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劉戰剛將目光轉向坐在侯大利身邊的田甜,道:“田甜,你有什麼看法?”

  田甜道:“這三個發現還不能形成證據鏈。有兩個重大缺陷,腳印顯示負重,並不意味著扛著屍體,這是其一;11月14日經過師範圍牆缺口右側和水泥上的腳印有可能有聯繫,也有可能沒有,這是其二。”

  朱林隨後表示沒有補充。

  劉戰剛道:“宮支,你來講。”

  宮建民道:“首先要表揚專案組,作為配偵單位,連續挖到重要線索。其次,雖然這幾個發現還不能形成證據鏈,但是具有重要價值,當前就以鞋找人,通過鞋印可以分析出此人的身高、年齡等基本信息。若是其信息與視頻上的人是一致的,那麼此人作案可能性就很高。”

  散會以後,宮建民坐上陳陽開的警車,很感慨地道:“有105這種配偵單位,是好事,也是壞事。重案大隊很有壓力呀。”

  陳陽對此深有感觸,道:“為了偵辦杜文麗案,重案大隊專門抽調了十二個偵查員,還是由我來牽頭,這是相當重視了。等會兒我要召集大家開會,讓大家一起體會我在會上的感受。儘管劉局沒批評,可是臉上火辣辣呀。”

  宮建民道:“知恥而後勇。105專案組就是一條鯰魚,有了這條鯰魚,大家才不會懈怠。從這一點來說,我希望105專案組更厲害,逼得整個刑警支隊都保持緊張感。老陳,你的壓力很大,不僅是杜文麗案,還有李曉英失蹤案,105專案組也是配偵單位,若是再讓他們搶了先,我在關局和劉局面前只能找塊豆腐撞死。”

  陳陽回到重案大隊,召集重案大隊全體參加偵查員開會。得知105專案組挖出這條重要線索,又聽到陳陽提起“找塊豆腐撞死”的自嘲之語,偵查員們都憋了一口氣。

  金傳統的秘密

  會議結束,大隊長陳陽守在技術室,等著老譚拿出分析結果。老譚對現代科技不太熟悉,卻是足跡和手印方面的專家。拿到足跡以後,他很快就勾勒出足跡主人的年齡及體形。

  根據推算,足跡主人身高在一米七五左右。

  陳陽道:“這人有負重,會不會對身高有影響?”

  老譚對自己的技術很有把握,道:“估算時,我已經充分考慮到負重影響,做了處理。此人力量不算好,應該不是體力勞動者,更像是坐辦公室的人。”

  在桌上放著四個腳印模型,老譚輕輕拿起模型,用看情人的眼光打量模型,道:“我們古代有立七坐五盤三的說法。以頭長為單位,身高與頭長的比例是七比一,人類學、醫學、體育、藝術等學科的研究和實踐都證明了這一規律,只要是正常人,都逃不脫這個規律,頂多是做加權處理。”

  陳陽看著結論表,道:“25到30歲,這個年齡準確嗎?”

  老譚繼續舉起腳印,道:“這個腳印已經告訴了我們年齡,一般來說,年齡越小,足跡前掌重壓面越小,且靠前靠內側;隨著年齡增大,壓力面則向後、向外轉移,且面積增大;過了五十歲,壓力面還會由外後向內前轉移,我們用乘五法就可以判斷出基本年齡。”

  陳陽道:“這應該是指的赤腳情況吧。”

  “穿鞋形成的足跡的原動力來自足底,力的效應透過鞋底轉移到地面,原理是一樣的。留跡人就是25歲左右,一米七三到一米七五,體形中等。”老譚用手指探著鞋子印跡,道,“這款鞋很少見,與市面上的鞋印都不一樣,應該是進口名牌鞋,非常貴。具體叫什麼名字,鞋底沒有標誌,我也不知道。”

  老譚對足跡的解讀,為重案大隊偵辦此案提供了重要線索。

  重案大隊確定了以鞋找人的方案。簡短案情分析會結束,偵查員們沒有在辦公室停留,分成幾個小組在江州各大商場尋找相同款型,誰知整個江州都沒有類似鞋底的戶外鞋。

  接到幾個小組反饋之後,陳陽正在為難,宮建民道:“你傻呀,侯大利就是富二代,還是頂級富二代,多半認識這種鞋。”

  陳陽如夢初醒,趕緊給侯大利打電話,讓他到重案大隊。十分鐘後,一臉嚴肅的侯大利出現在重案大隊。

  陳陽拿出鞋印模型,道:“你知道這是什麼鞋嗎?”

  “我研究了鞋印。這款鞋叫阿尼,是進口鞋,以前在省城圈子裡,富二代有人專門穿這款鞋。”

  在發現水泥道腳印後,侯大利在心中認定李武林就是腳印主人,而腳印主人是兇手的可能性很大。發現鞋印是阿尼鞋所留之後,他便意識到自己可能錯了,李武林跟著金傳統是賺了些錢,但基本不可能買阿尼鞋這種奢侈品。

  陳陽道:“這鞋多貴?”

  侯大利道:“不算太貴,兩萬五左右。”

  陳陽拍著額頭,嘆道:“這雙鞋兩萬五,叫作‘不算太貴’?”

  侯大利臉上沒有任何笑意,道:“陳大不來找我,我都會過來。阿尼只有省城才有專賣店,實行的是會員制,應該很好查。”

  陳陽道:“我、邵勇和你,一起到省城。”

  案情如火,容不得遲疑,警車直奔陽州。

  侯大利在車上提議道:“阿尼是外資企業,平時有點拽,經常鬧店大欺客的新聞。我們是江州警方,他們不一定配合,建議與陽州市局聯繫,他們出面,更容易拿到阿尼的顧客資料。”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