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徐行懶得聽他倆囉嗦,放下筷子走進自己的房間。餐桌旁的三人一下子肅靜了,過了幾秒,兩胖和尚像屁股上安了彈簧似得突然蹦下椅子來到吳汐身邊。「他沒說讓你留下。」「但也沒說不讓你留下。」「所以就當他默認同意了。」「你就放心住下吧。」

  吳汐沖他倆笑笑,繼續撥弄自己碗裡的菜餚,她的腦子現在很亂,其實她內心並不排斥,不,應該說還是挺想留在這裡的。朱昱離開後,她常常覺得自己就像是茫茫大海里的一葉扁舟,孤苦無依。而住在徐行家裡這幾日,雖然他整日冷著臉沒有幾句話,兩個胖和尚卻又嘰嘰喳喳的吵得人頭疼,但吳汐卻像是找到了一處可以讓她落腳的島嶼。她喜歡為他們收拾房間、整理衣物,也喜歡在吃了徐行做出的美味後把廚房打掃的一塵不染。吳汐記得自己來的第二天,當她刷好碗從廚房出來後,看到兩個和尚已經躺在沙發上輕輕地打著呼嚕進入夢鄉,而徐行坐在書房的地板上,一邊喝茶一邊翻看著一本已經發黃的古書,陽光幫他的剪影鍍上了一層金邊,這一切在吳汐看來美得像一幅畫。

  可能因為從小父母離異,吳汐對溫馨的家庭生活總是充滿期待,徐行的小窩恰到好處的填補了她感情上的某些缺失。然而,吳汐心裡明白,她想留在這裡,並不僅僅是這一個理由。徐行在松澗樓所做的一切,使她更加的確定自己身上的某些謎團,應該和徐行有著某些牽扯不斷的聯繫,或者至少他能幫她找出自己突然具備這些「異能」的原因,而徐行,也一定和她有同樣的想法,所以才對她的留下沒有一口拒絕。

  吳汐總算把目標對準了碗裡的美味:既然逃不掉,那不如就先吃飽再勇敢面對吧,她加了塊粉蒸肉,惡狠狠的把它吞進肚子裡。

  「呂先生,今天是回虎石灣嗎?」司機恭敬的問道,「是。」呂漢傑回答他,他的心情大好,如今,他才是名副其實的「呂先生」,再也不是什麼「小呂先生」,而山頂那幢閃閃發光的大宅也是完完全全屬於他一個人。「好的。」司機的聲音卻突然變得尖細,像那個擁有一把天籟般嗓音的女人。她回過頭笑盈盈的望著攤在座位上的呂漢傑:「今天就帶你回家。」

  第三卷 玉蝶橋

  第19章 橋洞

  楔子

  七天了,從他頭七那天起,到現在已經七天了。她坐在客廳的沙發上,胳膊緊緊地抱住蜷起的雙腿,把頭深深的埋在膝蓋中。可是即便這樣,依然阻止不了雙耳去敏銳的捕捉鐘錶的滴答聲。「滴答……滴答……」又要到8點28分了,今天,他還會來嗎?

  咯吱,門又一次被推開了……

  一、橋洞

  吳汐輕輕的推開次臥的門,踮著腳尖穿過客廳,生怕驚動了她的同屋——倆胖和尚。自從她住進來後,每天早晨上班徐行都會被他倆長槍短炮的攻擊。「明明就在一個地方上班。」「為什麼不載別人一程。」「讓這麼漂亮的女孩子擠公交,碰上色狼怎麼辦?」頭幾次吳汐還會用被同事看見影響不好之類的理由和他們解釋,發現無效後,乾脆每次都逃也似的離開家,以避免面對徐行那張陰雲密布的臉孔。

  「不用這么小心翼翼的,他們走了。」徐行的聲音突然在背後響起。

  「走了?為什麼?」

  「沒錢續租,化緣去了。」

  「哦……那我……我也先走了。」

  吳汐以比胖和尚在家時更快的速度走出家門,這房子從此以後就剩她和徐行兩個人住了,雖然他倆郎無情妾也無意,可畢竟是年輕男女,而且是上下級,相處起來總歸沒那麼自然。不,不對,我們更像是戰友,一起打怪升級的,這麼想似乎就沒那麼尷尬了。戰友戰友,吳汐一遍遍給自己催眠,直到自己心無雜念,才一路小跑去趕公交。

  「就是這裡吧?」「是啊,我那天正好也經過這裡,司機直接棄車了,水太深了,橋下最深的地方據說有三四米。」「怪不得會淹死人啊。」「是啊,誰能想到會在這繁華的馬路上被淹死呢,真是倒霉透了。」

  吳汐本來被顛簸的公交車搖的昏昏欲睡,但是卻被身後兩個女人的竊竊私語弄得睡意全無。她們說的是兩星期前那場大暴雨嗎?那場大雨過後D市的排水系統被輿論罵的體無完膚,以至於市長親自出來道歉,因為在那場暴雨中,竟然淹死了好幾個人。而她們談論的就是最離奇的那一起事件。

  事件本身很簡單,無非是路面積水,駕車人卻試圖通過,沒想到水太深導致車輛熄火,而雨下的太大,水面迅速升高,所以就淹死在了車裡。可是這件事之所以引起翻天覆地的討論不是因為事件本身很離奇,而是因為它是一件極低概率的偶然事件——那個年輕人竟然淹死在D市最繁華的街區,在這個地點,一個人可能因為各種原因遭遇死亡,比如最常見的車禍,再比如比較少見的遭遇了搶劫或者是自殺,可他偏偏是淹死的,這簡直就像是電影《死神來了》其中的一個橋段,太多偶然的因素堆砌在一起造成了他的死,所以,才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吳汐之所以對這件事情感興趣,是因為她準備做一期專題,名字她已經想好,就叫做「埋伏在城市中的不為人知的危機,」顯然,這個事件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編前會上,吳汐把這個想法告訴徐行,徐行表示贊同,但是建議她去實地考察拍照以及採訪相關人員,這樣才能更加吸引讀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