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頁
出城這一日,恰好為上巳節,城裡城外道路堵塞。
王樂瑤坐在牛車內, 感慨時光真是過得飛快。這一年發生的所有事,就像走馬燈一樣在她眼前晃過。而今,早已是物是人非,她從琅琊王氏的貴女,變成大梁的皇后。去年此時,她跟蕭衍時隔多年再次重逢,怎麼也不會想到,後面發生了這麼多的故事。
她掀開帘子往外看了一眼,蕭衍正在跟蕭宏說話,王端騎在高頭大馬上,已經褪去了少年的青澀,而有了幾分男人的成熟穩重。柳慶遠這次也未隨同北上,蕭衍幾乎把最信任最得力的人,都留在了大梁,做好最壞的打算。
經歷了王家一連串的變故,王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成長起來。
柳慶遠覺得王端已經能堪重任,所以把此次北上護衛皇帝的重責交託給他。
昨夜,劉八娘向王樂瑤請辭。王樂瑤很遺憾沒能幫劉八娘找到那個孩子,但劉八娘說,餘生她會慢慢尋找。人只要懷抱著希望,總能堅強地活下去。
王樂瑤私下曾托蕭衍幫忙找過,但時隔多年,找起來的確有些困難。
王允將此事處理得很乾淨,幾乎可以說不留痕跡。校事府查出來,唯一有些疑點的,就是陸氏生王端的時候,不在府中,而是提前到莊子上休養了八個月,無人親眼見她生子。王樂瑤也去問過陸氏,陸氏一口咬定王端是她親生的,線索也就中斷了。
無論王端的身世如何,他以如今的身份活著,對所有人來說才是最好的結果。出於私心,王樂瑤沒把此事告訴劉八娘。
就像她自己的生母,雖然還活著,卻不能堂而皇之地相認。
竹君在車外說:「陛下跟臨川王說了那麼久的話,怎麼還沒說完?耽誤了啟程的時間就不好了。婢子要不要讓大長秋去提醒一下?」
王樂瑤靠在車壁上,閉著眼睛說:「讓他們兄弟好好話別吧。我先睡一會兒,啟程了叫我。」
竹君應是。
其實自同恩寺一事後,蕭衍和蕭宏兄弟倆就生分了許多。蕭衍嘴上不說,但蕭宏能感受到,阿兄並沒有從前那般與他親近了。此番蕭衍北上,風險不小,所以政事的安排都做了最壞的打算。
蕭宏拜道:「阿兄,你一定會無事的。」
蕭衍負手於後,眺望著遠處,「生死有命,朕若遭逢不幸,你能否答應朕,善待你的嫂嫂?」
「阿兄……」蕭宏知道這個善待的意思。
蕭衍直直地看著蕭宏,語氣堅定,「回答朕。」
蕭宏跪在地上,舉起手,「臣弟在此起誓,會一輩子善待皇嫂。若違此誓,不得好死。」
蕭衍點頭,抬手將他扶了起來,淡淡地說:「若她想要自由,不想留在宮中,你也要成全她。」
「是。」蕭宏低頭應道。
蕭衍想了想,也沒什麼可說的了,便轉身要去車駕上。蕭宏忽然叫住他,「阿兄!」
蕭衍回頭看他,他幾步上前,猛地用力,抱住蕭衍。
千言萬語,好像都凝結在這個懷抱之中。他沒有蕭衍高,也沒有蕭衍健壯,但這個懷抱所傳達的,卻似有千鈞一般。
「阿兄,阿奴此生都不會負你。一定要平安回來。」蕭宏哽咽道,一行清淚,落入蕭衍的衣領。
很多年前,蕭衍等幾個兄長每當要離家出征,蕭宏都會這樣抱他們。他們是君臣,君臣之間難免猜忌,可他們也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血濃於水。
蕭宏說完,迅速地鬆開手,退後一步,俯身行禮,「臣弟逾矩了。」
蕭衍愣怔了片刻,抬手放在蕭宏的頭頂,像兒時那樣重重地揉了一下,有諒解,也有釋然。然後他不發一言地坐回了車駕上,吩咐啟程。
隊伍浩浩蕩蕩地從朱雀門而出,離開了建康。
行程的安排,先是要走半個月的水路。
王樂瑤生平頭一次乘船,頭兩日就在船上吐得昏天暗地,吃不下任何東西。許宗文先行北上了,所以蕭衍只帶了尚藥局的御醫,他要叫御醫來給王樂瑤看看,王樂瑤卻阻止他,害怕耽擱了行程。
第三日,王樂瑤吐得膽汁都快出來了,蕭衍不顧她的阻攔,勒令停船靠岸,叫了隨行的御醫來給她診脈。
御醫跪在床前診了很久,嚇得王樂瑤以為自己得了什麼重病。
「到底怎麼回事?」蕭衍厲聲問道。
御醫跪在地上,「臣恭喜陛下,恭喜皇后娘娘,臣診出了喜脈!為免誤診,才再三確認。皇后娘娘應是有孕一個多月了。所以並不單單是暈船的症狀,還有懷孕的反應,臣去開些安胎藥給娘娘服下。反應劇烈,說明坐胎極穩。」
他又補了一句。
一屋子的人聽完,全都愣住了。大概期盼得太久,反而不相信此刻的消息是真的。還是蘇唯貞和竹君先反應過來,跪地叩首,喜極而泣,「恭喜主上,恭喜娘娘!」
王樂瑤還在消化這個消息,人已經被蕭衍高高地舉了起來,原地轉圈。
「阿瑤,你聽見了嗎?我們有孩子了!我們的孩子!你是大功臣,大梁的功臣!」蕭衍高興得像個孩子一樣,就差手舞足蹈,連帝王的威嚴都不顧了。蘇唯貞嚇得趕緊爬起來,護在兩個人身邊,不停地提醒,「主上,主上,您小心點!別摔著娘娘!」
王樂瑤本來就覺得天旋地轉,此刻人轉得更加暈乎乎的,又有些飄飄然。她抱著蕭衍,不敢相信自己有孩子了,她的肚子裡正孕育著一個小生命。這種感覺太奇妙了,好像整個人生都跟著不同了。
王樂瑤坐在牛車內, 感慨時光真是過得飛快。這一年發生的所有事,就像走馬燈一樣在她眼前晃過。而今,早已是物是人非,她從琅琊王氏的貴女,變成大梁的皇后。去年此時,她跟蕭衍時隔多年再次重逢,怎麼也不會想到,後面發生了這麼多的故事。
她掀開帘子往外看了一眼,蕭衍正在跟蕭宏說話,王端騎在高頭大馬上,已經褪去了少年的青澀,而有了幾分男人的成熟穩重。柳慶遠這次也未隨同北上,蕭衍幾乎把最信任最得力的人,都留在了大梁,做好最壞的打算。
經歷了王家一連串的變故,王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成長起來。
柳慶遠覺得王端已經能堪重任,所以把此次北上護衛皇帝的重責交託給他。
昨夜,劉八娘向王樂瑤請辭。王樂瑤很遺憾沒能幫劉八娘找到那個孩子,但劉八娘說,餘生她會慢慢尋找。人只要懷抱著希望,總能堅強地活下去。
王樂瑤私下曾托蕭衍幫忙找過,但時隔多年,找起來的確有些困難。
王允將此事處理得很乾淨,幾乎可以說不留痕跡。校事府查出來,唯一有些疑點的,就是陸氏生王端的時候,不在府中,而是提前到莊子上休養了八個月,無人親眼見她生子。王樂瑤也去問過陸氏,陸氏一口咬定王端是她親生的,線索也就中斷了。
無論王端的身世如何,他以如今的身份活著,對所有人來說才是最好的結果。出於私心,王樂瑤沒把此事告訴劉八娘。
就像她自己的生母,雖然還活著,卻不能堂而皇之地相認。
竹君在車外說:「陛下跟臨川王說了那麼久的話,怎麼還沒說完?耽誤了啟程的時間就不好了。婢子要不要讓大長秋去提醒一下?」
王樂瑤靠在車壁上,閉著眼睛說:「讓他們兄弟好好話別吧。我先睡一會兒,啟程了叫我。」
竹君應是。
其實自同恩寺一事後,蕭衍和蕭宏兄弟倆就生分了許多。蕭衍嘴上不說,但蕭宏能感受到,阿兄並沒有從前那般與他親近了。此番蕭衍北上,風險不小,所以政事的安排都做了最壞的打算。
蕭宏拜道:「阿兄,你一定會無事的。」
蕭衍負手於後,眺望著遠處,「生死有命,朕若遭逢不幸,你能否答應朕,善待你的嫂嫂?」
「阿兄……」蕭宏知道這個善待的意思。
蕭衍直直地看著蕭宏,語氣堅定,「回答朕。」
蕭宏跪在地上,舉起手,「臣弟在此起誓,會一輩子善待皇嫂。若違此誓,不得好死。」
蕭衍點頭,抬手將他扶了起來,淡淡地說:「若她想要自由,不想留在宮中,你也要成全她。」
「是。」蕭宏低頭應道。
蕭衍想了想,也沒什麼可說的了,便轉身要去車駕上。蕭宏忽然叫住他,「阿兄!」
蕭衍回頭看他,他幾步上前,猛地用力,抱住蕭衍。
千言萬語,好像都凝結在這個懷抱之中。他沒有蕭衍高,也沒有蕭衍健壯,但這個懷抱所傳達的,卻似有千鈞一般。
「阿兄,阿奴此生都不會負你。一定要平安回來。」蕭宏哽咽道,一行清淚,落入蕭衍的衣領。
很多年前,蕭衍等幾個兄長每當要離家出征,蕭宏都會這樣抱他們。他們是君臣,君臣之間難免猜忌,可他們也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血濃於水。
蕭宏說完,迅速地鬆開手,退後一步,俯身行禮,「臣弟逾矩了。」
蕭衍愣怔了片刻,抬手放在蕭宏的頭頂,像兒時那樣重重地揉了一下,有諒解,也有釋然。然後他不發一言地坐回了車駕上,吩咐啟程。
隊伍浩浩蕩蕩地從朱雀門而出,離開了建康。
行程的安排,先是要走半個月的水路。
王樂瑤生平頭一次乘船,頭兩日就在船上吐得昏天暗地,吃不下任何東西。許宗文先行北上了,所以蕭衍只帶了尚藥局的御醫,他要叫御醫來給王樂瑤看看,王樂瑤卻阻止他,害怕耽擱了行程。
第三日,王樂瑤吐得膽汁都快出來了,蕭衍不顧她的阻攔,勒令停船靠岸,叫了隨行的御醫來給她診脈。
御醫跪在床前診了很久,嚇得王樂瑤以為自己得了什麼重病。
「到底怎麼回事?」蕭衍厲聲問道。
御醫跪在地上,「臣恭喜陛下,恭喜皇后娘娘,臣診出了喜脈!為免誤診,才再三確認。皇后娘娘應是有孕一個多月了。所以並不單單是暈船的症狀,還有懷孕的反應,臣去開些安胎藥給娘娘服下。反應劇烈,說明坐胎極穩。」
他又補了一句。
一屋子的人聽完,全都愣住了。大概期盼得太久,反而不相信此刻的消息是真的。還是蘇唯貞和竹君先反應過來,跪地叩首,喜極而泣,「恭喜主上,恭喜娘娘!」
王樂瑤還在消化這個消息,人已經被蕭衍高高地舉了起來,原地轉圈。
「阿瑤,你聽見了嗎?我們有孩子了!我們的孩子!你是大功臣,大梁的功臣!」蕭衍高興得像個孩子一樣,就差手舞足蹈,連帝王的威嚴都不顧了。蘇唯貞嚇得趕緊爬起來,護在兩個人身邊,不停地提醒,「主上,主上,您小心點!別摔著娘娘!」
王樂瑤本來就覺得天旋地轉,此刻人轉得更加暈乎乎的,又有些飄飄然。她抱著蕭衍,不敢相信自己有孩子了,她的肚子裡正孕育著一個小生命。這種感覺太奇妙了,好像整個人生都跟著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