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到現場去看了,也看了以前提取的物證。客觀地說,技術室的現場勘驗人員工作非常細緻,水平很高。美中不足的是對物證的應用,刺刀都打開了,卻沒有捅進去。」

  侯大利答得很直接,沒有隱藏自己的觀點。刑偵是科學,科學來不得半點虛假,他不考慮與科學無關的事情,該說的話一定要說出來。

  朱林神情嚴肅起來了,道:「這麼說,你還真有進展?」

  侯大利道:「不是進展,而是發現了有一條可以挖下去的線索。」

  朱林道:「簡單直接,不要賣關子。」

  侯大利道:「物證里有一些鴨骨頭,這極有可能會是突破點。原因很簡單,啃鴨骨頭時,鴨骨頭上多半會留下人的唾液,人的唾液里含有口腔上皮細胞,口腔上皮細胞含有細胞核DNA,我們若是能從鴨骨頭得到唾液檢材,就可以和懷疑對象進行比對。當然,也有可能提取了唾液檢材,卻仍然找不到犯罪嫌疑人,但是我們至少有了一個鎖定犯罪嫌疑人的重要證據。有了這個證據,犯罪嫌疑人遲早會歸案。」

  朱林沒有表態,拿起電話,將重案大隊宮建民、技術室負責人老譚叫到辦公室。

  老譚五十來歲,頭髮謝頂,聽完侯大利的分析,鼓著眼睛道:「鴨骨頭冷凍過,我們技術室沒有能力提取類似乾燥唾液。」

  侯大利道:「刑警總隊技術室能做,我在刑偵系時,到總隊技術室參觀過,這是他們的一項重要成果。」

  朱林轉頭又問老譚,道:「當時,為什麼要把鴨骨頭保存下來?」

  老譚道:「小林做的現場勘查,他這人就是收破爛的,每次都要提取大量物證。很多物證到底有什麼用處,估計當時也沒有想清楚。」

  江州這幾年累積了好幾起未破命案,給刑警支隊極大壓力,若是能夠以鴨骨頭為突破口偵破陳凌菲案,那麼就能減輕刑警支隊面臨的巨大壓力。朱林當即拍板道:「老譚跑一趟總隊。如果他們不能做,就請他們向公安部刑偵局請求幫助。」

  在等待鑑定結果期間,侯大利和李超繼續調查,這一次直接與代小峰聯繫。

  代小峰所在的公司在西城,名字叫作峰凌科技,峰凌前面的峰字是代小峰的峰,後面的凌字是陳凌菲的凌字。公司在寫字樓十八樓,侯大利和李超被帶到了代小峰辦公室。代小峰辦公室約為一百平方米,一大排落地窗,整個西城盡收眼底,很有氣勢。

  在侯大利想像中,代小峰是那種戴著眼鏡、身材稍顯柔弱的科技人才。事實上,代小峰沒有戴眼鏡,體形頗為挺拔,並非文弱書生。

  秘書泡茶之後便退出辦公室,代小峰坐在李超和侯大利對面,道:「請問兩位警官,是不是有了新線索?」

  李超道:「我和侯警官在辦理陳凌菲案,需要了解情況。」

  代小峰臉上露出失望之色,道:「為什麼又換人?換來換去,每次我都得重新講一遍。還是沒有什麼線索?」

  李超面對事主時態度很嚴肅,道:「警方一直在追查,有時調整人員很正常。我有幾個問題想來核實。」

  侯大利暗自觀察代小峰,想從其臉上表情看出異常。在回答問題時,代小峰陷入痛苦的回憶中,低頭,雙手撐臉,回答問題時,不時有淚滴流下。

  半小時,調查結束。代小峰所言與重案大隊記錄基本一樣,沒有新線索出來。當代小峰抬起頭時,眼睛紅紅的,滿臉淚水,哽咽著道:「我願意配合警方,隨時歡迎來調查。但有一個請求,你們的人別換得太多,每換一次人,又得讓我回憶一遍。這讓我很痛苦。」

  兩人出了門,李超問道:「你怎麼看代小峰?」

  侯大利回想起當初楊帆出事後自己的心情,道:「痛苦是真實的。」

  李超道:「你觀察了半天,就這麼一個傻結論?」

  侯大利聳了聳肩膀,道:「只能得出這個結論。」

  李超抬手看了看手錶,道:「再走一家,找一找陳凌菲的同事。」

  傍晚時分,侯大利和李超從陳凌菲同事家走訪出來。陳凌菲的同事居住地與陳家不遠,李超又看表,道:「去吃飯。走了半天,還真餓了。今天晚上老兄請客,到濱江路小喝一杯。」

  侯大利道:「在外面吃飯怎麼能讓師父破費。師父真別跟我客氣,國龍集團的錢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李超呵呵笑道:「有個富二代徒弟真好,吃吃喝喝,沒有心理負擔。」

  兩人來到商業氣氛濃厚的濱江路小吃城,找了一家環境最好的小店,點了烤河魚和啤酒。

  侯大利選了一個背朝江州河的位置,儘量不用目光與河水相接。

  江州河是季節河,在枯水期河水只能到膝蓋,後來在城區馬背山打了隧道,將城外馬溪河的水流引進城,為江州河補水,城區河道這才變得水流充沛。水量大,流速快,江州河頓時變得清澈起來,成為居民們夜間流連忘返之地。

  河水在身邊流過,微風拂面,旁邊食客們高談闊論,構成一幅特有的畫面。李超接到妻子電話,立刻拿著手機站在一邊,點頭哈腰地解釋,隔著手機賠笑臉。

  回到桌邊,李超這才解釋堅持到河邊的原因,道:「你嫂子和侄女到這邊練琴,我讓她們兩人一起過來,回家煮飯也麻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