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
文姝姝空手奪白刃,將人狠狠按在地上摩擦,「這可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妹,你怎麼能痛下殺手,我代表你的綠帽子父皇強烈譴責你!」
任行綬吃了一嘴灰塵,失聲痛哭起來,「你讓我死吧!」
那怎麼行呢,文姝姝不帶感情地摸摸他的頭,原劇情里那個和魏珂郯互為政敵,下藥將原主和魏珂郯關在一起的人,她怎麼可能輕易讓他死去。
一把火將摘星樓燒個乾淨,文姝姝頭也不回的轉身離開。
摘星樓下,管弘文正焦急地等在那裡來回踱步,直到那人出現在視線中他這才卸下全身憂慮大步流星朝她走去。
他牽起對方的手關心道:「還好嗎,孩子有沒有鬧你?」
「沒有。」
視線越過管弘文,文姝姝目光落進一雙如煙霧籠罩的寒潭深眸中,她想起方才謝侯咽氣前曾不甘地問道:「你早知我們會在今夜發動宮變。」
當時她回對方:「是啊,多虧了你那孝順的兒子為你們出謀劃策,不然怎麼引得你們在除夕宴動手。」
謝侯瞳孔放大,沒想到他最出色的兒子竟然隱藏得這麼深!
謝闌衣,她曾經的未婚夫,一個註定高舉廟堂之上的權臣,更是出色的臥底。
沒有選擇五皇子和六皇子,而是在她這個女人身上下注,以謝家上下為籌碼,與她裡應外合。
可憐謝侯這個當爹的,臨死前被親兒子擺一道。
文姝姝挑眉,不過看謝闌衣眼下的表情也不像是在意親爹性命的樣子,也是,在他心目中家族利益高於一切。
*******
老皇帝死了,造反的五皇子不知所蹤,謝侯葬身火海,唯一的贏家就是文後。
經歷過除夕宴那晚的官員們對此諱莫如深,身體弱的官員甚至嚇得大病一場,直到來年開春才有精力上朝。
皇帝駕崩,諸多規矩下新年過得沒滋沒味,百姓連個鞭炮都不敢放,肉不敢吃,大過年的還要穿一身白衣服喪,為此百姓們面上不顯,背地裡都怨這個皇帝沒眼色,活著的時候沒給他們帶來海清河晏,死了倒是給他們添亂。
不過這都是次要的,眼下最要緊的是皇位無人繼承,這偌大江山可怎麼辦?
家裡有適齡孩子的宗室心思都活躍起來,紛紛打著將孩子過繼給文後,從而名正言順繼承江山的小算盤。
文姝姝能叫他們得逞?
不可能!
好在這兩天用不著皇帝上朝,文姝姝趁著有空,挪出精力整理五皇子和六皇子的殘餘勢力,等到開春她的小腹有了微微弧度,朝會正式開啟。
隔著一道帘子文姝姝冷眼旁觀底下宗室們為了嗣子爭得眼睛都紅了,等他們吵過了辯過了,讓簾後的文姝姝給說法。
文姝姝可不慣著他們,哐哐說了兩件事砸的眾官員頭暈目眩。
第一:她懷孕了,先帝的遺腹子,後宮有彤史記錄為證;
第二:出兵攻打西域。
這兩件事,不管哪一件,官員們都有話要說。
文姝姝允許他們出言,但就是不聽,嘿,不聽,氣死你!
有幾個頭鐵的官員說文姝姝肚子裡的孩子是男是女都不曉得,還是要過繼嗣子更保險一些,至於攻打西域,那更是不能輕易出兵blabla……猶如唐僧念經般,好似她要是不同意就一直念叨下去。
最後說的文姝姝煩了,直接讓武士把這幾個官員帶出殿外廷杖,殺雞以儆猴。
伴隨著頭鐵同僚的慘叫,官員們下意識回憶起除夕宴那夜,這才反應過來這位文後可不像先帝那麼好糊弄,紛紛皮子一緊。
視線掃過底下噤若寒蟬的官員們,有資格有品級可以上朝的官員都是世家出身,寥寥幾個寒門子弟的官員站在極為偏僻不引人注意的角落。
文姝姝打了他們一巴掌,自然要給個甜棗,於是說出了以軍功封侯拜相的法子。
世家們眼睛一亮,心裡盤算著自家子弟有誰可入伍。
於是文姝姝再問了他們一遍可否同意出兵西域的事,這下反對的人寥寥無幾。
她坐在鳳位上,居高臨下將所有人的表情看得分明,眼底閃過嘲諷之色。
這就是世家,沒有好處的事情他們絕不會幹,能牽動他們的唯有利益。
且讓你們高興一時,文姝姝想著,不然他日世家子弟戰死沙場,又怎能騰出位置叫寒門上位呢。
三月世家子弟入伍練兵,五月籌備糧草車馬,六月整頓發兵西域。
程高卓之前一直在外通過剿匪練兵,現下到了他用武之地帶著自己的士兵來到京城。
有些還記得程高卓這個「萬人坑」名號的,看到他竟然不吭不響就成了一軍主帥,紛紛後悔讓家中子弟參軍博功名。
程高卓他可是個殺人不眨眼,埋人埋整數的狼滅,參軍的世家子弟那都是讀書不行,或者是輪不上繼承爵位的家中嫡次子,這還能好?!
可惜後悔也晚了,名字都報上去了,你就算是出征前斷腿斷胳膊,只要沒死都得跟著大軍開拔。
此時的文姝姝肚子已經很大了,幸好魏珂郯和謝闌衣皆在春闈中奪得狀元和探花的好名次入朝為官,替她省了好多事情。
兵肥馬壯,前線有世家子弟堵刀槍,西域又有本國的內應,這仗如何打不贏?
希爾力正埋頭苦幹學著中原名匠打鐵的時候,一扭臉自己家被掏了。
任行綬吃了一嘴灰塵,失聲痛哭起來,「你讓我死吧!」
那怎麼行呢,文姝姝不帶感情地摸摸他的頭,原劇情里那個和魏珂郯互為政敵,下藥將原主和魏珂郯關在一起的人,她怎麼可能輕易讓他死去。
一把火將摘星樓燒個乾淨,文姝姝頭也不回的轉身離開。
摘星樓下,管弘文正焦急地等在那裡來回踱步,直到那人出現在視線中他這才卸下全身憂慮大步流星朝她走去。
他牽起對方的手關心道:「還好嗎,孩子有沒有鬧你?」
「沒有。」
視線越過管弘文,文姝姝目光落進一雙如煙霧籠罩的寒潭深眸中,她想起方才謝侯咽氣前曾不甘地問道:「你早知我們會在今夜發動宮變。」
當時她回對方:「是啊,多虧了你那孝順的兒子為你們出謀劃策,不然怎麼引得你們在除夕宴動手。」
謝侯瞳孔放大,沒想到他最出色的兒子竟然隱藏得這麼深!
謝闌衣,她曾經的未婚夫,一個註定高舉廟堂之上的權臣,更是出色的臥底。
沒有選擇五皇子和六皇子,而是在她這個女人身上下注,以謝家上下為籌碼,與她裡應外合。
可憐謝侯這個當爹的,臨死前被親兒子擺一道。
文姝姝挑眉,不過看謝闌衣眼下的表情也不像是在意親爹性命的樣子,也是,在他心目中家族利益高於一切。
*******
老皇帝死了,造反的五皇子不知所蹤,謝侯葬身火海,唯一的贏家就是文後。
經歷過除夕宴那晚的官員們對此諱莫如深,身體弱的官員甚至嚇得大病一場,直到來年開春才有精力上朝。
皇帝駕崩,諸多規矩下新年過得沒滋沒味,百姓連個鞭炮都不敢放,肉不敢吃,大過年的還要穿一身白衣服喪,為此百姓們面上不顯,背地裡都怨這個皇帝沒眼色,活著的時候沒給他們帶來海清河晏,死了倒是給他們添亂。
不過這都是次要的,眼下最要緊的是皇位無人繼承,這偌大江山可怎麼辦?
家裡有適齡孩子的宗室心思都活躍起來,紛紛打著將孩子過繼給文後,從而名正言順繼承江山的小算盤。
文姝姝能叫他們得逞?
不可能!
好在這兩天用不著皇帝上朝,文姝姝趁著有空,挪出精力整理五皇子和六皇子的殘餘勢力,等到開春她的小腹有了微微弧度,朝會正式開啟。
隔著一道帘子文姝姝冷眼旁觀底下宗室們為了嗣子爭得眼睛都紅了,等他們吵過了辯過了,讓簾後的文姝姝給說法。
文姝姝可不慣著他們,哐哐說了兩件事砸的眾官員頭暈目眩。
第一:她懷孕了,先帝的遺腹子,後宮有彤史記錄為證;
第二:出兵攻打西域。
這兩件事,不管哪一件,官員們都有話要說。
文姝姝允許他們出言,但就是不聽,嘿,不聽,氣死你!
有幾個頭鐵的官員說文姝姝肚子裡的孩子是男是女都不曉得,還是要過繼嗣子更保險一些,至於攻打西域,那更是不能輕易出兵blabla……猶如唐僧念經般,好似她要是不同意就一直念叨下去。
最後說的文姝姝煩了,直接讓武士把這幾個官員帶出殿外廷杖,殺雞以儆猴。
伴隨著頭鐵同僚的慘叫,官員們下意識回憶起除夕宴那夜,這才反應過來這位文後可不像先帝那麼好糊弄,紛紛皮子一緊。
視線掃過底下噤若寒蟬的官員們,有資格有品級可以上朝的官員都是世家出身,寥寥幾個寒門子弟的官員站在極為偏僻不引人注意的角落。
文姝姝打了他們一巴掌,自然要給個甜棗,於是說出了以軍功封侯拜相的法子。
世家們眼睛一亮,心裡盤算著自家子弟有誰可入伍。
於是文姝姝再問了他們一遍可否同意出兵西域的事,這下反對的人寥寥無幾。
她坐在鳳位上,居高臨下將所有人的表情看得分明,眼底閃過嘲諷之色。
這就是世家,沒有好處的事情他們絕不會幹,能牽動他們的唯有利益。
且讓你們高興一時,文姝姝想著,不然他日世家子弟戰死沙場,又怎能騰出位置叫寒門上位呢。
三月世家子弟入伍練兵,五月籌備糧草車馬,六月整頓發兵西域。
程高卓之前一直在外通過剿匪練兵,現下到了他用武之地帶著自己的士兵來到京城。
有些還記得程高卓這個「萬人坑」名號的,看到他竟然不吭不響就成了一軍主帥,紛紛後悔讓家中子弟參軍博功名。
程高卓他可是個殺人不眨眼,埋人埋整數的狼滅,參軍的世家子弟那都是讀書不行,或者是輪不上繼承爵位的家中嫡次子,這還能好?!
可惜後悔也晚了,名字都報上去了,你就算是出征前斷腿斷胳膊,只要沒死都得跟著大軍開拔。
此時的文姝姝肚子已經很大了,幸好魏珂郯和謝闌衣皆在春闈中奪得狀元和探花的好名次入朝為官,替她省了好多事情。
兵肥馬壯,前線有世家子弟堵刀槍,西域又有本國的內應,這仗如何打不贏?
希爾力正埋頭苦幹學著中原名匠打鐵的時候,一扭臉自己家被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