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秦硯入宮前也做好了被拒絕的準備,並不與啟明帝爭執,而是從腰袋中取出一方明黃錦布,慢條斯理的將之打開。

  「這是我母妃在先帝駕崩前為我求來的一道聖旨,原以為用不上,但今日卻不得不用,請皇兄過目。」

  秦硯說完,將展開的明黃錦布遞給啟明帝。

  啟明帝接過後才發現,這竟也是一道聖旨,但卻不是啟明帝的聖旨,而是先帝遺詔。

  「我母妃是個重情之人,為情可以不顧一切,她希望我也是如此,這才在先帝駕崩前為我求了這道詔書,言明我的婚事可由我自行做主。」

  秦硯對啟明帝拱手懇切道:

  「求皇兄收回聖旨,臣弟已心有所屬,此生斷不可能另娶他人。」

  啟明帝將遺詔看過後仔細折起,問秦硯:

  「你心有所屬?是誰,說與朕聽聽。」

  秦硯直言:「宣寧候之女,賀平樂。」

  啟明帝扭頭嘖聲,像是早就猜到似的,在秦硯面前欲言又止了好幾回,終於龍顏大怒:

  「你日日去尋她,朕就是怕你糊塗,這才急忙賜婚,你,你太令朕失望了。」

  秦硯鼻眼觀心,並不意外皇帝派人在宮外盯著他的事情,冷靜說道:

  「皇兄既然派人暗中盯著臣弟,那該知曉臣弟並非玩笑。」

  啟明帝急得踱步:「你屬意誰不好,偏偏屬意她作甚?且不說她與你有師徒名分,就說她這個人也不適合你!」

  秦硯反問:

  「她很好,我很喜歡她。皇兄以何為憑覺得她不適合我?」

  啟明帝直言:

  「她小小年紀便學了一通狐媚之術,你知道這京城裡有多少人暗中惦記她?若非宣寧候盯得緊,只怕還輪不到你今日來與朕說這些。」

  秦硯眉頭蹙起,顯然對啟明帝評價賀平樂的話很是不滿,據理力爭道:

  「她模樣生得好惹人惦記,怎的就成了她的錯?長得好就是狐媚嗎?那些以貌取人之輩反倒成了受蠱惑的無辜一方嗎?」

  啟明帝也很生氣,怒道:

  「怎麼不是她的錯?她自知顏色,賣弄顏色,與那蠱惑人心的狐狸有何分別?」

  「陛下!平樂是臣弟鍾愛之人,並非狐狸,並未蠱惑人心,請陛下慎言。」

  秦硯聽不得這些詆毀之言,哪怕是他一直尊重的皇兄也不能說。

  啟明帝看著這個他一手帶大的親弟弟,從小到大他都不曾發過這樣大的脾氣,今日為了區區一個女子竟失態至此。

  「還說她沒有蠱惑人心,你何時與朕這樣說過話?」啟明帝氣得拍桌子,嚇得殿外宮人們紛紛縮著腦袋,打起十二分精神,生怕受牽連。

  「你越是如此,朕就越不會同意,朕不能眼睜睜的看著你受人迷惑。」啟明帝怒極,將遺詔拋還秦硯,說:

  「你有遺詔在手,賜婚聖旨朕可以收回,但你想娶她,朕絕不同意!」

  啟明帝說完,便走向龍案,拿起御筆扭頭找硃砂,像是要寫新的聖旨般,邊找邊說:

  「朕賜不了你的婚,但能賜她的,朕現在就擬詔書。」

  秦硯憤然上前:「陛下將她賜給誰,臣弟便去搶誰。」

  啟明帝吹鬍子瞪眼:「你敢!」

  「陛下儘管試試,看臣弟敢不敢。」

  秦硯也是被逼到臨界點,什麼話都敢說,把啟明帝給氣得夠嗆,手中御筆起起落落好幾回,啟明帝終究沒有落下。

  他將御筆往龍案上一拋,靠坐到龍椅上擰眉生氣。

  秦硯見狀,上前在啟明帝龍椅前蹲下,像小時候那般平和勸道:

  「皇兄,臣弟並非有意與您作對,只是想要一個心儀女子,求皇兄成全。」

  啟明帝閉著眼睛深吸兩口氣,再睜眼時便冷靜下來,對秦硯問:

  「做側妃行不行?」

  秦硯堅決搖頭:「不行,要正妃。」

  啟明帝:……

  第77章

  一道賜婚的聖旨在徐家掀起大浪,有人歡喜有人愁。

  歡喜的是奉恩公府上下,愁的是當事人徐大小姐。

  但任誰都想不到的是,就在聖旨下來的第二天下午,一道新的聖旨又送到奉恩公府。

  新的聖旨中說,康平王持有先帝遺詔,遺詔中有特定婚配人選,皇帝也不敢違背先帝遺詔,因此前道賜婚聖旨就此作罷。另念奉恩公府大小姐徐思慧賢良淑德,善名遠播,特封為嘉爵鄉君,祿米一百八十斛,年俸三千。

  聖旨的內容有點玄幻,說不好也挺好的,畢竟徐家沒有任何損失,白得了個配享食邑的鄉君之位;可說好又總覺得缺點意思,畢竟如果前道聖旨不作廢,徐思慧是要做康平王妃的。

  奉恩公府倒不是有多稀罕王妃這個位份,只是奉恩公素來看好的是康平王,若能成就婚事,那徐家就算正式投入康平王旗下,如今算是一場泡影終成空了。

  而這件事裡,最高興的莫過於徐思慧。

  她不必為了家族勉強自己嫁一個並不了解和喜歡的人,還得了鄉君的封號,有這封號,將來她就比尋常閨秀多了條選擇的路,再不濟,就算是靠著鄉君的食邑也能自立門戶活下去。

  康平王確實履行了他的承諾,不僅處理了聖旨,還為她鋪了一段後路,徐思慧十分感激。

  徐家的婚事退了,人們對徐大小姐表示同情的同時又開始猜測,康平王所持先帝遺詔上的特定婚配人選是何方神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