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頁
祖荷在美國時曾聽過這個問句,記憶猶新,只是那會的酸澀與如今不可同日而語。
喻池說:「我的決定跟當初一樣。」
祖荷終於鬆口氣,鬆快道:「Metoo。」
大屏幕開始轉動,挑選幸運觀眾,觀眾席掀起一波又一波浪潮。
默然片刻,喻池忽然問:「戴中指可以嗎?」
「噢——」祖荷心裡有了跳躍的歡喜,伸出左手,手掌與水平面垂直,隨意彈動五指,「可以啊,以後要是再有哪個沒眼力勁的客戶想私約我,我就這麼抬起來暗示他,『你看,我可是有男朋友的人』——」
喻池一直收口袋那隻手抽出來,輕握她指尖,再往下抹,動作一氣呵成——祖荷的左手中指多了一枚大小合適的鑽戒。
祖荷喜不自禁咯咯笑,問:「你的呢?」
喻池用相似手法,笑著給自己的中指抹上一顆。
大屏幕上毫無懸念出現兩個人的身影,她和他默契一笑,親昵擁吻。卸下平日裡的職場光環,此時此刻,屏幕上十指相扣,分享同一副耳釘的年輕人只是一對再普通不過的情侶。
*
這年春節,本地風俗結婚以前還可以領紅包,喻池領過紅包,跟喻莉華和蔣良平宣布有要事要談。
大學畢業五年,喻池也到了傳統中「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年紀,高中同學中不少已經完成婚育這項中國人口中的「人生大事」,就連傅畢凱也不例外,據說未婚先孕「倒霉透了自由沒了」,只能匆匆操辦婚禮;有些同學甚至趕上今年開放二胎,第二個已經在路上。
喻池從傅畢凱的近況切入,輕鬆開場,鋪墊得當,也不用他轉移戰火,話題自然會過渡到他身上。
喻莉華煞有介事一笑,問:「怎麼地,你也有結婚打算了?」
喻池肘搭膝頭,雙手交握,笑容清淡,口吻堅定:「正好相反,我跟她不打算結婚,也不打算分手,應該會這樣一直繼續下去。」
「嚇我,」喻莉華說,「不就是丁克嗎。」
喻池說:「我還以為你不懂……」
蔣良平笑:「你媽媽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還多,你太小看她了,是不是啊喻校長?」
喻莉華瞥了一眼不正經的蔣良平,嚴肅而不失活潑道:「那是你們兩個的事,只要你們商量好就行,不用特意通知我。——不用幫你帶小孩我高興還來不及呢!」
喻莉華和蔣良平語氣說明一切,喻池也鬆快許多,說:「我們高中時候就談過了,現在也是相同看法,等今年跑完鐵人三項我就去做個小手術,現在訓練期暫時不想住院耽擱。」
喻莉華磕起瓜子,手肘搗一下身旁戴老花鏡低頭看膝蓋上手機的蔣良平:「聽到沒,人家高中就談過了,我們還蒙在鼓裡,以為只是純潔同學關係。」
喻池:「……」
他也懶得辯解是「談論」的「談」,而不是「談戀愛」的「談」,反正他們已經變成戀愛關係。
蔣良平從老花鏡上方瞅他一眼道:「在國內做?」
喻池說:「國外成熟一點。」
蔣良平點頭:「國內規矩多著呢,沒結婚不能做,有結婚證沒生育過還不一定給做。」
喻莉華說:「男人那東西金貴唄,說起結紮跟淨身一樣恐懼。」
蔣良平自動和這類人割席,絲毫不覺冒犯,還呵呵笑起來。
喻池目標提前達成,說了聲「新年快樂」,起身回到自己房間,錯過喻莉華和蔣良平最後的談話。
喻莉華長長嘆出一口氣,想著想著兀自笑起來,招來蔣良平探詢目光。她放下瓜子,擦過手,側身「餵」一聲:「你知道嗎,懷孕的時候我就想著,如果一個女人不幸生出一個兒子,把兒子培養成丁克主義,應該就是她對同胞最大的貢獻了吧,至少兒子不會通過婚姻和生育剝削其他同胞,也不會想著控制小孩滿足自己的統治欲望。一個沒有繁殖欲的男人看起來平和多了——就像你一樣。」
蔣良平摘下老花鏡放進襯衫衣兜,平和笑道:「你啊,還是太把母親責任當一回事了,社會是個大型染缸,小孩能長成這樣,走運占大部分,家長的能力實在太渺小了……」
但無疑,他們很幸運。
*
祖荷暫時沒回復消息,喻池拉開書桌抽屜,她當年送他的相冊映入眼帘:裡面每一頁都掃描做成電子檔,但他還是忍不住拿出來,可下面一個綠色的小本子更加惹眼;他不禁放下相冊,先抽出陪了他十年的殘疾證。
證件上是他沒出意外前的照片,目光青澀有神,帶著一往無前的銳氣。
他啞然失笑,有點想不起第一次用證件乘坐公共運輸的糾結。
扔下殘疾證,翻出相冊,十年前點滴重現,喻池本以為不看相冊也能記住所有細節,一對照才發現還是忘記好一些,悵然與驚喜並存。
而相冊尾頁疏狂的字跡,喻池卻是再全麻一次,醒來也會第一時間想起——
喻池:
希望你能繼續往高處走,那裡有更寬容的土壤,更自由的空氣,能夠接納一切非常規的品質;
在山頂,你的特殊不再是累贅,而是一種獨一無二的個性標籤,人人都將稱頌你為刀鋒戰士。
愛你的同桌,
祖荷
2007.7.12
正是這段話信念般照耀他孤獨的七年,激勵他從籍籍無名的喻池,到上市公司的喻刀鋒。上市和「金陀螺」當然不會是終點,就像馬拉松也只是一面里程碑,新的一年,他要往更遠的目標進擊。
喻池說:「我的決定跟當初一樣。」
祖荷終於鬆口氣,鬆快道:「Metoo。」
大屏幕開始轉動,挑選幸運觀眾,觀眾席掀起一波又一波浪潮。
默然片刻,喻池忽然問:「戴中指可以嗎?」
「噢——」祖荷心裡有了跳躍的歡喜,伸出左手,手掌與水平面垂直,隨意彈動五指,「可以啊,以後要是再有哪個沒眼力勁的客戶想私約我,我就這麼抬起來暗示他,『你看,我可是有男朋友的人』——」
喻池一直收口袋那隻手抽出來,輕握她指尖,再往下抹,動作一氣呵成——祖荷的左手中指多了一枚大小合適的鑽戒。
祖荷喜不自禁咯咯笑,問:「你的呢?」
喻池用相似手法,笑著給自己的中指抹上一顆。
大屏幕上毫無懸念出現兩個人的身影,她和他默契一笑,親昵擁吻。卸下平日裡的職場光環,此時此刻,屏幕上十指相扣,分享同一副耳釘的年輕人只是一對再普通不過的情侶。
*
這年春節,本地風俗結婚以前還可以領紅包,喻池領過紅包,跟喻莉華和蔣良平宣布有要事要談。
大學畢業五年,喻池也到了傳統中「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年紀,高中同學中不少已經完成婚育這項中國人口中的「人生大事」,就連傅畢凱也不例外,據說未婚先孕「倒霉透了自由沒了」,只能匆匆操辦婚禮;有些同學甚至趕上今年開放二胎,第二個已經在路上。
喻池從傅畢凱的近況切入,輕鬆開場,鋪墊得當,也不用他轉移戰火,話題自然會過渡到他身上。
喻莉華煞有介事一笑,問:「怎麼地,你也有結婚打算了?」
喻池肘搭膝頭,雙手交握,笑容清淡,口吻堅定:「正好相反,我跟她不打算結婚,也不打算分手,應該會這樣一直繼續下去。」
「嚇我,」喻莉華說,「不就是丁克嗎。」
喻池說:「我還以為你不懂……」
蔣良平笑:「你媽媽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還多,你太小看她了,是不是啊喻校長?」
喻莉華瞥了一眼不正經的蔣良平,嚴肅而不失活潑道:「那是你們兩個的事,只要你們商量好就行,不用特意通知我。——不用幫你帶小孩我高興還來不及呢!」
喻莉華和蔣良平語氣說明一切,喻池也鬆快許多,說:「我們高中時候就談過了,現在也是相同看法,等今年跑完鐵人三項我就去做個小手術,現在訓練期暫時不想住院耽擱。」
喻莉華磕起瓜子,手肘搗一下身旁戴老花鏡低頭看膝蓋上手機的蔣良平:「聽到沒,人家高中就談過了,我們還蒙在鼓裡,以為只是純潔同學關係。」
喻池:「……」
他也懶得辯解是「談論」的「談」,而不是「談戀愛」的「談」,反正他們已經變成戀愛關係。
蔣良平從老花鏡上方瞅他一眼道:「在國內做?」
喻池說:「國外成熟一點。」
蔣良平點頭:「國內規矩多著呢,沒結婚不能做,有結婚證沒生育過還不一定給做。」
喻莉華說:「男人那東西金貴唄,說起結紮跟淨身一樣恐懼。」
蔣良平自動和這類人割席,絲毫不覺冒犯,還呵呵笑起來。
喻池目標提前達成,說了聲「新年快樂」,起身回到自己房間,錯過喻莉華和蔣良平最後的談話。
喻莉華長長嘆出一口氣,想著想著兀自笑起來,招來蔣良平探詢目光。她放下瓜子,擦過手,側身「餵」一聲:「你知道嗎,懷孕的時候我就想著,如果一個女人不幸生出一個兒子,把兒子培養成丁克主義,應該就是她對同胞最大的貢獻了吧,至少兒子不會通過婚姻和生育剝削其他同胞,也不會想著控制小孩滿足自己的統治欲望。一個沒有繁殖欲的男人看起來平和多了——就像你一樣。」
蔣良平摘下老花鏡放進襯衫衣兜,平和笑道:「你啊,還是太把母親責任當一回事了,社會是個大型染缸,小孩能長成這樣,走運占大部分,家長的能力實在太渺小了……」
但無疑,他們很幸運。
*
祖荷暫時沒回復消息,喻池拉開書桌抽屜,她當年送他的相冊映入眼帘:裡面每一頁都掃描做成電子檔,但他還是忍不住拿出來,可下面一個綠色的小本子更加惹眼;他不禁放下相冊,先抽出陪了他十年的殘疾證。
證件上是他沒出意外前的照片,目光青澀有神,帶著一往無前的銳氣。
他啞然失笑,有點想不起第一次用證件乘坐公共運輸的糾結。
扔下殘疾證,翻出相冊,十年前點滴重現,喻池本以為不看相冊也能記住所有細節,一對照才發現還是忘記好一些,悵然與驚喜並存。
而相冊尾頁疏狂的字跡,喻池卻是再全麻一次,醒來也會第一時間想起——
喻池:
希望你能繼續往高處走,那裡有更寬容的土壤,更自由的空氣,能夠接納一切非常規的品質;
在山頂,你的特殊不再是累贅,而是一種獨一無二的個性標籤,人人都將稱頌你為刀鋒戰士。
愛你的同桌,
祖荷
2007.7.12
正是這段話信念般照耀他孤獨的七年,激勵他從籍籍無名的喻池,到上市公司的喻刀鋒。上市和「金陀螺」當然不會是終點,就像馬拉松也只是一面里程碑,新的一年,他要往更遠的目標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