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否則不可能這麼快就廢黜太子,手段越快,說明人本身已經撐不了多久了。

  但是儲位懸而未決,本來視為囊中之物的東西,如今居然敢有人搶了。

  平素順妃在她跟前只有唯唯諾諾的份,現在老三居然也來搶了,她還搭上皇后那條線,讓皇上對老三也另眼相待。

  皇上對皇后是什麼樣兒,她並非第一天知道。

  外面都說皇上曾經和皇后之妹藕斷絲連,只有她知道皇帝對皇后是出乎意料的好,曾經有一次因為皇后傷風,一直不好,皇帝這個一向什麼都不信的人,甚至割了自己的手腕血在湯藥里給皇后喝。

  連這種偏方都聽信,如果皇后一直不好,他真的每天都割血。

  從那時候起,她就開始服從皇后了。

  可惜了,李訓是個扶不起的阿斗,一點兒也比不上自己的兒子。

  已經到了這個地步了,她不想再退縮了,她看了皇后一輩子的眼色,也想在最後為兒子爭上一把。

  「讓二皇子今日過來我宮裡一趟,我有事情吩咐他。」

  為了表現自己是個孝子,二皇子一聽到消息就馬不停蹄的趕到郭貴妃宮中。

  他現在身邊也圍著不少大臣,都是擁護他的,這些人都是讓他稍安勿躁,可郭貴妃叫他來的第一句話就是:「皇上時日不久了,你就儘快解決掉老三吧。」

  「母妃,何必這般著急,如今好多雙眼睛盯著我,老三那裡巴不得我做點什麼呢。」李語辯解。

  郭貴妃卻道:「你聽我的,老三才剛起步,身邊也沒什麼人,尋錯比什麼都容易,如果只剩你一個了,你父皇怎麼著也會選你的。」

  「這……」

  「你聽母妃的,母妃這麼多年教你的難道都錯了不成?」郭貴妃強調。

  李語就動搖了,母妃到底是在父皇身邊伺候多年的人,在宮中也浸潤多年了,她的話他也要聽。是啊,不趁著老三羽翼未豐時除去他,難道還要等他壯大了增加自己的難度嗎?

  ……

  皇后聽說了,勾唇一笑,比自己想像的要早。

  二桃殺三士,招不在新,管用就行啊。

  第97章 . 皇太女(一更) 皇太女(一更)……

  前朝後宮有什麼舉動都瞞不過奉安帝, 他這個人向來都是強者為尊,你可以算計老三,但是居然被老三抓住了把柄, 這是何等蠢材的行為?

  與此同時, 楊皇后則越發擴大自己的勢力,她和奉安帝對世家的狠辣不同,她大多數時候選擇的是拉攏一派打倒一派, 有的家族眼光長遠,不會聽命於皇后, 可大多數的家族只看見眼前的利益和到手的好處。

  奉安帝所相信者唯有皇后,或者說到了最後也不得不相信皇后了。

  二皇子牆頭草一個,心性不堅定,三皇子心胸狹窄,況且此二人尚還年輕,壓不住老臣, 這些老臣多為韓王潛邸之人, 楊皇后卻和這些人非常熟稔。

  她深切的知道, 如果有二皇子在, 皇帝總有指望。

  遂派人暗中協助三皇子,公開揭穿二皇子, 至此二皇子被流放崖州。

  這一年玉蓉在韋家也過的極快, 周紫英養了大半年的傷才養好, 她內心對玉蓉十分仇恨, 以前尚且還在韋相跟前掩飾一二,後來則是口不擇言。

  「相爺,那玉蓉分明就是故意陷害我,我本想著她去會很危險, 所以想通她做個伴兒,沒曾想居然是她設下的圈套。」

  真是上天不公平啊。

  她都這樣了。

  全家人都知道是楊玉蓉搗鬼,可卻沒有一個人站出來為她主持公道,二房倆母女還同那妖妃走的那麼近。

  卻聽韋相道:「罷了,此事就別提了,她也是因為玄凝不在,故而亂了陣腳。」其實韋相的真實想法是,楊皇后如今得勢,她比奉安帝更知道怎麼對付人,她三不五時就讓人賜東西給玉蓉或者度之。

  她如今聖眷在身上,韋相可不敢現在把玉蓉如何。

  可這些聽在周紫英身上,不免血液冷凝了起來,甚至覺得自己的猜測全部成真。

  怕是相爺真的和那妖妃勾搭,故而置自己這個正房夫人於不顧。

  呵,什麼世家大族,蠅營狗苟,蛇鼠一窩。

  「相爺——」

  「好了,此事不要再提,我知道這次你受委屈了,日後我會給你一個交代的。」

  韋相也不好在她面前說自己暫時還無法對抗楊皇后,到底奉安帝和楊皇后都不同於先帝,這倆人都是很有能為的君主。

  只可惜,奉安帝被下過毒,身體也並不算太好,等他一死,楊皇后再厲害也只是一介女流,二皇子被流放,三皇子的手段可不及這二人呀。

  人做不成很多事情,有掣肘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忍耐。

  這種忍耐,他並不能同周紫英提及。

  周紫英卻因為韋相的態度,氣的肚子隱隱作痛。

  故而,她對玉蓉面子上也撕破了臉。

  就像早上請安,她就陰陽怪氣胡說一通,「大奶奶如今過門也三年了,何時再為韋家添上一子就好了。」

  玉蓉笑道:「您說的是,我也正這麼想著呢。」

  「你能這麼想就好,哎呀,我總是為這件事情發愁,我們這一輩的,有大公子和老二倒也罷了,但大公子那裡卻不能只有一子,你說是吧?」周紫英仗著大夫人的身份,自覺說這些也是極妥當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