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是定好的董鄂格格,怎的又要換了?」九爺急切道。溫柔嫻靜又好看,全然符合他媳婦要求的從哪找去?!

  宜妃震驚地看他,九爺趕忙解釋:「兒子同董鄂格格沒見過面,是十弟打探後告訴的我。」

  胤禟鐵了心地不換人,就差當場哭訴,那委屈的俊臉看得宜妃眼睛疼,半晌揉了揉眉心,「你……」

  胤禟當場剖明心跡:「額娘,家世倒是其次。兒子喜歡董鄂氏的性子,兒子非娶她不可!」

  宜妃:「……」

  宜妃太陽穴一抽一抽的疼,片刻站起身來,緩緩抽出屏風後的馬鞭。

  九爺大驚失色,一溜煙地跑遠,「《種田手冊》還需要兒子的樣本,兒子告退。」

  ——

  半月後便是複選,眾位阿哥一邊揮灑汗水,一邊聽總指揮的話。

  在他們的齊心協力下,《種田手冊》取得初階段的喜人成果,成果擺在御書房案頭,總算消了皇上的氣。雖說九爺十爺沒能歸來,拴婚聖旨總算下達,賜董鄂氏為九福晉,博爾濟吉特氏為十福晉,一個八月,一個年底成婚。

  八月成婚稱得上趕,傳聞是九阿哥強烈請求,董鄂七十卻是毫無異議,接完聖旨後激動地和夫人說:「族中盤下的店鋪少,算來算去就是那些。九阿哥院裡才適合明秀髮揮,聽說有不下三種的大生意,還鋪到了蒙古各部!」

  「果真?」明秀的額娘長長呼出一口氣,眼角眉梢滿是喜悅,「再遲一些,溫婉嫻靜的名兒怕是兜不住了。咱閨女還是早嫁早好,我得清點嫁妝去!」

  ……

  九爺沉浸在即將成親的喜悅里,再也沒有下地打滑的現象,技術突飛猛進,種田都賣力了許多。

  弘晏欣慰地想,婚姻使人幸福,而不是愛情的墳墓,九叔給他上了極有意義的一堂課。

  等到適配小麥的肥料研製成功,弘晏把注意力移到水稻以及各種水田作物上,還有福廣一帶常見,尚未流行全國的番薯、土豆,玉米。

  番薯宮中就有,卻不常吃,玉米也是一樣,弘晏向內務府收集了兩大袋種子,嘗試更科學的方式種植。水果蔬菜繞不開大棚,大棚又繞不開適宜溫度,他琢磨著去往南方一趟,來個實地調查。

  然後就被無情按壓了下來:「南巡沒多久,又想出遠門?」

  太子的神色難以言喻:「愛新覺羅元寶,你還要讀書。」

  弘晏絕不承認他讀書讀多了,極為想念江南好風景。他據理力爭:「我這是為了種田大業,阿瑪也可以多陪陪我。」

  這是發出同行邀請的意思,太子完全不理會他的撒嬌,意味深長地一笑:「阿瑪依舊在忙保成紡紗機,元寶不如多陪陪我?」

  弘晏閉上了嘴。

  太子冷酷道:「大字加十張,孤盯著你寫,不寫完不許睡覺。」

  弘晏:「……」

  不用雞毛撣子,改用作業攻擊了嗎?

  第二日,他憂愁地和伴讀感嘆:「我阿瑪好像不以保成紡紗機為豪。」

  善恆小聲道:「從前烏庫瑪法聽說這事,高興了一整天,說要買整整一院子的紡紗機支持太子爺呢。」

  靈川想了想,說:「聽多了就習慣了,」

  楊柏毛遂自薦,「小爺是否需要屬下寫推廣詩?」

  弘晏拍拍他的肩,萬分欣賞地點頭:「很好,毓慶宮需要你這樣的人才。」

  ——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能一個人掰成幾瓣花。從太子到八爺,他們上衙辦差,下衙種田,成日不得空閒,於是四爺放緩了買藥計劃,心道熊寶可以遲些見到弟弟妹妹,不急。

  可就在這日,四爺正有條不紊、精心照料著禾苗,正院管事迫不及待前來報信:「爺,爺!福晉有喜了!」

  當著眾位兄弟的面,四爺猛然起身,「你說什麼?」

  「福晉晌午忽覺反胃,便請來大夫瞧了瞧,結果診出喜脈,說是快兩個月了。」管事忙照著大夫的話說,「脈象康健得很!」

  四爺放下水壺,在地里來回走動,「好,好。」

  瞧見他眼中的激動,十爺暗暗咋舌,看不出來,老四和福晉感情真是好啊。

  當下弘晏正在讀書,「父承子業」的成了太子,太子笑道:「四弟今兒早些回府,農田有孤照看,如斯喜事可不能缺席。」

  四爺即刻拱手謝過,話間含著暖意:「有勞二哥了。」

  就在他轉身的時候,正院管事遲疑一瞬,附到主子耳旁說了幾句話。四爺腳步一頓,回首低聲道:「二哥可有聽過大街小巷流傳的詩?」

  詩?什麼詩?

  其餘皇子包括三爺,全都放下手中活計,高高豎起耳朵聽著,就見四爺動了動唇,艱難地道:「……讚美保成紡紗機的詩。」

  胤禛給自己做好心裡建設,方才念完整首詩。

  詩句大致意思是這樣的:

  如果沒有皇上,天下不會如此海晏河清;如果沒有太子,紡紗行業將會黯然失色,每個紡紗人都該記得保成的名字。今天你紡紗了嗎?

  遣詞很有水平,造句很有風骨,恍若名家大作,簡直不像在吹彩虹屁。

  眾阿哥:「……」

  太子:「…………」

  太子從中聞出熟悉的味道,笑容停滯一秒。四處一片安靜,眾阿哥散的散,拿農具的拿農具,裝作沒聽見的模樣,因為種田拉近很多的兄弟情忽而變得更為親切。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