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頁
王樂瑤在顯陽殿等蕭宏,王端和謝羨。
謝羨是最早來的,他好像來得十分匆忙,那麼注重儀容的一個人,帽子都是歪的。
「謝舍人,您的帽子。」竹君小聲提醒。
謝羨這才扶正帽子,對王樂瑤拜道:「娘娘,情況不容樂觀。這應該是場預謀,北府軍故意裝作不精於作戰的樣子,先是打架生事,麻痹眾人。引陛下離開建康以後,他們有了更大的勝算,這才對我們發難。」
「陛下應該已經快到會稽郡,這個時候就算我們傳消息過去,再等他趕回來,也需要幾日。何況這一來一回,極有可能貽誤戰機。但是憑我們這些人,可能守得住建康?」王樂瑤抬手按住額頭,連她自己都感到懷疑。
蕭宏和王端同時趕到,他們的設想跟謝羨一樣,北府軍是算好了這一步,他們一開始的目標,就是建康!
「娘娘不用擔心,建康的城防還算堅固,我們只要堅持到左衛將軍帶著援軍回來,就能守住建康。」王端寬慰道。
「你跟左衛將軍聯繫上了?」王樂瑤問道。
王端點了點頭,「他在徐州,正在趕回來的路上。詳情等他回來再向娘娘細稟。」
蕭宏也說:「去年是豐年,幾個倉廩還算充足。我會跟朝中大臣商議,確保百姓的糧草。只不過大軍圍城,就怕城中先亂起來。」
王樂瑤深呼吸了一口氣,想起那曾經的夜晚,蕭衍手把手教她處理政務,第一件事,就是不能慌。她治國的經驗尚淺,蕭衍對外宣稱由蕭宏監國,實際上,蕭宏只是名義的治國者,所有的璽印都在王樂瑤的手中。蕭衍託付給她的時候,她就感覺到自己的責任重大。
她一定要守好建康。
「臨川王和建康令負責穩定城中,宮中只留守住各個城門的兵士,其餘所有禁軍,包括會武功的內侍,都跟王端到外城的城牆上去固防。」
蘇唯貞跟著蕭衍一起去了會稽,內侍就交給了桓曦和。
蕭宏和王端領命,退出了顯陽殿。
謝羨一直在看王樂瑤。眼前的女子,跟他從前認識的那個阿瑤真是不同了。以前,她雖然也冷靜理智,但卻有種淡漠,總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現在卻像是柱石一樣,可以把天下,扛在雙肩上。若她嫁給自己,可能只會做個囿於內宅,閒暇時看看書,下下棋的世家婦,永遠不會有如此刻這樣的光芒。
蕭衍給她的,不僅是寵愛,還有權力。一種可以指點江山的氣勢。
這是別的任何人都給予不了的。
「謝羨,我們不能光等著別人救,我們還要自救。我對建康周圍的布防不熟,你可知道哪裡能夠調兵?」王樂瑤命竹君去拿了輿圖過來。
謝羨回過神來,他雖然不善行軍,但是在五經館講讀時,為了更好地選拔未來的官吏,他偶爾也會去旁聽兵解之道,因此對周邊的情況還算熟悉。
他走到王樂瑤的身邊,拿起桌上的硃筆說:「這幾處應該有屯兵。但北府軍一定會斷我們出城的道路,所以消息未必能傳出去。」
「我有辦法。」
謝羨不解地看著她。
她認識兩個最精通於傳遞消息的人,一個是顧榮,一個是劉八娘。只要把消息順利地傳到這幾個地方,就可以調兵來助建康。可調兵非同小可,要取得對方將領的信任,不是誰都可以勝任傳訊之職。
「臣願往。」謝羨說道。
「也算我一份!」殿外有個響亮的聲音說道。
128. 第一把二十八章 落幕。
王樂瑤和謝羨同時朝門外看去, 看到張瓊站在那裡,王樂瑤吩咐道:「讓他進來吧。」
如今她這裡是內宮消息的中樞,來來往往的人不少。只是張瓊突然出現, 還是讓她覺得很意外。
張瓊進殿以後拜道:「皇后娘娘, 我對都城內外的地形非常熟悉,而且跟那些兵頭子也都在一起喝過酒,算是有些交情。由我去傳遞消息, 最合適不過。」
張瓊本來是要進宮問問,有沒有他可以幫忙的地方, 自從桓曦和跟沈約訂了婚,他就一直過得渾渾噩噩的,把自己關在屋子裡喝酒,覺得人生都失去了樂趣。直到這回建康被圍困,周圍所有的人都在往來,只有他置身事外。他發現自己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要重振旗鼓, 做些男人該做的事。
王樂瑤道:「你可知城外的通道如今很有可能都被北府軍切斷了, 你出去會危險重重?你是張家的獨子, 舅父舅母不會答應的。」
「我知道。可是建康如今形勢危急,皇后娘娘也沒有更好的人選吧?」張瓊又看向謝羨, 「謝舍人養尊處優, 又生得太過惹眼, 怕是難以勝任。還是由我去吧。」
「逆子!」殿外又響起一聲暴喝。
宮女攔住怒氣沖沖的張洪, 張洪怒瞪她們一眼,她們便退到了一邊。
張洪大步跨入殿中,先是向王樂瑤行禮,然後過去, 一把揪住張瓊的耳朵,「誰讓你跑到這裡來的!」
張瓊叫道:「痛痛痛!父親,你快放手!」
張洪一邊揪著他一邊說:「皇后娘娘,小兒無知,滿口胡言,請您不要當真,臣這就帶他回去。」
王樂瑤點了點頭,張瓊卻掙脫開張洪,說道:「我沒有亂說。我真的想幫忙!父親,我又不是小孩子了,您跟母親能一輩子保護我嗎?此番正是建功立業的大好機會,若是我能立功,就不會被人看不起了!」
謝羨是最早來的,他好像來得十分匆忙,那麼注重儀容的一個人,帽子都是歪的。
「謝舍人,您的帽子。」竹君小聲提醒。
謝羨這才扶正帽子,對王樂瑤拜道:「娘娘,情況不容樂觀。這應該是場預謀,北府軍故意裝作不精於作戰的樣子,先是打架生事,麻痹眾人。引陛下離開建康以後,他們有了更大的勝算,這才對我們發難。」
「陛下應該已經快到會稽郡,這個時候就算我們傳消息過去,再等他趕回來,也需要幾日。何況這一來一回,極有可能貽誤戰機。但是憑我們這些人,可能守得住建康?」王樂瑤抬手按住額頭,連她自己都感到懷疑。
蕭宏和王端同時趕到,他們的設想跟謝羨一樣,北府軍是算好了這一步,他們一開始的目標,就是建康!
「娘娘不用擔心,建康的城防還算堅固,我們只要堅持到左衛將軍帶著援軍回來,就能守住建康。」王端寬慰道。
「你跟左衛將軍聯繫上了?」王樂瑤問道。
王端點了點頭,「他在徐州,正在趕回來的路上。詳情等他回來再向娘娘細稟。」
蕭宏也說:「去年是豐年,幾個倉廩還算充足。我會跟朝中大臣商議,確保百姓的糧草。只不過大軍圍城,就怕城中先亂起來。」
王樂瑤深呼吸了一口氣,想起那曾經的夜晚,蕭衍手把手教她處理政務,第一件事,就是不能慌。她治國的經驗尚淺,蕭衍對外宣稱由蕭宏監國,實際上,蕭宏只是名義的治國者,所有的璽印都在王樂瑤的手中。蕭衍託付給她的時候,她就感覺到自己的責任重大。
她一定要守好建康。
「臨川王和建康令負責穩定城中,宮中只留守住各個城門的兵士,其餘所有禁軍,包括會武功的內侍,都跟王端到外城的城牆上去固防。」
蘇唯貞跟著蕭衍一起去了會稽,內侍就交給了桓曦和。
蕭宏和王端領命,退出了顯陽殿。
謝羨一直在看王樂瑤。眼前的女子,跟他從前認識的那個阿瑤真是不同了。以前,她雖然也冷靜理智,但卻有種淡漠,總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現在卻像是柱石一樣,可以把天下,扛在雙肩上。若她嫁給自己,可能只會做個囿於內宅,閒暇時看看書,下下棋的世家婦,永遠不會有如此刻這樣的光芒。
蕭衍給她的,不僅是寵愛,還有權力。一種可以指點江山的氣勢。
這是別的任何人都給予不了的。
「謝羨,我們不能光等著別人救,我們還要自救。我對建康周圍的布防不熟,你可知道哪裡能夠調兵?」王樂瑤命竹君去拿了輿圖過來。
謝羨回過神來,他雖然不善行軍,但是在五經館講讀時,為了更好地選拔未來的官吏,他偶爾也會去旁聽兵解之道,因此對周邊的情況還算熟悉。
他走到王樂瑤的身邊,拿起桌上的硃筆說:「這幾處應該有屯兵。但北府軍一定會斷我們出城的道路,所以消息未必能傳出去。」
「我有辦法。」
謝羨不解地看著她。
她認識兩個最精通於傳遞消息的人,一個是顧榮,一個是劉八娘。只要把消息順利地傳到這幾個地方,就可以調兵來助建康。可調兵非同小可,要取得對方將領的信任,不是誰都可以勝任傳訊之職。
「臣願往。」謝羨說道。
「也算我一份!」殿外有個響亮的聲音說道。
128. 第一把二十八章 落幕。
王樂瑤和謝羨同時朝門外看去, 看到張瓊站在那裡,王樂瑤吩咐道:「讓他進來吧。」
如今她這裡是內宮消息的中樞,來來往往的人不少。只是張瓊突然出現, 還是讓她覺得很意外。
張瓊進殿以後拜道:「皇后娘娘, 我對都城內外的地形非常熟悉,而且跟那些兵頭子也都在一起喝過酒,算是有些交情。由我去傳遞消息, 最合適不過。」
張瓊本來是要進宮問問,有沒有他可以幫忙的地方, 自從桓曦和跟沈約訂了婚,他就一直過得渾渾噩噩的,把自己關在屋子裡喝酒,覺得人生都失去了樂趣。直到這回建康被圍困,周圍所有的人都在往來,只有他置身事外。他發現自己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要重振旗鼓, 做些男人該做的事。
王樂瑤道:「你可知城外的通道如今很有可能都被北府軍切斷了, 你出去會危險重重?你是張家的獨子, 舅父舅母不會答應的。」
「我知道。可是建康如今形勢危急,皇后娘娘也沒有更好的人選吧?」張瓊又看向謝羨, 「謝舍人養尊處優, 又生得太過惹眼, 怕是難以勝任。還是由我去吧。」
「逆子!」殿外又響起一聲暴喝。
宮女攔住怒氣沖沖的張洪, 張洪怒瞪她們一眼,她們便退到了一邊。
張洪大步跨入殿中,先是向王樂瑤行禮,然後過去, 一把揪住張瓊的耳朵,「誰讓你跑到這裡來的!」
張瓊叫道:「痛痛痛!父親,你快放手!」
張洪一邊揪著他一邊說:「皇后娘娘,小兒無知,滿口胡言,請您不要當真,臣這就帶他回去。」
王樂瑤點了點頭,張瓊卻掙脫開張洪,說道:「我沒有亂說。我真的想幫忙!父親,我又不是小孩子了,您跟母親能一輩子保護我嗎?此番正是建功立業的大好機會,若是我能立功,就不會被人看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