抗了?

  那自己豈不是也可以……

  ……

  白松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了,仔細地看了看筆錄。

  從一份筆錄里能看到什麼?大部分人只能看到兩個人的對話,有的偵查員能看到其中的關鍵詞,而白松卻能看到文字的情緒。

  文字是有情緒的。

  白松看得出來,這個小偷對馬支隊很怕,甚至是唯唯諾諾。

  這本卷看完,白松又看了大半天別的案卷,周潤和劉華帶著今天調取的影像資料回到了隊裡,這會兒已經到了下班的時間,白松午飯又忘了吃。

  這些案卷,居然比司法考試還令人沉迷……沉迷多了是不是不好啊……

  今天是白松值班,白松把周潤和劉華給的東西都收拾好,二人就下班了。

  這兩天白松都沒見到王亮,晚上值班才看到王亮在,二人攀談了一番,這兩日,二人都收穫頗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