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咱們快去吧,馬哥你剛剛說的實在是太好了,我都記在心裡呢,以後還得一直跟您好好學習。」白松面色誠懇。

  馬希看著白松的樣子,臉色稍霽,掉頭往現場奔去。

  之前在巡警實習的時候,白松跟著巡警的車子全區巡邏了三個月,加上他比較記路,全區的主幹路還算是了解,但是具體的小區和單位就差的遠了。

  而馬希就不一樣了,他在九河橋派出所已經整整十年了,簡直就是活地圖。

  報警說入室盜竊的地方,是一片叫做東三院的平房。這裡是老PF區了,房子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建國初期,這裡面道路複雜,要是不熟悉的人,晚上進來都容易迷路。而這裡居住的人大部分不是房主,房主們大多搬出去了,等待拆遷,租房的都是外地人居多,因而這片區域也算是比較窮的地方。雖然很多人家裡啥也沒有,但是這附近小偷小摸現象確實存在。

  前幾年嚴打了兩搶類案件,也經歷了打黑,現在社會治安總體還算不錯,只是盜竊和電信詐騙還算屢禁不止。

  被偷的是一對老夫婦,差不多都是六十五六歲,家裡被人撬開,放在柜子里的一個銀戒指和200多塊錢被偷了。

  老兩口只有丈夫有低保,膝下有一個不孝順的兒子,也不怎麼聯繫,終日以拾荒和收賣廢品為生,只有七八平米的小院裡,堆疊著一些還沒有收拾好的紙箱子和塑料瓶。

  這樣的家被偷,白松看著悽慘的夫妻倆,舉目四望,有些怒不可遏。

  這小偷連這種家都偷,身為警察,這種情況如果還能不氣憤,那也枉穿一身制服了!

  第十三章 忙碌的一天

  「入室盜竊不論價值高低,都是刑事案件,白松你在這裡等會兒,告訴大爺大娘別亂動東西,我去匯報一下,讓刑警過來勘查一下現場,他們這方面還是比咱們專業一點。」馬希進屋一句話都沒說,之前問的情況也是白松問的,此時說完這句話,就離開屋子打了電話。

  馬希說的對,這案子肯定是刑事案件,但是這個案值太小,肯定也是派出所辦理的案件,這事讓刑警來一趟,估計馬希也得想想別的辦法。這也看得出來,在馬希眼裡,這事情絕對不是小事。

  白松安慰著老兩口,心裡也不是滋味。

  過了二十分鐘,兩位刑警隊的民警就來了現場,採集了老兩口的指紋和腳印,就帶著腳套進入了現場。

  白松因為沒有相關的裝備,也就沒有進入現場。

  大約過了二十分鐘,兩位刑警走了出來,馬希上前打了招呼,其中一個年輕的刑警說道:「小偷是兩個人,看樣子手法不算專業,小偷帶了手套,不過我們還是提取了一點東西,我們回去做個分析。」

  「恩,麻煩你了大航。」馬希點點頭。

  被馬希叫成「大航」的,是刑偵支隊的王航,專職現場勘查,在他身邊的,則是一位有著豐富經驗的老偵查員郝鎮宇,在圈內小有名氣。

  馬希自然認識這位,連忙客氣地問道:「郝師傅您有什麼發現嗎?」

  「沒啥,你等分析報告吧。」郝師傅沒有多說什麼,這時候王航找了個椅子開始寫勘查筆錄,郝師傅站在門口準備抽支煙。

  馬希十分自覺的掏出一盒煙,給郝鎮宇遞了一根,然後打火點上,自己也點了一根。

  白松不會抽菸,但是還是站在兩人身邊。

  馬希和郝鎮宇隨便聊著幾句天,王航那邊也結束了,弄好了手續,就收拾箱子準備離開。

  郝鎮宇一根煙罷,長呼出一口氣,看了看眼睛巴巴的望著警察的老夫婦,還是沒忍住,用只有馬希和隔著很近的白松才能聽到的聲音低聲說道:「小偷應該是一男一女,歲數不大。」

  馬希心領神會,郝鎮宇願意說,這就是人情,因為這種純粹是偵查員經驗和直覺的總結,不可能直接當成任何證據。這種推論,說對了對案件偵破肯定是有幫助的,說錯了不僅不利於辦案,也是砸自己的名氣。

  白松一臉震撼,現場他不是沒進去,這是怎麼看出來的!

  郝鎮宇說完,頭也不回就離開了,王航立刻跟上。

  「您二位,得至少來一位,到我們所里,我得取筆錄。」馬希解釋道。

  「我,跟你們,去吧。」老太太頓了一口氣,看了一眼丈夫:「我腿腳還算比他啊,好上那麼一點。」

  帶老太太回單位取完筆錄,白松自己開車把老太太送了回去。

  老太太回了家,白松往外走,心裡十分不是滋味。

  這已經是2011年了,雖然老兩口中一個人的低保足以讓二人餓不死凍不死,但是人年齡大了,可不是二三十歲年輕人找個橋洞子就能湊合的年紀了,租這麼個小平房、看病對老兩口都是很大的負擔,偷這樣的家庭,真的是傷天害理。

  出了東三院,白松心裡還是不得勁。想了想,他看了看街上的銀行,想了想自己剛發的工資,取了500塊錢,找了個大一點的商店買了一袋米一桶油,花了100多元,然後又回到了老兩口家裡。

  老爺子不咋愛說話,但是臉上也似乎有了淚光,而老太太表示堅決不能收白松給的東西和錢,最後還是白松騙他們這個米油都是單位發的,自己單身一人完全用不到,老太太千恩萬謝的把米油留下了,錢是堅決沒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