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場戰鬥中,唯一倖存的只有亞特蘭蒂斯的斬首部隊,而所有人想像的並不一樣,斬首部隊一共只有十人,而這十人全部都裝備有超過二十米高的巨型戰鎧。

  第一代旋律戰鎧全體裝備的都是『管風琴』,它們行動起來就像是一座移動的神殿教堂,升騰的蒸汽和靈子就像是火山噴發一般,帶出激昂無比的旋律,鼓舞戰友,摧毀敵人。

  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出現成建制的巨型旋律戰鎧軍團,龐大蒸汽在戰鎧背部的軍用管風琴內轉化,化作足以震盪天地的旋律,奇蹟吟唱者能以一人之力發揮出過去一整個樂團的力量。

  戰爭的模式被改變了,在搭載了軍用巨型樂器的旋律戰鎧逐漸普及的情況下,瑟諾斯提亞諸國的軍隊無往而不利,兩個兩個軍團被成建制地消滅,而王牌旋律戰鎧駕駛員被稱之為『聖裁鳴奏者』,他們的力量堪比真神的神罰。

  奇妙的是,光明諸神卻對此保持沉默,祂們不僅沒有降下神罰,甚至沒有降下神諭。

  難言的沉默令光明聯盟上層動搖,他們一時間不知如何是好,而隨著又一處戰區的開闢,各地稅收已經無法滿足他們的奢侈享受。

  光明聯盟軍費告警,聖女要求各大家族和聯盟上層募款,共籌軍費二十萬金幣。

  各地內部開始出現零星的叛軍,以及拒絕交稅的村鎮。

  戰爭第六年,面對強大的戰鎧軍團,光明聯盟自然並不愚蠢,他們聚集超過五十名半神英雄針對戰鎧部隊截擊,奪得旋律戰鎧的殘骸,光明聯盟展開了浩大的逆向工程,也開始研發他們自己的戰鎧。

  戰爭第七年,東部戰區許多城市村莊主動投向亞特蘭蒂斯,至此,芬里爾之海成為亞特蘭蒂斯諸國內海。

  亞特蘭蒂斯諸國開始吟唱大聖歌『諾查丹瑪斯之光』,龐大的時空變動將火炬港隱藏在亞空間中,成為了單方面為亞特蘭蒂斯諸國服務的船塢,除非光明聯盟前往亞特蘭蒂斯大陸,拔去吟唱『諾查丹瑪斯之光』的九座半永續奇蹟復讀設施,不然的話他們永不可能攻破火炬港的亞空間屏障。

  戰爭第九年,黑暗諸國意圖入侵防備空虛的聯盟西部,被神諭制止,動盪和懷疑的訊息在天地之間流傳,所有人都無法理解諸神為何會這樣做。

  尤其是亞特蘭蒂斯諸國派出的說客和間諜一直都在遊說黑暗諸國發兵入侵光明聯盟,奈何未果。

  下半年,聯盟第一代旋律戰鎧出現,性能相較於亞特蘭蒂斯第一代戰鎧提升了百分之二十五,但亞特蘭蒂斯諸國的第二代戰鎧也研發出世。

  這一次,能夠搭載的樂器已經不僅僅只有管風琴,亦有鋼琴與薩克斯等樂器。

  戰鎧樂團的出現令原本就極其困難的聯盟局勢雪上加霜,但聯盟在沒有神諭的指引後,卻反而煥發出了極其蓬勃的進步火花,各種搭載了新形樂器的巨型要塞擋住亞特蘭蒂斯聯軍繼續南下的步伐。

  與此同時,感受到生死存亡的危機,聯盟高層內部出現了一次大肅反,大部分舊領導層被推翻,從他們家中抄出的財富足以支持整個聯盟超過五十年的軍費和研發經費。

  以聯盟文化部部長為例,單單其在聯盟首都的存款就超過一千七百萬金幣,而家族祖地可用活金超過三十五億金幣,一家的財富就可支撐七十五個軍團的換裝。

  新領導層稱,諸神沒有降下神諭阻止,他們的上位是諸神默許的,而被打倒的舊領導層同樣畏懼這種可能,政權平穩交割。

  亞特蘭蒂斯諸國並不能攻破巨型要塞,雙方的戰爭進入戰略僵持階段。

  戰爭第十四年,光明聯盟將西部戰區所有留守軍團撤離,這一龐然大物徹底放棄了對昔日亘古的仇敵黑暗諸國的防備,將所有的力量用來對抗亞特蘭蒂斯諸國。

  一時間,超過千名神諭騎士組成的軍團橫掃東海,短時間內,亞特蘭蒂斯諸國丟掉了除卻火炬港周邊的所有沿海城市,他們只能以高速艦隊在海上進行騷擾戰。

  位於亞空間的火炬港成為唯一的錨點。

  戰爭第十六年,亞特蘭蒂斯中央神木聖殿,五位使徒與五百位不死騎士來到火炬港,奪回所有沿海都市。

  第十七年,亞特蘭蒂斯人將神木·繼往的枝幹移植於芬里爾內海。

  第十七年,第二先知·無名的立法者,與第二名新生燭晝,立約者亞蘭來到火炬港。

  第十七年,黑暗諸國受神諭要求,派遣軍隊援助光明聯盟,激發雙方高層和民眾集體的不解和恐慌。

  第十七年,黑暗諸國軍隊與光明聯盟本地居民產生矛盾,稅收進一步加重,累積千千萬萬年的矛盾爆發,光暗聯軍爆發內戰。

  趁此機會,亞特蘭蒂斯聯軍連下三十七座堡壘,徹底占據大陸東部半島,設立芬里爾共和自治區。

  戰爭第十七年,東部全面戰爭結束。

  戰爭第十七年,伊洛塔爾世界大戰爆發。

  諸神一直都在沉默。

  而沉默的原因,很簡單。

  在燭晝愈發兇猛的攻勢下,祂們根本沒有時間,也沒有力量降下神諭,去對抗亞特蘭蒂斯一系的猛攻。

  但奇妙的是,在沒有眾神領導的情況下,光明聯盟和黑暗諸國反而爆發出了別樣的活力——他們雖然與亞特蘭蒂斯諸國為敵,但亞特蘭蒂斯一方也不得不承認,敵人也的確有著極其深厚的底蘊和樂章的傳承。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