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侯大利、田甜、葛向東和樊勇坐在房間外面,沒有擅自進屋,等著技術室的老譚和小林等人過來進行現場勘查。侯大利和田甜都有現場勘查證,只不過走得太匆忙,設備沒有帶齊,擔心貿然進屋會對現場有所破壞。

  5月,太陽變強,溫度升得很快。田甜圍著這套尋常農家小屋轉了一圈,道:“沒有怪味,應該沒有屍體在裡面。有可能前一段時間查系列麻醉搶劫案,驚動了狗貨,他提前開溜。”

  這是最合理的解釋,也是最讓侯大利覺得沮喪的可能性。當前最緊急的是找到李曉英,從狗貨這條線反查購買迷幻劑的人是一個重要辦法。如果狗貨真逃之夭夭,就算以後找到狗貨,對於解救李曉英的意義也不大了。

  四人談了一會兒案子,當地派出所接到指令趕到狗貨所住農房。又過了二十來分鐘,老譚、小林等技術人員到了以後,侯大利和田甜按照勘查要求,戴上手套、帽子、口罩和腳套,等到村支書和派出所民警來到後,便和老譚等人一起進入現場。

  葛向東和樊勇沒有現場勘查證,留在屋外,與村支書聊天,了解狗貨居住在當地的情況。

  狗貨租用了一套農家住宅,堂屋、左側臥室和衛生間有生活過的痕跡,其他房間布滿灰塵,從灰塵厚度來看,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人使用。技術室新調來的女刑警開始錄像,小林則拿著相機將房屋內部情況固定下來。

  侯大利進入房間以後,兩眼開始掃描整個房屋的情況,很快在大腦中建立起房屋的內部結構圖。他閉上雙眼,一切都在腦海中清晰地呈現出來。

  老譚站在堂屋中間,將侯大利招到身邊:“你有什麼想法?”

  侯大利這才回過神來,道:“從屋裡的情況來看,除了一張椅子倒在地上以外,沒有搏鬥痕跡。狗貨離開得很匆忙,陽台上還掛著衣服。若是從容離開,應該收了陽台上的衣服。廚房灶台上有一個大盤子,裡面食物已經開始腐爛。”

  老譚也注意到房間的異常:“現在無法判斷是他自己離開,還是被人帶離。要將房屋徹底查一遍,看有沒有可疑的指紋和足跡。”

  侯大利道:“還要查一查DNA。”

  老譚望了一眼走到身邊的田甜,道:“這個房間查DNA有用嗎?”

  田甜道:“侯大利提出要檢測DNA嗎?他在這方面比較有研究。”

  老譚道:“那DNA就由侯大利來搞。”

  DNA檢驗技術是近些年才發展起來的,老譚入行的時候DNA檢驗技術還是一個概念,他擅長足跡和手印檢驗技術,對DNA檢驗技術始終不太精通。侯大利入行時間比老譚晚得多,入行時DNA檢驗技術已經成熟,他在代小峰案中又從鴨骨中成功發現代小峰的DNA,為最後鎖定代小峰奠定了基礎。有了這次成功經驗,侯大利思維方式就得到了強化,極為看重在現場對DNA的檢驗。

  侯大利提取了十二件生物檢材,屬於一級檢材的有八件,包括頭髮、菸頭、牙膏罐、指甲剪、棉簽袋、面巾紙塊、空氣清新劑和皮鞋。之所以將這幾件生物檢材定為一級,主要是這幾樣都有可能留下DNA,且不涉水。其他幾件被定為二級,包括水杯、礦泉水瓶子、布質面巾等,這幾樣定為二級的原因是都涉水。

  老譚不動聲色觀察侯大利提取生物檢材,等到其完成工作以後,問道:“為什麼要提取牙膏罐?”

  侯大利解釋道:“只要接觸,必須有物質交換。牙膏罐是硬塑料,外表是凹槽和凸牙構成,用手擰牙膏蓋時有可能留下DNA。紙巾面巾是那種質量比較好的,中間薄膜有皺褶,用手撕的時候也就留下DNA。”

  等到侯大利提取生物檢材完畢以後,小林收起足跡燈等設備。江州刑警支隊技術室已經收集了狗貨的指紋、手印和足跡,從現場情況來看,屋內只留下三個人的指紋、手印,其中一個就是狗貨的。

  收集了房東夫妻指紋、手印、足跡、頭髮和血滴以後,老譚等人離開現場。在離開前,他們特意交代了派出所、村支書和房東,此房間封閉,什麼時候打開聽候通知。

  狗貨牽涉到失蹤的李曉英,李曉英生死未卜,給江州警方極大壓力。出於穩妥起見,刑警支隊聯繫了省廳刑偵總隊的技術室,由他們對提取的生物檢材進行檢驗。

  江州刑警支隊技術室很快得出結論,房間裡除了狗貨和房東夫妻的指紋以外,鋁合金門窗處還有一枚新鮮指紋。

  此枚新鮮指紋引起了支隊高度重視。

  宮建民拿著指紋相片,道:“這是新鮮指紋?”

  老譚道:“確實是新鮮指紋。這個指紋不是狗貨的,也不是房東夫妻的,肯定就是與狗貨熟悉的關係人的。”

  宮建民放下相片,沉吟道:“從現場勘查情況來看,屋內沒有暴力痕跡,為什麼會在窗口出現指紋,講不通。”

  宮建民拿著相片走到窗前,反覆試驗用什麼姿勢才能形成相片上的指紋。隨著支隊長不斷試驗,老譚意識到自己有可能犯了錯,站在地面上在窗戶上形成指紋與相片上指紋的角度不符。宮建民拿了張椅子放在窗邊,站在椅子上,這時候形成的指紋與相片上指紋基本相符。

  宮建民跳下椅子,道:“你們再跑一趟,查一查是不是維修過窗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