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1頁
以前他與李寧詠也來過師範校,還曾在車裡親熱過。與李寧詠在一起的時候,兩人在性。方面非常協調,十分快活。但是,王橋從來沒有站在李寧詠身邊內心就會變得非常安寧的時刻。這是兩人之間的明顯不同。
呂琪聽到輕微的腳步聲,轉過頭來,微微一笑。從樹葉間恰好射過來幾束陽光,落在呂琪白皙的臉上。王橋猛然間又產生一種「昨日重現」之感,仿佛這個情境曾經無數次發生過。可是具體想要追查是什麼時間發生,又無法清晰追憶。
「你開車水平怎麼樣?我認識你的時候,你會騎摩托車,但是不會開車。」王橋站在呂琪身邊,問道。
呂琪道:「我在米國讀書,那邊情況和國內不一樣,不開車會很不方便。我開車的水平還行,學車的時候,師傅都誇我悟性高。」
王橋道:「我們失去了太多在一起的時光。至少有十年時間,生活中沒有對方出現,這是一件非常遺憾又無法彌補的事情。」
呂琪看著王橋挺直的鼻樑,道:「在我的日記里,你是一個很果敢的人,怎麼變得多愁善感起來。」
王橋道:「生活會改變一個人,特別是象我這種經歷比較坎坷的人。」
呂琪指著遠處籃球場上幾個打籃球的人,道:「十一年前,你也在場上跳來跳去吧。在那張集體相里,你真的好青澀。有一點我沒有想明白,我當時都大學畢業了,為什麼還會和一個不滿二十的小年輕談戀愛。」
王橋笑道:「大家都剛從校園出來,要論青澀,五十步笑一百步而己。你保養得還行,和十年前沒有什麼變化。」
呂琪道:「你這是拍馬屁啊,我的眼角都有皺紋了。沒有料到,打架厲害的王橋也會拍馬屁。」
王橋道:「我拍馬屁的時間非常少,就算面對頂頭上司,我都不拍馬屁的。對你算是例外?為什麼,很簡單,女孩子都喜歡聽好聽的。何況我是說的真話,還不算拍馬屁。」
從遠處走過來幾個人,前面一人是教育局副局長朱永清,後面跟著的是昌東實驗學校的校領導。
王橋看著朱永清加快了腳步,給呂琪介紹道:「前面那位是教育局副局長朱永清,你見過面,當年就是他到舊鄉學校給你辦的調動手續。」
呂琪這次到昌東,不想給除了王橋以外的任何人談起失憶之事,她要憑著日記本和王橋的講解,來一趟「昌東不失憶之旅」。
王橋抓緊介紹道:「朱永清以前是我爸的學生,後來當了師範校副校長。」
講解到這裡,朱永清已經來到了身邊。朱永清目光全部集中在王橋身上,伸出手,道:「王常委,你好你好。」王橋道:「朱老師,到實驗來檢查工作?」朱永清道:「師範校變為實驗中學,管理上一直有些不順,今天我和幾個校長座談,大家一起找找問題。」
實驗校幾位校領導,從正職到副手,依次就給王橋打招呼。
朱永清注意到王橋身邊的女子,覺得有些眼熟,可是想不起在哪裡見過。他曾經幫著呂琪辦過調動手續,與呂琪見過一次,只是時間太久,記不起來了。
呂琪落落大方地走過去,道「朱局長好,我是以前在舊鄉學校工作的呂琪,你幫我辦過調動手續。」
經呂琪提醒,朱永清恍然大悟,道:「難怪我這麼眼熟,原來是呂老師。呂老師在哪裡高就?」
呂琪道:「我剛回國,還處於失業階段。」
朱永清道:「呂老師是海歸,是繼續留在海外還是回國?」
呂琪笑道:「你都說我是海歸了,當然是回國,否則叫什麼海歸。」
朱永清拍著自己額頭,誇張地笑道:「我這是犯一個呂老師,你貴姓的錯誤。」
聊了一會,朱永清邀請王橋和呂琪一起吃飯,自然被王橋婉拒。
等到朱永清等人離開後,呂琪道:「我的應答還算不錯吧,朱局長完全沒有懷疑我失憶。」
王橋道:「這個不算,朱老師只見過你一面,或許根本不記得了。明天舊鄉幾位熟悉的老師聚齊,你能過關,那才算是真的過關。」
呂琪道:「按照我的日記,以及你的講述,我以前性格比較內向,話不多。現在十年沒有見到這些老師,我可以繼續內向,多聽,少說,遇到不明白事情就裝啞巴,實在裝不過去你就打圓場,他們應該不會懷疑。」
「那我就來考考你。」王橋將幾張相片拿出來,讓呂琪辨認。
呂琪腦海里有那張集體相的底子,又看過日記中對幾人的描述,依次答道:「這是和我一個房間的李酸酸、這是當了副校長的趙良勇、這是那位被判刑的趙海、這是個子最小的邱大發,這是目前在縣委辦工作的劉友樹,曾經搶險救災。這是小學的校長王勤,這是老校長代友明。」
「回答完全準確。」王橋將相片收起,又建議道:「我們在學校轉一轉,再到火鍋肥腸館。我們曾經去過火鍋肥腸鍋,在你腦中,能不能勾勒出這個土餐館的大致形狀。」
呂琪道:「我的日記中記錄過這個餐館,大體上就是陽州那些小館子的樣子。」
兩人在校園內轉了一圈,再出校門,來到離學校不遠處的火鍋肥腸館。
火鍋肥腸鍋開了店面堂皇的新店,生意依舊火爆。這間老店同時保留下來,並且一直在營業。
呂琪聽到輕微的腳步聲,轉過頭來,微微一笑。從樹葉間恰好射過來幾束陽光,落在呂琪白皙的臉上。王橋猛然間又產生一種「昨日重現」之感,仿佛這個情境曾經無數次發生過。可是具體想要追查是什麼時間發生,又無法清晰追憶。
「你開車水平怎麼樣?我認識你的時候,你會騎摩托車,但是不會開車。」王橋站在呂琪身邊,問道。
呂琪道:「我在米國讀書,那邊情況和國內不一樣,不開車會很不方便。我開車的水平還行,學車的時候,師傅都誇我悟性高。」
王橋道:「我們失去了太多在一起的時光。至少有十年時間,生活中沒有對方出現,這是一件非常遺憾又無法彌補的事情。」
呂琪看著王橋挺直的鼻樑,道:「在我的日記里,你是一個很果敢的人,怎麼變得多愁善感起來。」
王橋道:「生活會改變一個人,特別是象我這種經歷比較坎坷的人。」
呂琪指著遠處籃球場上幾個打籃球的人,道:「十一年前,你也在場上跳來跳去吧。在那張集體相里,你真的好青澀。有一點我沒有想明白,我當時都大學畢業了,為什麼還會和一個不滿二十的小年輕談戀愛。」
王橋笑道:「大家都剛從校園出來,要論青澀,五十步笑一百步而己。你保養得還行,和十年前沒有什麼變化。」
呂琪道:「你這是拍馬屁啊,我的眼角都有皺紋了。沒有料到,打架厲害的王橋也會拍馬屁。」
王橋道:「我拍馬屁的時間非常少,就算面對頂頭上司,我都不拍馬屁的。對你算是例外?為什麼,很簡單,女孩子都喜歡聽好聽的。何況我是說的真話,還不算拍馬屁。」
從遠處走過來幾個人,前面一人是教育局副局長朱永清,後面跟著的是昌東實驗學校的校領導。
王橋看著朱永清加快了腳步,給呂琪介紹道:「前面那位是教育局副局長朱永清,你見過面,當年就是他到舊鄉學校給你辦的調動手續。」
呂琪這次到昌東,不想給除了王橋以外的任何人談起失憶之事,她要憑著日記本和王橋的講解,來一趟「昌東不失憶之旅」。
王橋抓緊介紹道:「朱永清以前是我爸的學生,後來當了師範校副校長。」
講解到這裡,朱永清已經來到了身邊。朱永清目光全部集中在王橋身上,伸出手,道:「王常委,你好你好。」王橋道:「朱老師,到實驗來檢查工作?」朱永清道:「師範校變為實驗中學,管理上一直有些不順,今天我和幾個校長座談,大家一起找找問題。」
實驗校幾位校領導,從正職到副手,依次就給王橋打招呼。
朱永清注意到王橋身邊的女子,覺得有些眼熟,可是想不起在哪裡見過。他曾經幫著呂琪辦過調動手續,與呂琪見過一次,只是時間太久,記不起來了。
呂琪落落大方地走過去,道「朱局長好,我是以前在舊鄉學校工作的呂琪,你幫我辦過調動手續。」
經呂琪提醒,朱永清恍然大悟,道:「難怪我這麼眼熟,原來是呂老師。呂老師在哪裡高就?」
呂琪道:「我剛回國,還處於失業階段。」
朱永清道:「呂老師是海歸,是繼續留在海外還是回國?」
呂琪笑道:「你都說我是海歸了,當然是回國,否則叫什麼海歸。」
朱永清拍著自己額頭,誇張地笑道:「我這是犯一個呂老師,你貴姓的錯誤。」
聊了一會,朱永清邀請王橋和呂琪一起吃飯,自然被王橋婉拒。
等到朱永清等人離開後,呂琪道:「我的應答還算不錯吧,朱局長完全沒有懷疑我失憶。」
王橋道:「這個不算,朱老師只見過你一面,或許根本不記得了。明天舊鄉幾位熟悉的老師聚齊,你能過關,那才算是真的過關。」
呂琪道:「按照我的日記,以及你的講述,我以前性格比較內向,話不多。現在十年沒有見到這些老師,我可以繼續內向,多聽,少說,遇到不明白事情就裝啞巴,實在裝不過去你就打圓場,他們應該不會懷疑。」
「那我就來考考你。」王橋將幾張相片拿出來,讓呂琪辨認。
呂琪腦海里有那張集體相的底子,又看過日記中對幾人的描述,依次答道:「這是和我一個房間的李酸酸、這是當了副校長的趙良勇、這是那位被判刑的趙海、這是個子最小的邱大發,這是目前在縣委辦工作的劉友樹,曾經搶險救災。這是小學的校長王勤,這是老校長代友明。」
「回答完全準確。」王橋將相片收起,又建議道:「我們在學校轉一轉,再到火鍋肥腸館。我們曾經去過火鍋肥腸鍋,在你腦中,能不能勾勒出這個土餐館的大致形狀。」
呂琪道:「我的日記中記錄過這個餐館,大體上就是陽州那些小館子的樣子。」
兩人在校園內轉了一圈,再出校門,來到離學校不遠處的火鍋肥腸館。
火鍋肥腸鍋開了店面堂皇的新店,生意依舊火爆。這間老店同時保留下來,並且一直在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