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田甜道:“你想得太複雜了,兇手極有可能住在師範后街,熟悉周邊情況。從缺口處進入師範,拋在污水井內,這是最合理的解釋。師範后街也在江陽區,符合舒適區原則。”

  侯大利道:“兇手將屍體拋到污水井裡,就是想隱藏。但是污水井在工地里,屍體拋在這裡,遲早會被發現。”

  田甜道:“兇手當時的想法就是拋屍,只要當時沒有被發現,那就萬事大吉。”

  田甜所言倒是兇手拋屍的普遍現象。侯大利仍然沒有鬆開緊鎖的眉頭,道:“我總覺得有些不對勁,讓我再想一想。”

  侯大利站在污水井邊就如老僧入定,腦海里各種信息進行輪番組合,出現了兇手拋屍的不同路線。

  3月27日上午,發現污水井女屍第八天,侯大利接到群眾電話,稱在《山南攝影》雜誌上見到過一組相片,與協查通告中的頭像很接近。

  通話之後,侯大利奔到田甜辦公室,道:“有線索,跟我到江州圖書館。”

  侯大利、田甜驅車前往江州圖書館。在車上,侯大利打通葛向東電話,道:“剛剛有線索,說相片與攝影雜誌上的相片很接近,我們到江州圖書館會合。”

  葛向東嚇了一跳,道:“污水井受害者是模特?”

  侯大利道:“如果畫得很像,你有印象嗎?”

  葛向東道:“我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進攝影圈子了,對這個女孩還真沒有什麼印象。”

  侯大利和田甜剛到江州圖書館,葛向東開著車也火急火燎地追了過來。三人來到圖書館,出示證件,借閱了從去年到今年所有《山南攝影》雜誌。去年8月《山南攝影》雜誌中頁有一組平面模特攝影相片,其中一名與顱骨頭像復原後的死者相貌極為接近。

  葛向東調出自己畫的素描,素描、顱骨頭像復原和攝影相片三者之間有極高相似度。他隨即又將雜誌上的相片拍了下來,給省公安廳良主任傳了過去。

  良主任從手機中看了相片,語氣高昂,道:“就是這人,錯不了。向東啊,你是天生做這行的材料,千萬不要放棄。具體到這個案子,偵破前提是找到屍源,找不到屍源,只能靠其他案子帶出來,那不知要到何年何月。找到了屍源,下一步案偵工作才能開始,偵破的概率也大大提高。這一次,我們立了功。”

  聽到此語,葛向東如飲甘泉,渾身每個毛孔都透著舒服。從警多年來,他長期是以“老油條”形象出現在同事和領導面前,不求最好,只求不犯錯。這一次他被“強迫”做了畫像師,又跟著良主任做顱骨頭像復原,居然真的通過顱骨復原確定了污水井女屍的身份。這令葛向東極有成就感,最初接受任務時的不快早就無影無蹤。

  主管刑警的副局長劉戰剛、刑警支隊長宮建民、重案大隊長陳陽等刑偵方面領導接到消息以後,齊聚刑警支隊小會議室,傳閱《山南攝影》雜誌。

  《山南攝影》雜誌上面刊登出來的相片與污水井女屍相片相對比,格外讓人震撼。平面模特杜文麗神采飛揚,青春靚麗;污水井女屍五官全毀,腫大,扭曲,變形。前者是天使,後者是地獄使者。

  劉戰剛問道:“核實沒有?”

  朱林眉頭緊鎖,道:“我和秦陽刑警支隊老張聯繫了。杜文麗去年11月出去,走遍全國,給家裡寄過明信片,春節前還寄過。”

  劉戰剛道:“這是怎麼回事?”

  朱林道:“顱骨復原不會出錯,受害人是杜文麗的概率非常大。明信片是誰寄的,這得好好查一查。專案組到秦陽見一見杜文麗父母,讓他們過來辨認衣物,比對DNA。”

  “污水井女屍案中,105專案組做得很好,找到了屍源,這一步非常關鍵,否則案偵工作沒法開展。根據管轄原則,此案由江州刑警辦理。重案大隊主要精力還是要放在長青縣滅門案上,污水井女屍案繼續由105專案組偵辦。我在這裡當著諸位的面說一件事情,石秋陽案件中,105專案組發揮了決定性作用,我不是批評重案大隊,而是提醒重案大隊,你們的力量遠遠強於105專案組,不應該落在105專案組後面。長青縣滅門案已經有了關鍵線索,希望你們踢好臨門一腳,將兇手捉拿歸案。”

  今天到會的皆是刑偵方面領導,沒有一線偵查員,劉戰剛就沒有保留地說了後面一段話,其主要意圖是“激將”,將重案大隊所有潛能全部激發出來。

  支隊長宮建民、政委洪金明、副支隊長兼重案大隊長陳陽這幾位刑偵老將都明白劉戰剛是在激將,但仍然覺得臉上火辣辣的。

  朱林是老支隊長,為了照顧重案大隊的顏面,道:“專案組作為配偵是起了點作用,關鍵還是重案大隊。”

  宮建民道:“功勞不能否定,但是問題也要提出。朱支不要謙虛,105專案組在石秋陽專案中起到的作用,大家都看在眼裡。”

  劉戰剛點了一把火以後,又特意談起葛向東,道:“葛向東調到支隊技術室,充分發揮了其特長,在查找屍源上功不可沒。朱支回去以後,要表揚他,不過也別翹尾巴,還得再接再厲。”

  葛向東參加工作多年,自以為早就水火不侵,洞明世事,誰知聽到了朱林轉述的領導表揚,心情居然激動起來,腰背也在不知不覺中挺得筆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