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到了山腳下,余自新一下車,小波和幾個孩子就飛過來圍住她——

  「余老師!你傷養好了麼?」

  「老師你變白了好多呀!你是天天曬不到太陽麼?馬老師說這樣會缺鈣。」

  「老師你看我做的花環!」

  「老師你餓不餓?這是我奶奶給你煮的蛋,還有馬老師給我的沙琪瑪,給你吃。」

  村長和杏花嬸趕著驢車來接她,最後幾里山路還沒修好,怕她腿疼。

  余自新也確實累得腰酸背痛,她叫兩個最小的孩子跟她一起上了驢車躺下,山區的太陽一向不烈,群山之間總是有雲,可她又覺得眼睛刺痛。

  她忽然想起得救的那一天,李英琪抱著她,用自己的臂彎和襯衫為她營造一小片安全空間,也暫時遮住她頭上的天空和刺眼的陽光。

  小朋友摸摸她頭,趴在她耳朵邊說,「老師,你其實還疼吧?沒關係,你偷偷哭吧,我遮著你。」

  余自新擦擦眼睛笑,「不疼。老師這是高興的哭。」

  孩子們驚叫,「啊?為什麼高興會哭?」

  趕著驢的村長也用袖子擦擦臉,是啊,高興也會哭。

  姐姐團再次給余自新極大的支持,金姐籌到了很多醫療復健設備,還有一支省港醫護人員志願組織的醫療隊,大姐二姐捐錢捐物,文娟花姐攬下新新今年新產品宣發事宜,後續的捐款只等產品上架就有了。

  有了這些人力物力資源支持,再加上當地村民們齊心合力,在5.12當天,A縣姐妹復健醫療中心正式建成開放。雖然暫時只有兩進五間大屋子,好多小「復建室」是用木板搭建的,但是基本英國醫院有的復健設施這裡都有類似的。

  幾天後宋秋鳳也來到山區。

  她在A縣縣城住了一晚翌日早上到的,先去學校參觀,又和小妹一起在復健中心當了半天志願者。

  家家都是新房子,路也比從前好多了,小妹住在村公所——現在是三間平房了,房後還養著兩頭豬,一見人靠近就趴在圍欄上咴咴叫,小尾巴甩得敲在牆壁上啪啪響。

  人老成精,豬活得久了也更聰明。村長覺得這兩頭豬不能白養著,得賺點錢,於是大力宣傳白馬村兩頭大難不死的豬,小孩不管是滿周歲還是過生日,來村公所買條紅絨線披在豬身上,扶著孩子騎一騎豬,以後也會逢凶化吉,遇難成祥!

  居然生意很不錯。

  晚上兩姐妹擠一張床睡,秋鳳忍不住問小妹,「你就打算在這兒長住下了?小李醫生沒意見?」

  余自新先笑了一聲,「姐,有什麼是我非得回海市才能指揮的事麼?可我留在海市,這裡的好多事可就指望不上別人咯!」她嘆了口氣,「唯一一件我非得留在海市才能做成的事,大概就是和李英琪談戀愛。可要跟他談戀愛,我就得一直等著,等他有空,等他不用加班,等他下手術……」

  宋秋鳳聽了暗暗嘆氣,這話沒錯。

  在這裡,余自新可以是余老師,是編纂翻譯山區學校教材的人,能面對面傳授自己體驗的復健方法,家長們管教孩子願意聽她的話……她唯獨不能做的,就是李英琪的女朋友。

  停了一會兒,她聽到小妹說,「我是經歷過一回生死的人了,生命的每一天都很寶貴,我不想再為任何人去等,去暫停我的人生,圍著他轉,等著他下班。」

  宋秋鳳默默咀嚼這幾句話,不住在心裡點頭。

  她很快就要三十五歲了,現在的人生別說和她少女時代幻想的相差十萬八千里,甚至和她幾年前幻想的也完全不一樣。

  三十二歲生日那天,她突然不再為自己「獨身」的身份焦慮,也不再覺得必須在某個年齡到達之前結婚、生子了。

  然後,一夜之間,去掉了這些所謂的「最佳」時限後,她反而一下子輕鬆了——這些最佳時限到底是誰規定的呢?真有科學依據還是數據支持?

  當她不再給自己的人生做倒計時時限,她突然間發現許許多多從前根本不敢想、想不到的可能性。

  她三十五歲還獨身都沒事,小妹比她小七歲,那自然更沒事。

  宋秋鳳在黑暗中握住妹妹的手,「不管你做什麼決定,我跟二姐都支持你。」

  余自新也回握大姐的手,「我也是。姐,無論你做什麼,我也支持你。」

  可惜麼?

  當然可惜。

  可是究竟有多可惜,能做判斷的,只有她們自己。

  暑假時媛媛回國了,她再次轉移了錢效雲的注意力——她這次一下帶了兩個洋小囡回來。

  錢效雲唉聲嘆氣,兒孫都是債啊!

  媛媛帶著斯科特和安迪到山村找余自新,這兩位金髮小哥哥受到比當年醫生哥哥還要熱烈的歡迎。

  余自新專門挑了一節課的時間,讓孩子們把課桌擺成回形,師生們跟兩位外國友人坐一起,搞茶話會。

  她先請兩個洋小囡介紹自己,然後不斷鼓勵孩子們用英語發問,口音奇怪、語法錯誤都不要緊,比手畫腳也行!語言就是用來交流的工具罷了!不要怕別人笑話!也沒什麼可笑的。

  晚上回到村公所,三個年輕人才跟余自新交了底,他們和幾個同學一起做了款手機遊戲,想找時予新投資。

  余自新認真看完他們的企劃書和電腦展示,給雯雯打了個電話,讓他們回海市正式上門談。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