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過了二個多小時,老吳就垂頭喪氣地回來了,他把手一擺,嘆聲說道:「唉,竹籃打水一場空啊,白忙活了。」

  「怎麼,沒有這個地址嗎?」戚路起身問道。

  「是的。」老吳皺眉說道:「我把南京路跑了個遍,也沒發現有這個地址,門牌號到463號就終止了。」

  「啊,怎麼會這樣!」丁曉嵐頓時感到好失望。

  戚路臉上也掛不住了,這件事要是被同行知道了,豈不成了個大笑話!他掏出一根煙默默抽了起來。

  煙還沒有抽完,他突然意識到了什麼,起身來到電腦前從網上調出本市的地圖,仔細地查看起來。

  看著看著,戚路不禁笑了起來,他回頭對老吳說:「恐怕你要再找一次。」

  聽戚路這麼一說,老吳和丁曉嵐都知曉他發現了新的線索,趕緊圍過來觀看。

  戚路指著地圖上南京路的盡頭說:「我記得以前南京路末端應該是向前延伸了一公里左右,後來因為修建了高速公路,所以才把它攔腰截斷。」

  「嗯,是有這麼回事,好像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老吳應道。

  戚路接著說:「463和478隻隔了不到20個號碼,你應該在這段消失的公路中查尋,應該會有新的發現。」

  「好!」老吳抬腿就要出門,不過他立馬折了回來。「就算你說的對,這段消失了路段即使還有建築物,也會按城市建設的慣例改了門牌號碼,我不一定查得到原來的地址啊。」

  「這倒是個問題。」不過戚路馬上就想到了解決的辦法。「你不妨去找劉辰飛幫忙,他可以幫我們詢問管轄那片的戶籍民警。」

  「好主意。」

  戶籍民警對管轄的地區環境再熟悉不過了,即使對一些消失的建築他也能調閱派出所內的檔案來得到想要的答案。

  老吳這次是毫不猶豫地出門去找劉辰飛幫忙了。

  讓戚路沒有想到的是,老吳這一去,竟然到了傍晚時分還沒有回來。

  丁曉嵐已經做好了晚餐,她指著桌上的飯菜說:「給老吳打個電話吧,他要是不回來我們就先吃了。」

  話聲剛落,老吳就從外面滿頭大汗地回到了事務所。

  「先吃飯吧,有什麼事等下再說。」見老吳回來沒有一句抱怨的話,戚路心知他肯定找到了許鏡橋夢中的那個地址。

  戚路不著急,丁曉嵐卻是滿臉不安的神情,她一邊吃飯一邊眼睛直勾勾地瞅著老吳。

  老吳豈不知她內心的想法,於是放下碗筷嘿嘿地笑了起來。

  「找的怎麼樣了,找到了嗎?」丁曉嵐急道。

  「今天真是累死我了,劉辰飛根本幫不上忙,他帶我到派出所里翻遍了檔案,也沒有找到這個門牌號。」

  「啊,又沒找到啊!」丁曉嵐簡直是失望到了極點。

  「不可能吧。」戚路也驚訝了。

  「別急,我話還沒有說完了。」老吳賣了個關子。

  「那你就快說啊!」丁曉嵐催促他道,忙殷勤地給他倒了杯酒。

  老吳呷了一口酒說:「雖然派出所那邊沒頭緒,但是劉辰飛又給我出了個主意。按照他的這個法子,我還真找到了這個門牌號。」

  「什麼辦法?」

  「劉辰飛讓我去了趟市裡的檔案館。」

  「對啊,我怎麼沒想到這一點!」戚路頓時鬆了一口氣。

  「我翻了幾個小時的檔案,最後還是在解放前國民黨留下的資料袋裡找到了相關的線索。」

  「這麼久遠?」戚路不由詫異萬分。

  老吳從懷裡拿出了一張牛皮紙,上面有他簡約記錄後畫下的地址方位圖。

  「你們看,478號確實像小戚說的那樣,它在我們現在看到的南京路末端的前面600多米的地方。」

  「這個地方?」戚路手摸著下巴思索了一會說:「那裡好像是一片荒地,沒有人煙居住。」

  「是的,現在這裡是沒人居住,也沒有建築。」老吳回答:「可是在解放前,這裡有幢很豪華的民宅。」

  第十五章 尋找古宅

  戚路問:「這幢老舊民宅的門牌號碼就是478號?」

  老吳點了點說:「不過這房子已經拆了幾十年呢。」

  「為什麼?」

  「這事說來就話長了。」老吳向他們兩人娓娓道來。

  原來那個地方是個明清時期就存在的古村落,而這幢民宅建於清朝嘉慶年間,是當地一位巨富的私宅。傳到上世紀30年代時後人已經衰落,被另一位移居到本市的客商收購。

  本市解放前夕,這位商人因為害怕新中國成立後遭到政府的清算,就舉家遷移到了香港,這幢民宅也成了無主的荒宅,最後被政府收歸公有資產。那時候的人們還沒有文物保護的意識,這幢民宅於是被當地的生產隊改建成了公社食堂。

  再過了數十年,住在那個村子裡的人都得了一種怪病。這下子可驚動當地政府,懷疑是階級敵人在搞報復活動,但經過公安局立案偵查後卻查無頭緒,最後還是一位醫學教授無意間發現村民得病的原因是村子附近的水源受到了污染。

  水質污染的源頭一直沒能查清,政府無奈之下只好將村民集體搬遷到另一個地方安居,同時將所有房屋拆遷當作建築材料來建設新村莊,於是那個地方就成了一片廢墟。

  後來政府官員想在這片空地上開荒種地,但專家現場勘察後卻發現這是片鹽鹼地根本不適合莊稼生長,因此這個地方逐漸成了一片荒地,至今無人過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