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頁
前面15km只是日常訓練里程,他自如跑過。
經過公司附近,喻池乍然看見跟身上相同標誌的旗幟,極鋒的夥伴在邊上搖旗吶喊,一聲聲「池哥加油」里,還摻雜不同尋常的吼叫——
「姐夫,加油!姐夫,最棒!」
「……」
喻池像高三的早晨一個人悄悄訓練長跑一樣,馬拉松也是他的秘密項目,只有祖荷一個人知曉。他夜跑的習慣在極鋒家喻戶曉,還有人背後偷偷開賭:誰每個月跑的里程能超過喻刀鋒,下個月就給對方帶一個月早餐。
幸好這些人還有自知之明,沒人敢來和喻池單挑,不然豈止一個月早餐,得帶到從極鋒辭職吧。
人人都曉得他熱愛跑步,但沒人會把他和馬拉松聯繫到一塊。多數都會覺得,像喻刀鋒這樣的人,鍛鍊只是為了保持健康。
曲無宗額上還綁著紅色髮帶,鶴立雞群高出一截,舞動旗幟的模樣青蔥又激昂,不禁令人懷念青春。
喻池略略抬手,算作招呼。曲無宗給充滿電一般,那聲「姐夫」瞬間高出幾個度,感情飽滿仿佛叫親姐夫。
42公里,旅程漫長,孤獨是主調,偶爾有人陪伴,感覺很是充足。
一股難言的激情在心頭竄動,驅動他更加有勁擺動雙腿,通身似在燃燒,耳旁秋風也發暖了。但他不能隨意加速,前方還有20+公里,而不是2公里,他得積攢精力。
第一個折返點出現,同時還有大半年未見的傅畢凱。
喻池心無旁騖,本來也沒注意到他,可他毫無芥蒂的一聲「喻池加油」,還是成功讓他扭頭一瞥。
也許這就是馬拉松的感染力,當目睹生命爆發出原始的力量,沒有人能不為之動容,沒有人忍心唱衰。
「跑完全程我叫你哥!」
喻池微微一笑,像提前接受這個稱呼。
20公里,半程終點,一部分選手完成目標離場。
理論上這個數值也到了半馬,但真正的全馬半程還在30公里處,體力瀕臨殆盡,最後10多公里才是考驗跑者的真正水平。
路過補給點,喻池放慢步調,取過紙杯,捏扁杯口,仰頭將水倒進嘴巴。
沒有太陽炙烤,沒有雨水阻塞,陰天在平時不受歡迎,此時不吝是一個完美天氣。
路旁立著一幅巨大的偉人宣傳畫,上書「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正是他在1979年春天畫下一個圈,此地才從小漁村變成全國著名的移民城市。
也許也有人在他身上畫了一個圈,讓他從困厄中振奮,從一文不名的學生,蛻變成准上市公司的CEO,從一蹶不振的截肢少年,變成即將完成馬拉松的跑者。
30公里,出現第二個折返點。
3小時兔子帶領的小分隊已經人數減半,起點時看見的「禁止超越」和「歡迎超越」選手也不知道去向何方,也許就跟人生一樣,即使父母,也只能陪伴自己一個階段,漫長的路程大部分時間是一個人在走。
別後重逢,真情猶在,多麼幸運。
也許那個人從來不曾離開,她的精神像兔子一樣,引領他跑完全程。
雙腿像灌了鉛一樣沉重。
上學時的例句在他身上不適用,畢竟他只有一條腿——假肢可不會有知覺,但殘端會。
健肢腳步浮腫他已提前穿大一碼鞋子,可接受腔不能預留大號;殘端麻木之前,已經感覺到浮腫,擠壓接受腔。這已經是一流材質和水平做出的假肢,可還是無法像足部與鞋子一樣,給他提供100%的舒適。
平常最長里程也就30公里,從這一刻開始,往前的每一步,都是新里程。
喻池的對手只有他自己,而他不曾有過馬拉松記錄,往前的每一步,都是新記錄。
35公里。
或許時間不再重要,像他這樣的人,能堅持完全程就是可歌可頌的勝利。
40公里。
臨近終點,人群漸密,吶喊聲威武震天。
也許沒有人料到他能那麼快跑回來,助威聲似乎都在獻給他:有人叫他衣服的顏色,有人喊出他的號碼牌,有人叫出像他這類人的通用稱呼——
不再是殘友,截肢者,特殊人士,喻池配得上那個英武的名字:刀鋒戰士。
但他心裡只剩下一種聲音,有人說在終點等他。
他甩開兔子,騰飛起來,像個真正的戰士,令人心驚膽戰,怕他下一刻摔倒,令人熱血沸騰,想他順利衝刺。
2小時58分17秒,定格成喻池的馬拉松PB。
藍衣白帽的工作人員遞來白色毛巾,喻池披上,整個人很快被喻莉華和祖荷一左一右接過去。
喻池攬著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人,一個教會他第一次走路,一個鼓勵他第二次走路,這一刻汗水全化成淚水。
登高遠眺的喜悅會淹沒來時的疲累,也許跑完馬拉松並不算什麼,人生還有漫漫長路,但他無疑收穫了面對長路的勇氣。
第60章
喻池完成人生第一次馬拉松,極鋒互動也結束馬拉松式pro-IPO時期,於2015年的春天在美國納斯達克敲鐘上市,當日股價暴漲,使創始團隊和幾位原始大股東身價搖升億級。
慶功會上,甄能君把祖荷拉到一邊,問她如果要設立一個獎學金基金,需要一些什麼手續。
「規模應該挺小,我就想回高中母校,資助一些在高中和大學有困難的女學生,一定只是女生。」
經過公司附近,喻池乍然看見跟身上相同標誌的旗幟,極鋒的夥伴在邊上搖旗吶喊,一聲聲「池哥加油」里,還摻雜不同尋常的吼叫——
「姐夫,加油!姐夫,最棒!」
「……」
喻池像高三的早晨一個人悄悄訓練長跑一樣,馬拉松也是他的秘密項目,只有祖荷一個人知曉。他夜跑的習慣在極鋒家喻戶曉,還有人背後偷偷開賭:誰每個月跑的里程能超過喻刀鋒,下個月就給對方帶一個月早餐。
幸好這些人還有自知之明,沒人敢來和喻池單挑,不然豈止一個月早餐,得帶到從極鋒辭職吧。
人人都曉得他熱愛跑步,但沒人會把他和馬拉松聯繫到一塊。多數都會覺得,像喻刀鋒這樣的人,鍛鍊只是為了保持健康。
曲無宗額上還綁著紅色髮帶,鶴立雞群高出一截,舞動旗幟的模樣青蔥又激昂,不禁令人懷念青春。
喻池略略抬手,算作招呼。曲無宗給充滿電一般,那聲「姐夫」瞬間高出幾個度,感情飽滿仿佛叫親姐夫。
42公里,旅程漫長,孤獨是主調,偶爾有人陪伴,感覺很是充足。
一股難言的激情在心頭竄動,驅動他更加有勁擺動雙腿,通身似在燃燒,耳旁秋風也發暖了。但他不能隨意加速,前方還有20+公里,而不是2公里,他得積攢精力。
第一個折返點出現,同時還有大半年未見的傅畢凱。
喻池心無旁騖,本來也沒注意到他,可他毫無芥蒂的一聲「喻池加油」,還是成功讓他扭頭一瞥。
也許這就是馬拉松的感染力,當目睹生命爆發出原始的力量,沒有人能不為之動容,沒有人忍心唱衰。
「跑完全程我叫你哥!」
喻池微微一笑,像提前接受這個稱呼。
20公里,半程終點,一部分選手完成目標離場。
理論上這個數值也到了半馬,但真正的全馬半程還在30公里處,體力瀕臨殆盡,最後10多公里才是考驗跑者的真正水平。
路過補給點,喻池放慢步調,取過紙杯,捏扁杯口,仰頭將水倒進嘴巴。
沒有太陽炙烤,沒有雨水阻塞,陰天在平時不受歡迎,此時不吝是一個完美天氣。
路旁立著一幅巨大的偉人宣傳畫,上書「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正是他在1979年春天畫下一個圈,此地才從小漁村變成全國著名的移民城市。
也許也有人在他身上畫了一個圈,讓他從困厄中振奮,從一文不名的學生,蛻變成准上市公司的CEO,從一蹶不振的截肢少年,變成即將完成馬拉松的跑者。
30公里,出現第二個折返點。
3小時兔子帶領的小分隊已經人數減半,起點時看見的「禁止超越」和「歡迎超越」選手也不知道去向何方,也許就跟人生一樣,即使父母,也只能陪伴自己一個階段,漫長的路程大部分時間是一個人在走。
別後重逢,真情猶在,多麼幸運。
也許那個人從來不曾離開,她的精神像兔子一樣,引領他跑完全程。
雙腿像灌了鉛一樣沉重。
上學時的例句在他身上不適用,畢竟他只有一條腿——假肢可不會有知覺,但殘端會。
健肢腳步浮腫他已提前穿大一碼鞋子,可接受腔不能預留大號;殘端麻木之前,已經感覺到浮腫,擠壓接受腔。這已經是一流材質和水平做出的假肢,可還是無法像足部與鞋子一樣,給他提供100%的舒適。
平常最長里程也就30公里,從這一刻開始,往前的每一步,都是新里程。
喻池的對手只有他自己,而他不曾有過馬拉松記錄,往前的每一步,都是新記錄。
35公里。
或許時間不再重要,像他這樣的人,能堅持完全程就是可歌可頌的勝利。
40公里。
臨近終點,人群漸密,吶喊聲威武震天。
也許沒有人料到他能那麼快跑回來,助威聲似乎都在獻給他:有人叫他衣服的顏色,有人喊出他的號碼牌,有人叫出像他這類人的通用稱呼——
不再是殘友,截肢者,特殊人士,喻池配得上那個英武的名字:刀鋒戰士。
但他心裡只剩下一種聲音,有人說在終點等他。
他甩開兔子,騰飛起來,像個真正的戰士,令人心驚膽戰,怕他下一刻摔倒,令人熱血沸騰,想他順利衝刺。
2小時58分17秒,定格成喻池的馬拉松PB。
藍衣白帽的工作人員遞來白色毛巾,喻池披上,整個人很快被喻莉華和祖荷一左一右接過去。
喻池攬著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人,一個教會他第一次走路,一個鼓勵他第二次走路,這一刻汗水全化成淚水。
登高遠眺的喜悅會淹沒來時的疲累,也許跑完馬拉松並不算什麼,人生還有漫漫長路,但他無疑收穫了面對長路的勇氣。
第60章
喻池完成人生第一次馬拉松,極鋒互動也結束馬拉松式pro-IPO時期,於2015年的春天在美國納斯達克敲鐘上市,當日股價暴漲,使創始團隊和幾位原始大股東身價搖升億級。
慶功會上,甄能君把祖荷拉到一邊,問她如果要設立一個獎學金基金,需要一些什麼手續。
「規模應該挺小,我就想回高中母校,資助一些在高中和大學有困難的女學生,一定只是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