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0 目標,彩電月產量200萬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劉春來看著老頭跟老太太有嚴肅的表情,覺得他們這不是開玩笑。

  「爸,你得想清楚,如果真去了那邊,你可別說什麼每天到處轉跟人打招呼什麼的。而且生活條件什麼的都不一樣。」

  「少他媽廢話,一句話,找不找?」

  劉福旺的銅煙杆拿在手上猛地在桌子上敲了敲,一臉扭曲地問道劉春來。

  「找!明天就讓人找!」

  劉春來看著老頭子,急忙說道。

  老頭跟老太太去了漂亮國,也好。

  很多事情,就容易操作了。

  至少,一些需要調整的政策,老頭也不會在這中間從中作梗。

  沒有老頭子帶頭,村里其他人也不敢搞小動作。

  「沒問題,這樣的很容易找。劉總,要不,直接找個管家?這樣可以讓老太爺現在就去漂亮國,到那邊幫著安排各種事情......」

  鄭倩面對劉春來提出事情,主動提議。

  劉春來一想,這主意不錯啊!

  反正老頭子出去也不是搞什麼產業。

  讓他先到那邊去。

  自己對整個大隊的產業調整,以及後續的布局,都可以加快。

  「這一個月怕是得給不少錢吧?」

  面對劉春來的提議,楊愛群有些擔憂。

  對兒子,孫子,她捨得花錢。

  可她自己,還是捨不得。

  每花一筆錢,那都是會去算需要多少個雞蛋,多少只雞的。

  「沒事兒,漂亮國人的錢好賺,到了那邊,你們開個中餐館或是什麼,賺的錢,絕對不會少。實在不行,我就給你們買點房子,收租......」

  為了讓老頭老太太早點離開。

  劉春來也是拼了。

  「這......」

  楊愛群覺得這事情不太靠譜。

  房租就能解決開支跟消費問題?

  為了讓老兩口出去,劉春來直接把劉雪給叫了回來。

  反正還得辦護照什麼的。

  朝中有人好辦事。

  劉春來現在好歹也算是個名人。

  雖然一直都在蓬縣跟山城活動,分公司在蓉城也算是比較大的企業。

  老兩口辦護照,很是容易。

  就連領事館也沒有過多的盤問什麼。

  劉春來下屬的企業,目前每年沒少掙外匯。

  他們甚至希望劉春來移民到漂亮國。

  畢竟,移民過去,得交稅的。

  漂亮國是一個移民國家,需要更多有錢人移民到他們國家交稅給政府。

  卻沒想到,劉春來連面都沒出。

  「他們就是去那邊帶孫子,移民?讓老頭去當漂亮國總統,他怕是都不可能移民的,落葉歸根呢!」

  面對許志強等人的擔憂,劉春來如是說道。

  「春來同志,你真不把護照一起辦了?」

  呂紅濤問劉春來。

  滿臉緊張。

  劉春來在外地的投資越來越多。

  下一步,怕就是在外國投資了。

  劉春來看著兩人,一臉鄙視。

  「你們乾脆直接問我是不是準備移民國外不就得了?非得這樣拐彎抹角!出去幹什麼?外國的錢有國內好賺麼?」

  劉春來不屑地問著兩人。

  在他看來,這年頭最好賺錢的就是國內。

  遍地黃金。

  彎彎腰就能撿得盆滿缽滿。

  「我們可沒這個意思,就是說這會兒你要是去國外投資,也沒有多少合適的人......」

  呂紅濤有些尷尬。

  聽了劉春來說的,他倒也放心多了。

  「下一步,主要是調整我們的產業結構,研發這塊將會加大投入,並且布局一些新的產業......縣政府什麼時候搬遷?」

  劉春來問兩人。

  蓬縣想要升級成市,縣城的各種硬體就必須達到。

  就是在幸福公社旁邊。

  那片區域因為工業產業園跟幸福公社到望山公社的產業集群建設,如果有縣政府的搬遷,速度會更快。

  「上面還沒批准呢。需要的資金也不少......」

  呂紅濤說道。

  現在想借錢都沒地方借了。

  為了支持劉春來的發展,加上蓬縣本身的基礎建設投資。

  蓬縣財政未來半個世紀都被提前透支了。

  「你不是反對大搞建設麼?」

  許志強不解。

  「確實反對,就怕你們再次借錢搞......」

  劉春來平靜地說道。

  市裡的大學在那邊,技校也在那片。

  甚至為了配套,還修建了一所規格跟縣醫院差不多的醫院。

  「那邊可以慢慢地建設,做好準備......」

  劉春來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兩人疑惑不已。

  不明白劉春來又要搞什麼么蛾子。

  反正他不離開就行了。

  「你把他盯著點,這小子給人的感覺有些反常......」

  回去的路上,兩人轉麼去找了一趟嚴勁松跟馬文浩,對馬文浩吩咐。

  「也沒有什麼反常的,劉大隊長想要對大隊的一些工廠進行改革,之前很多管理崗位都是他們隊上的人擔任,最早招聘的一些高中生培養了這幾年......」

  馬文浩把情況說了下。

  「劉支書這一走,沒有幾個月,回不來。正是機會。等他回來後,事情已經成定局了。」

  兩人沒想到,還有這樣的事情。

  「他們的公司,一直都在改革啊......」

  「這不一樣。這次是要動很多崗位,尤其是管理崗位......」

  馬文浩解釋著為什麼不一樣。

  以前是針對不同的工廠做出的調整。

  大規模的人事變動很少。

  現在,隨著第一批招聘的人員培訓以及成長,劉春來準備下手了。

  劉福旺的想法不同,他不管有沒有能力。

  只看忠誠。

  如此一來,父子兩人在這方面的矛盾就在不斷積累。

  「明白了。這小子,永遠都是謀定而後動。」

  許志強放心了很多。

  「樂視彩電的產能擴張,究竟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停止?再不分紅,我們縣裡就扛不住了。最早發行的地方債券,已經到期需要兌付了......」

  許志強在馬文浩那邊了解了情況後,才去找劉春來。

  還沒進門,大嗓門已經傳遞進去了。

  樂視從建立開始,一直就沒有停止過擴張。

  最開始是建設生產線。

  緊接著,又是投資晶片跟顯像管廠。

  隨著許志強離開,樂視彩電廠的產能,進一步擴張。

  劉春來把服裝、衛生巾等產業的利潤,全部都投入到了新一輪的擴張上面。

  許志強即使是縣裡的一把手。

  各種決定都能做主。

  可在劉春來這樣不計後果的**投入下,也不敢跟著繼續投入了。

  這不得不來找劉春來。

  蓬縣已經沒地方去借錢了。

  都靠向劉春來借錢來發工資,再也支撐不起新一輪的融資。

  四縣聯合投資公司都被劉春來的這種**,給搞得沒錢投資地方的基礎建設項目。

  「喲,都在呢?」

  進門見到其他三個縣的負責人都在。

  即使開著窗,辦公室里也是煙霧繚繞。

  一群人都是愁眉苦臉的。

  都在等著劉春來的答案。

  「每月產量,至少到200萬台。」

  「什麼?」

  「春來,現在全國上馬的彩電生產線,超過兩百條,彩電的市場供應,也沒有那麼緊張了......」

  第一個坐不住的就是朱令時。

  吳昊退休了。

  要不然,還有人幫著扛。

  要是最終收不回來投資,這將會是他從政歷程最大的一個黑點。

  謝世偉跟周邦建的臉色也不好看。

  「諸位,這裡有股權轉讓協議,之前各縣通過四縣聯合投資公司投入到樂視的股份,我個人收回來......」

  劉春來一臉平靜。

  從抽屜里掏出了幾份股權轉讓協議。

  許志強皺起了眉頭。

  開始琢磨劉春來究竟要幹什麼。

  每個月產量到200萬台!

  這簡直是在開玩笑。

  僅僅工人,也不是現在的樂視彩電廠裡面的那幾千人就夠了的。

  「山城輕工局已經同意增資,甚至想要進一步增加股權。」

  劉春來補充了一句。

  其他三縣的負責人也都皺起了眉頭。

  山城輕工局向來是無利不起早。

  那邊大量的國營工廠因為無法適應市場經濟,向著幸福鎮的產業集群轉移。

  每天從望山公社到山城的航班,由原來的每三天一班增加到現在一天早中晚三班。

  蓬縣航運公司跟山城航運公司都準備繼續增加航班。

  這就說明了很大的問題。

  「能說說具體計劃嗎?」

  謝世偉比較沉穩,問了出來。

  「保持市場第一的占有率。」

  劉春來回答到。

  「這......」

  眾人都不知道怎麼說。

  市場第一占有率?

  雖然說現在樂視的在西南地區的占有率已經第一了。

  可全國的,難度太大了。

  不說國外進口的彩電占據了高端市場。

  就連國產的,長虹、熊貓等,市場份額都不小。

  知名的,不知名的企業,一大堆。

  「樂視已經拿到了國家二級企業證書,加上顯像管等都可以自主生產,成本進一步降低,要是再盲目擴大經營......」

  呂紅濤看著劉春來。

  各個地方都希望有大規模的投資。

  劉春來現在的投資確實夠大了。

  可蓬縣的財政赤字,已經把未來半個多世紀的財政收入砸到了裡面。

  其他三縣,情況也好不到什麼地方。

  大家都是等米下鍋。

  「還有,VCD機,專利已經拿到了,現在依然沒有上市......」

  周邦建也開口了。

  對劉春來,他們已經有了滿肚子的怨言。

  本來可以大把分紅的。

  結果,不僅沒法分紅緩解各縣窘迫的財政,甚至還有可能繼續投入。

  如果不投入,股權也會不斷地被稀釋。

  PS:之前發了新書《軍工子弟》的單章,葫蘆可沒說要太監。之前什麼原因導致的斷更,葫蘆也就不再解釋了。村長之前就已經開始在收尾了,即使結尾不完美,葫蘆也會寫出結尾的。只是有些劇情可能就不會寫太詳細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