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頓算是周隊請客,周隊提前和住處的人家說好了,如果錢不夠,第二天會補上,但是晚上的吃喝不能斷了。實際上,在這個偏遠的地方,100元錢的購買力是相當可觀的,房主還怕招待不周對不起這100塊錢呢。

  當地的老鄉們對當地的米酒實在是太熟悉了,低度的酒碗碗見底,這些差不多只有不到20度的白酒,不消一個小時,每個人都喝進去一斤有餘。徐濤率先放棄了戰鬥,被白松拖回了屋子。

  晚上八點多,白松為周隊擋了至少四碗酒,一碗有足足三兩,自己已經開始打轉,大家也終於聊開了。

  白松強行打起精神,借著出去上廁所的功夫吐了個昏天黑地,然後去了距離村子只有百十米的小河洗了把臉。

  村子裡一旦天黑,基本上就沒什麼亮光了,之前喝酒的時候也是煤油燈。這裡有白松許多年沒有見過的漂亮星空,真的是完全零光污染。

  基本上吃的喝的全吐出去了,好好洗了把臉,冰涼的河水讓白松精神一振,酒意驅散了三兩成。

  回去的路上,白松走的時間感覺更長一些。有時候,人喝多了,幾百米甚至上千米的距離,感覺一瞬間就走過去了,因為這時候對身體和時間的感覺會變得很差,這會兒精神好了一點,反而感覺路有點長了。

  今天是農曆十月初七,月光略暗卻足以指路,白松還是很快到了村子附近。

  全村都沒什麼燈光,來露營的兩名旅行者帳篷的燈就有些顯眼了。看到這處帳篷,白松停下來多看了幾眼,也許僅僅是因為這是全村看起來最現代化的地方,再或許是因為好奇。白松站在一處房子的邊上,看了一會兒,看著帳篷里的燈光,也不知道這兩位是睡了還是如何。看著,想著,就看到這兩位,剛剛不知道去幹嘛了,這會兒才剛剛從外面回來,一前一後進入了帳篷。

  去方便有必要穿這麼整齊嗎……白松腦海里不由得蹦出這個想法,心中哈哈一笑,雙眼稀鬆,晃晃悠悠的回到了住處,看到周隊侃的正歡,心中大定,跑到炕上就沉沉的睡了過去。

  第三十三章 以逸待勞

  早上六點半,天還沒亮,白松就起床了。因為昨天吃的喝的大部分都吐出去了,一覺醒來,白松倒是沒什麼宿醉的感覺,此時周隊已經醒了,不知道去了哪裡。

  白松穿上衣服,收拾了一下東西,到了院裡,此時天已經開始有了亮光。

  周隊正坐在門口,拿著一碗粥,和房主聊天呢,這起床起的是真的夠早的。

  看到白松來了,周隊起身,給白松盛了一晚米粥,關切道:「昨天喝的不少,沒事吧?」

  「沒事沒事。」白松雙手接過周隊遞過來的米粥:「謝謝周隊。」

  「嗯,你要是洗漱就去河邊,這邊都是去那邊取水。」周隊指了指蒙蒙亮的遠方。

  「好。」白松還是有一點迷糊,把粥放在木桌上,告了聲別,就拿著裝有洗漱用具的背包往河邊走去。

  帳篷已經沒了。這村子裡沒啥可以注意的東西,帳篷不在了就比較顯眼。

  這會兒天還沒有徹底亮起來,也就是說,這倆人在天還黑著的時候就已經拔營出發了,這事情透著點不正常的氣息。

  洗漱完,河水依舊如此清澈。村里人世代在這條河裡取水喝、用水,但是因為人太少了,也沒有什麼化工物品,對河流的污染基本上可以忽略。

  回到住處,房東已經走了,魏師傅和徐濤也起床了,四人在一起討論了起來。

  事情是這樣的,李某是這一家的長女,從小學習就不錯,但是因為家裡有兩個弟弟,家裡一直不同意讓她上學。九十年代初期,正好是義務教育推進和掃文盲活動的關鍵時期,在村里H縣教委的支持下,家裡才同意讓她上學。

  一直到了初中,李某的學習成績一直很不錯,她想繼續讀高中,結果家裡就不允許,那會兒高中還是需要一筆錢的,家裡自作主張就給李某許給了隔壁的一個村落的一戶人家。

  李某就跑了。

  在外的這段時間,李某上了高中,但是沒有讀完,就開始打工了。這個事情對這戶人家來說,是十分丟人的,但是誰也找不到李某,也只能作罷。

  幾年前,這家人收到了李某的500元匯款。500元在2005年前後,基本上是這裡一戶人家半年的收入了,但是這家的父母卻依然瞧不起李某。

  後來,李某匯款越來越多,直到差不多三年前,她以為自己已經還清了當年逃跑所虧欠父母的,就帶著幾個人回來了。

  這一次回來,李某帶了一萬元的現金和不少值錢的東西,結果死板的父親卻只想把她留下履行十年前的婚約。

  縱然那個男的已經結婚了,也要把李某許給那家的弟弟。這種事情在李某和她的幾個朋友那裡看來是不可理喻的,於是雙方打了起來。

  李某父親這邊人多勢眾,最終李某在幾個朋友的幫忙下以及現金開道,才逃掉。

  從這以後,村裡的風言風語逐漸多了起來,都說李某在外面做不乾淨的工作。

  這事情其實也不怪村裡的居民,純粹是李某爸媽有毛病,拿著閨女的錢的時候花的比誰都直接痛快,為了所謂的規矩,去壓迫孩子做這種事情。這根本就不是死板了,而是腦子不太對勁。

  而且最關鍵的是,李某在外面做的工作不乾淨這件事,就是從李某母親嘴裡說出來的,這也怪不得村民議論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