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要算計的人是誰?

  馬車平穩地行駛在鬧市中,聽著外面的熱鬧和喧囂,她輕輕掀開帘子的一角。好巧不巧的是,視線中竟然出現兩道熟悉的身影。

  那兩人戴著斗笠,皆是一身的粗布裋褐,看著就是兩個農戶。其中一人似乎一直在看這邊,正好和她的眼神對上。她目光平淡而陌生地從他們那邊划過,望向不遠處的酒樓。酒樓的幡子迎風飄舞,像極她此時的心境。

  伍煜和伍林一直在明安城,他們到底想做什麼?

  即便是過了三年,她也不認為他們有能力與蕭應抗衡。就算是伍家還有殘存的勢力,也不可能斗得過蕭應。更讓她感到心驚的是,她發現她的心不知何時已經完全偏向了蕭應。方才有那麼一瞬間,她竟然在擔心他。

  她深吸一口氣,摒棄所有的雜念,輕輕放下車簾。

  馬車在行人中不緊不慢地往前行駛,感覺人越來越多。突然馬車晃了一下,似是撞到了什麼人。緊接著她聽到有人告罪的聲音,然後一個紙團從車窗處丟了進來。

  那人的聲音,她聽得清清楚楚。

  不是伍煜,還能是誰。

  她盯著腳邊的紙團,苦笑一聲。

  第69章 燕青心一驚,下意識退到

  馬車內坐著不止她, 還有盈香。

  盈香也看到了那紙團,警惕地掀開車簾往外看。方才被撞到的人早已消失在人群之中,她十分小心地揀起紙團。

  「娘娘, 此事怕是有詐。」

  燕青示意她把紙團遞過來,淡定地展開。

  紙團的內容不出燕青的所料,寫的是她之所以被火燒死的前因後果,字裡行間都在說她的死明面上看是田家欺君罔上, 實則都是蕭應的陰謀。

  「娘娘, 此事要不要告訴陛下?」

  「不用。」燕青表情淡淡。

  那場大火的前因後果, 誰能有她這個當事人清楚, 何需旁人來告訴她。她名義上已死去三年, 不想世上還有人惦記她, 用她的死來興風作浪。想不到她這個傀儡皇帝還挺有用, 以前被人利用, 現在還能讓人大做文章。

  她將紙團揉成了細渣, 然後泡在茶水中化成紙水。紙水糊在水裡,白白黑黑的混沌地攪在一起。恰如紙上說的所謂真相,虛虛實實一團模糊。

  伍煜復仇之心不死, 竟是連這樣的法子都能想出來。紙上說小皇帝死得慘,死得冤。所以她身為小皇帝的姨母怎麼能嫁給仇人,即便是嫁了給仇人, 知道真相後應該忍辱負重,侍機替自己的外甥報仇。

  她輕嘆一聲, 世上不可能有無緣無故的好心,伍煜之所以安排這一切,目的就是挑唆她這個新上任的皇后。以她如今的身份,還真是一個被策反的好對象。

  如果她不是她, 而是真正的燕二丫,那麼她還可能信了這事,從而恨上蕭應,做出一些復仇之事。當然如果她不是她,那蕭旻天也不知不辭勞苦地把她找出來。

  她的目光越發冰冷,最討厭這種被人利用被人算計的感覺。她是被蕭應利用算計的不夠嗎?豈會被別人三言兩語挑撥成功。

  就算她和蕭應現在是夫妻又如何,那個王八蛋至始至終都在利用她,她是犯賤才會和他冰釋前嫌。就算是成了夫妻又如何,還不允許他們同床異夢嗎?

  至於伍煜的挑撥,她也不會放在心上。三年前她幫伍煜主僕出宮,所有的恩怨都已兩清。不管他們是不是自尋死路,她都已經仁至義盡。

  馬車繼續前行,並沒有人注意。

  燕青一路閉目想事,直到宮門。

  原想著直接回乾坤殿,不知為何腳步不由人,竟是朝勤政殿而去。等她看到勤政二字時,不免有些恍惚。

  往事一幕幕閃現,那些虛情假意的你來我往,那些膽戰心驚的夾縫求生,像是一根根針刺,齊齊扎在她的心上。她自嘲一笑,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會不由自主來找蕭旻天,她可能真是糊塗了。

  她低著頭往回走,沒過北斗廊時心有所感地回頭,便看到那一身龍袍的男子站在勤政殿門口。他的氣勢是那般的壯大,他的眼神是那麼的幽深。

  這一段不長也不短,卻像一條巨大的鴻溝隔在他們之間。他們遙望著,仿佛天地間唯剩他們倆人。

  不知過了多久,燕青揚起嘴角,朝那邊揮了揮手,然後轉身繼續往回走。

  她以為伍煜借著自己的死,必是要鬧出一番動靜。不想沒過兩天,明安城又掀起一股傳言,竟是在議論前朝還有血脈存世。說前朝穆寧帝那位在大火中香消玉殞的寵妃其實沒有死,而是偷偷被人救出宮外,還生一名皇子。而那皇子也一直養在民間,現如今是經長大成人。

  如此隱蔽的宮闈秘事都被人翻了出來,可見背後之人真有幾分本事。男人追逐權勢,天下興亡易主,其中又有多少不為人知的殘忍。

  那些人能查到這樣的事,恐怕不會善罷甘休。背後的人肯定不止伍煜主僕那樣的小角色,定然還有朝中的重臣參與。

  她知道此時的朝堂,必是暗流涌動。她不擔心蕭應,以他的能力不可能坐以待斃。只是看到不知愁苦的林棠兒,還是難免唏噓幾聲。

  林棠兒住的宮殿就建在原來的甘棠宮之上,更名為甘來宮,取自苦盡甘來之意。一字之差,意思卻是天差地別。

  今日燕青來此,是因為林棠兒做了點心讓她來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