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網道AI作為祂們的技術精華以及後手之一,也因此成為了這個宇宙中的重要力量。

  和網道AI相比,瑟諾斯提亞人製造的最強生物智腦本質上和複讀機沒有任何區別;銀河系中所有智械文明的主腦加在一起,恐怕連0.01實驗版都比不上,完成度約等於剛剛新建了一個文件夾。

  而網道AI忠實於自己的職責,它承擔了整個銀河系——乃至於銀河系之外眾多河系的超空間航道的維護,並且收集所有已知文明的信息,然後將諮詢匯總。

  位於銀河系的『銀河網道AI』,只是它位於銀河系的服務終端。

  它的本體,乃是以恆星係為單位,遍布各個文明繁榮的星系團的超級諮詢統合體。

  跨銀河系貿易,超空間運輸服務,橫跨星際長城兩端的商業來往,以及幾乎囊括了所有已知文明的情報業務,都不過是這一網道AI統合體的兼職工作。

  而它真正的本職工作,是對所有文明和超級生命個體進行等級評定,並將可能危及『封印』的存在登記在冊。

  而等級評定,分為五級。

  第一級:對本星球的完全掌握支配。

  第二級:對本行星系的完全掌握支配。

  第三級:對多太陽系的完全掌握支配。

  第四級:對星繫結構的完全掌握支配。

  第五級:對本恆星系的完全掌握支配。

  簡單通俗易懂。

  瑟拉斯提亞人曾經最高抵達過第四級,他們完全掌握了他們所在的那條銀河系懸臂,並且在掌握銀河之星的巔峰時期,有著進階第五級文明的潛力。

  但是很快,叛教之戰的爆發,以及和虛無教團的開戰,令他們的勢力收縮,僅僅只能勉強保證不跌落第三級。

  而舊地球仙神文明就有點難以評定:祂們的實力顯而易見的強大,全盛時期的地球仙神文明,哪怕是單一神系拿出來,都足以輕鬆超過第三級文明的壁壘,抵達第四級文明的級別。

  而地球上的諸多神系聯手,更是可以壓制整個銀河系中的所有其他銀河上國,成為第五級『銀河霸主文明』的。

  但誰叫地球神系的位置實在是太過優良,以至於他們自閉在家,簡直就和黃昏一樣一動都不動,以至於根本就沒有對外界展露過自己的完全實力?

  這恐怕也是黃昏的陰謀.JPG。

  總之,所有的銀河上國,都是有著第四級,亦或是有著第四級潛力。

  不過因為客觀原因,比如說還有其他第四級文明作為鄰居這樣情況,所以無法完全支配相關範圍的文明。

  至於第五級,便是所謂的銀河霸主,再向上,就是網道AI創造者們,那些荒古先祖文明曾經抵達過的『支配多恆星系』的地步。

  不過到了那個級別,這個文明等級也就沒了意義,因為那種等級文明中可以孕育出的超凡強者,能夠做到的事情,就絕對不僅僅是影響行星系,恆星系,他們的力量可以對整個宇宙產生影響。

  而就在剛才,通過種種信息分析,銀河網道AI對蘇晝-地球文明的評級有了結果。

  第三級。

  對多太陽系的完全掌握支配。

  這評分一出來,便開始在網道AI的資訊網絡中傳播,令所有正在關注蘇晝,正在收集有關地球文明情報的其他文明暗暗吃驚。

  要知道,靈能斷絕,寂靜時代後,眾多原本的四級文明都跌落成了二級,乃至於一級文明。

  就比如說瑟拉斯提亞人,在寂靜時代時,他們也就能掌握那麼幾顆活星球,影響力很難超出他們的太陽系,這便是二級文明的下限。

  哪怕是寂靜時代結束,許多過去的四級文明也不過堪堪恢復三級文明的水準。

  而蘇晝……居然可以憑藉一己之力,直接在網道AI那裡,得到三級文明的評定?

  這意味著僅僅憑藉他一個個體的力量,倘若完全發揮,就足以統治複數太陽系!

  這在過去,是Ω靈能者的獨有標籤,可現在的蘇晝,不過是α靈能者而已!

  但是沒人質疑網道AI的評定。

  在過去漫長的時光中,網道AI評定了眾多文明,也有不少人質疑過對方的評級有著太多主觀成分,並沒有考慮到許多他們認為的重要因素。

  可數以百萬年計的光陰流逝,眾多文明之間經常燃起不死不休的無盡戰火,卻只有它評定中更強的那些文明作為勝利者倖存。

  事實總是證明,它才是正確的。

  既然網道AI認為,蘇晝足以被評定第三級文明/超凡個體。

  便足以說明蘇晝的力量,遠比他們想像的要來的強大。

  【特異存在……】

  此刻,一顆顆恆星閃爍,那是網道AI在亞空間中的終端在物質宇宙的傳訊節點。

  以距離蘇晝最近的一顆恆星作為『眼睛』,銀河網道AI謹慎地觀測著蘇晝。

  所謂的特異存在,指的就是未來有可能抵達第五級文明,乃至於之上等級的存在。

  換而言之,特異存在很可能抵達荒古先祖文明昔日的境界,從而對宇宙本身,偉大封印造成影響,進而影響整個多元宇宙的未來。

  無法預測,所以叫做特異。

  而這原本,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這個宇宙的古老時代,各類資源無比豐富,眾多現在看來無比珍惜的靈能素材還沒有衰變,再加上最初一代的文明數量並不多,所以那個時代的文明很少有著資源上的匱乏,只需要專注科研修行,便能抵達現在難以想像的高度。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