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頁
這話讓雲歸心一凜。功高蓋主、兔死狗烹的命途……可不就是他前世里樓桓之的命途?
原來樓桓之是早能夠察覺這一點的?那為何前世時樓桓之到底沒能逃脫?當真是因為那時樓桓之手裡握著兵權?照樓桓之的機警和性子,必能夠及時放權才是。
「且若我還與先前一般,與太子走得過近,不該知曉的知曉得太多,如何能與你白頭偕老?所以,倒是多虧了你,讓我離了太子黨^」樓桓之接著道。
雲歸有些明悟。再想想,又覺得或許真未必是害了樓桓之。禍兮福所伏,福兮禍所依,好處壞處哪裡那麼容易說清楚?
他也不求樓桓之如何達官顯責,只要平安順遂,喜樂無憂,他就替他歡喜。
「這段日子,你與雲大人都要蓍醒一些,平日裡若無要緊事,還是在府上的好。也要仔細下邊人,別讓人闖了禍卻鬧到你們頭上。」樓桓之提醒道。
「我省得的。」雲歸回道,「你平日也是,儘量少些與宗室或權重的來往。尤其是那些突然找上門,不尋常熱情的,都要避開去。規矩一些日子,總未有錯。你府上那亂糟糟的,也該理一理。雖說男子不該理內宅事,可畢竟此時情況不同。」
樓桓之笑著點頭應了,「你放心罷,我知道。」
雲歸離了威遠侯府後,回雲府去書房見雲鏘,雲鏘囑咐了類似的話。雲歸虛心聽完,雲鏘又嘆道,「你果真是長大了,可以扛起這雲府了。」
雲歸知雲鏘此話是應著前頭事兒,「兒子身為雲府長子,扛起雲府是兒子的責任〇,,
「你既聰慧,又懂事,雲府交在你手上,我放心得很。」雲鏘頷首,「皇上仍是未有醒過來。」
雲歸深知這話背後是什麼,瞧著雲鏘臉上的憂色,知他到底對皇上,還有關切之心,也不好多說別的,只好沉默。
皇帝二十餘歲登基,如今六十有餘,在位將近四十年,平疆亂,收兩國,四海昇平,四方來朝,雖說未有真正一統天下,也算是功績輝煌,不負「明君」二字。
這樣一生,已然足矣,還求什麼?或許人總是貪心罷。擁有了還不夠,妄求天長地久。
「太子登位,於大靖不知是福是禍。」雲鏘言道,「太子雖願授百姓福利,到底不是心善之人。我也是老了,此事雖了,卻當真覺得自己已經心有餘而力不足。往後天下,只看你們的了。」
雲歸連忙道,「父親尚且不滿四+年歲,哪裡能用『老』一字?並非是父親心有餘而力不足,而是每個人都有無所及之處。」
他也能明白雲鏘所想。新舊更迭,雖是萬象一新,可到底讓人有些惶惶然。改變即是意味著不安定與未知。似雲鏘這般在朝廷沉浮+餘年又算是位極人臣的,到底擔心來日境況會否遠遠不如往昔^
新皇登位,來日必要扶持年輕些的新臣上來,似雲鏘這樣的舊臣,自然要靠後。更別說雲鏘自始至終不願投靠太子。饒是眼下被皇帝撥拉到太子一黨,太子也不見得真就對雲府有信任了。
且父親對皇帝,仍舊還有些感情在。好歹君臣+餘年,後邊五六年,更為皇帝心腹,即便一朝為其冤枉了還投入大牢,心裡也不會多樂意皇帝就此駕崩。
「父親,我們再如何擔心,許多事都無法改變。與其鬧得自己歡軎不起來,還不如且享眼下,來日再做計較。」雲歸言道。
「我來日如何倒不十分擔心,我只怕雲府沒落。」雲鏘嘆道,「好不容易雲氏一族走到今天這地步,若又在我手上敗落了,數+年後如何敢見祖先?」
雲歸氣息一滯。前世時,可不就是他害得雲府敗落?而雲鏘眼睜睜看著雲氏一族江河日下,必是心裡難過極了罷?
說不得還把他的過錯攬到自己身上,認為是自己害得雲府敗落,成日愧疚難解,愈發使得自己纏綿病榻,鬱郁度日……
想著便覺心口疼,聲澀道,「父親,兒子必會好好壯盛雲氏,絕不讓它敗落!
雲鏘欣慰點頭,「你既有這份心,我必是信你的。父親等著看雲氏在你手中盛大的那一日。」
第14章 受託於人
雲歸未有料到在自己被逐出師門後,劉少悟竟會找上門來。
招呼劉少悟在廳里坐了,又讓鄧喜上了茶,一時間倒不知能說什麼。一陣子無言以對後,劉少悟終究先開了口,「我這次來,是有事相托。你若還顧念昔曰的一點子情分,你便應了我。若你不顧念,那我直走便是。」
「您說說看是何事罷。」若說昔日情分,他自是還顧念的。只是有時候替人做事,並非只看情分。也得看那事兒能不能辦,該不該辦。
劉少悟言道,「我不方便進宮,你能否進宮替我探一探皇長子?」
雲歸一怔,劉少悟競讓他進宮去看向臨?難道他就方便入宮了?便是這幾日恢復上朝,也只是待在朝堂,哪裡能去別的地方?
皇子居處更是嚴防重守之處,他一個非宗室男子,哪裡能輕易進去看向臨?
且他本以為,向臨入了宮,劉少悟也會被帶去做個太醫,未想劉少悟競是仍留在宮外。
「我也實難進宮尋他。您是擔心皇長子?」雲歸為難道。
劉少悟臉色有些難看,「他一人在宮中,無生母庇護,皇上又人事不知,太子主事,他不得在深宮裡被人生吞活剝了?」
原來樓桓之是早能夠察覺這一點的?那為何前世時樓桓之到底沒能逃脫?當真是因為那時樓桓之手裡握著兵權?照樓桓之的機警和性子,必能夠及時放權才是。
「且若我還與先前一般,與太子走得過近,不該知曉的知曉得太多,如何能與你白頭偕老?所以,倒是多虧了你,讓我離了太子黨^」樓桓之接著道。
雲歸有些明悟。再想想,又覺得或許真未必是害了樓桓之。禍兮福所伏,福兮禍所依,好處壞處哪裡那麼容易說清楚?
他也不求樓桓之如何達官顯責,只要平安順遂,喜樂無憂,他就替他歡喜。
「這段日子,你與雲大人都要蓍醒一些,平日裡若無要緊事,還是在府上的好。也要仔細下邊人,別讓人闖了禍卻鬧到你們頭上。」樓桓之提醒道。
「我省得的。」雲歸回道,「你平日也是,儘量少些與宗室或權重的來往。尤其是那些突然找上門,不尋常熱情的,都要避開去。規矩一些日子,總未有錯。你府上那亂糟糟的,也該理一理。雖說男子不該理內宅事,可畢竟此時情況不同。」
樓桓之笑著點頭應了,「你放心罷,我知道。」
雲歸離了威遠侯府後,回雲府去書房見雲鏘,雲鏘囑咐了類似的話。雲歸虛心聽完,雲鏘又嘆道,「你果真是長大了,可以扛起這雲府了。」
雲歸知雲鏘此話是應著前頭事兒,「兒子身為雲府長子,扛起雲府是兒子的責任〇,,
「你既聰慧,又懂事,雲府交在你手上,我放心得很。」雲鏘頷首,「皇上仍是未有醒過來。」
雲歸深知這話背後是什麼,瞧著雲鏘臉上的憂色,知他到底對皇上,還有關切之心,也不好多說別的,只好沉默。
皇帝二十餘歲登基,如今六十有餘,在位將近四十年,平疆亂,收兩國,四海昇平,四方來朝,雖說未有真正一統天下,也算是功績輝煌,不負「明君」二字。
這樣一生,已然足矣,還求什麼?或許人總是貪心罷。擁有了還不夠,妄求天長地久。
「太子登位,於大靖不知是福是禍。」雲鏘言道,「太子雖願授百姓福利,到底不是心善之人。我也是老了,此事雖了,卻當真覺得自己已經心有餘而力不足。往後天下,只看你們的了。」
雲歸連忙道,「父親尚且不滿四+年歲,哪裡能用『老』一字?並非是父親心有餘而力不足,而是每個人都有無所及之處。」
他也能明白雲鏘所想。新舊更迭,雖是萬象一新,可到底讓人有些惶惶然。改變即是意味著不安定與未知。似雲鏘這般在朝廷沉浮+餘年又算是位極人臣的,到底擔心來日境況會否遠遠不如往昔^
新皇登位,來日必要扶持年輕些的新臣上來,似雲鏘這樣的舊臣,自然要靠後。更別說雲鏘自始至終不願投靠太子。饒是眼下被皇帝撥拉到太子一黨,太子也不見得真就對雲府有信任了。
且父親對皇帝,仍舊還有些感情在。好歹君臣+餘年,後邊五六年,更為皇帝心腹,即便一朝為其冤枉了還投入大牢,心裡也不會多樂意皇帝就此駕崩。
「父親,我們再如何擔心,許多事都無法改變。與其鬧得自己歡軎不起來,還不如且享眼下,來日再做計較。」雲歸言道。
「我來日如何倒不十分擔心,我只怕雲府沒落。」雲鏘嘆道,「好不容易雲氏一族走到今天這地步,若又在我手上敗落了,數+年後如何敢見祖先?」
雲歸氣息一滯。前世時,可不就是他害得雲府敗落?而雲鏘眼睜睜看著雲氏一族江河日下,必是心裡難過極了罷?
說不得還把他的過錯攬到自己身上,認為是自己害得雲府敗落,成日愧疚難解,愈發使得自己纏綿病榻,鬱郁度日……
想著便覺心口疼,聲澀道,「父親,兒子必會好好壯盛雲氏,絕不讓它敗落!
雲鏘欣慰點頭,「你既有這份心,我必是信你的。父親等著看雲氏在你手中盛大的那一日。」
第14章 受託於人
雲歸未有料到在自己被逐出師門後,劉少悟竟會找上門來。
招呼劉少悟在廳里坐了,又讓鄧喜上了茶,一時間倒不知能說什麼。一陣子無言以對後,劉少悟終究先開了口,「我這次來,是有事相托。你若還顧念昔曰的一點子情分,你便應了我。若你不顧念,那我直走便是。」
「您說說看是何事罷。」若說昔日情分,他自是還顧念的。只是有時候替人做事,並非只看情分。也得看那事兒能不能辦,該不該辦。
劉少悟言道,「我不方便進宮,你能否進宮替我探一探皇長子?」
雲歸一怔,劉少悟競讓他進宮去看向臨?難道他就方便入宮了?便是這幾日恢復上朝,也只是待在朝堂,哪裡能去別的地方?
皇子居處更是嚴防重守之處,他一個非宗室男子,哪裡能輕易進去看向臨?
且他本以為,向臨入了宮,劉少悟也會被帶去做個太醫,未想劉少悟競是仍留在宮外。
「我也實難進宮尋他。您是擔心皇長子?」雲歸為難道。
劉少悟臉色有些難看,「他一人在宮中,無生母庇護,皇上又人事不知,太子主事,他不得在深宮裡被人生吞活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