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榮國公姓陳。他細細問了程魚兒的意見,尊重程魚兒的想法,最後只將名字取個諧音:「鈺」。

  鈺,珍寶也,暗示了榮國公夫婦對程魚兒的珍視之意。

  榮國公話音剛落,外面傳來長長的通報:「太后駕到——」

  第61章 大結局(下)

  「太后駕到!"高朋滿座皆驚起,轉身朝身後望去。

  長長的紅毯自高台一直蔓延至榮國公門外,紅毯的另一側款款走來一行人馬,依仗奢華,鑼鼓喧天。

  言人內侍特有的尖細的嗓音,托著穿破天際,顯得極其隆重。

  程魚兒驚得杏瞳瞪得溜圓,有些感動,她轉身去看榮國公夫婦,沒想到榮國公夫婦如此用心,竟然為她請來了太后。

  榮國公夫婦亦是滿頭霧水,神情又驚又喜,見程魚兒看過來不敢頸功,輕輕搖了搖頭。

  不是榮國公夫婦,那便是程魚兒目光轉向台下第一排的李景琰。

  果真,李景琰正凝視他,目光溫柔,含情脈脈,見她望來,他沖她微微一笑。

  日光隱去了他周身的疏冷,他一身絳紫色赤紋雲繡的錦袍端坐在輪椅上,氣質清貴,姿容勝雪,這一笑如朗月入懷。

  程魚兒色若春曉的小臉盪開團團紅暈,朝李景琰彎唇一笑,翦水秋瞳波光瀲灩。

  榮國公夫婦忙下了高台,立在一側恭敬相迎。

  程魚兒看著縫隙,朝李景琰抬手動了動小動作,眼波橫斜,示意院外。

  李景琰心有靈犀,點了點頭。

  李景琰前兩日給太后去了信,說了程魚兒的身份,引得太后一頓憐惜,又去尋皇上怒斥廣寧伯二房。

  所以,昨日皇上李銘功處置了整個廣寧伯府,奪了廣寧伯的爵位,杖責顧氏百杖。

  顧氏本就不得廣寧伯喜歡,經此一番,昨日在廣寧伯府被上上下下一干人等折磨得差點丟了性命,卻被故意吊著半口氣,讓她生不如死。

  不過顧氏的遭遇,李景琰只朝程魚兒輕描淡寫,他的娘子無需知道這世界全部的黑暗。

  李景琰抬眸,凝視程魚兒,見她面頰微紅、眉睫輕顫,這是有些害羞了,他笑著轉開眼順著紅毯望去。

  太后一身鎏金繡鳳隆裝,由一年長的嬤嬤扶著邁過紅毯,身後有數十位宮人抬著十幾箱賀禮,長長的喜字封在箱口。

  「太后,千歲千歲,千千歲!」眾人躬身相迎,高呼千歲。

  太后慈眉善目,越過人群牽住程魚兒的手,笑道:「好孩子,上次相見,哀家就覺得你面善,原是像了榮國公夫人。

  程魚兒耳尖微微泛紅,瓷白細膩的面頰整個粉嫩嫩的,再彎腰福禮卻被太后拉住了:「好孩子,無需多禮。」

  太后上次錦親王府初見,程魚兒願舍了自身福運為李景琰祈福,她是唯一一個不願捨棄李景琰的人,太后彼時便對程魚兒有好感。

  此時太后瞥了一眼一旁面色紅潤的李景琰,再看程魚兒,更是哪哪都合心意。

  程魚兒被看得害羞,不敢直視太后,忍不住朝一旁的李景琰看去。

  李景琰沖她淺笑,給她做了一個安撫的手勢。

  太后瞧見了他們的小動作,面上的笑容更是和藹可親,不再看程魚兒,朝一旁的榮國公夫婦望去。

  榮國公夫人朝太后福禮,太后頷首,又朝台下眾賓客抬手示意,笑道:「眾卿不必多禮,今日孫媳婦認祖歸宗,哀家過來作個見證人。」

  當眾得到太后的認可,程魚兒小臉酡紅,翦水明眸燦若星辰。

  等太后又和眾人寒暄畢,程魚兒扶著太后,隨榮國公夫婦去祠堂過儀式。

  李景琰驅著輪椅落後半步。

  人群中竊竊私語各式夸著程魚兒,各種艷羨,李景琰抬眸看了眼前方程魚兒的倩影,唇角慢慢勾起,眸中蘊著化不開的柔情。

  一行人離去,席間瞬間活躍起來,有人嘆道:「太后做見證人,真是當朝頭一份,當年公主出嫁都沒這個架勢大。」

  「你不瞅瞅,那可是錦親王妃,錦親王可是當年先皇欽定的太孫,最得太后先皇寵愛。」

  年少的李景琰風光霧月,戰無不勝,一時風光無兩,滿朝皆贊oo後繼有人,可誰知....

  「噓!」說到了不可說的話,有人連忙噓了一聲,抬手指了指天上,席間突然鴉雀無聲。

  有人忙岔開話題,笑呵呵誇讚道:「錦親王妃今日一見真是雪膚花貌,蘭心蕙質。

  又有人唏噓嘆著,說程魚兒真是有福氣,認祖歸宗太后親至,真是光宗耀祖,卻被人回懟道:

  「那也是人家自帶福氣,你沒見月前還藥石無醫的錦親王現在生龍活虎。

  此音一落,席間更是熱鬧,紛紛談論著程魚兒的好話:「我一看錦親王妃就覺是有福之象,你瞅她那眉眼.

  貴婦們眉宇暗動,心裡頭想著日後定與程魚兒走動走動。

  轉眼步入仲夏。

  白日裡暑氣重,天氣炎熱,晚間則剛剛好,不熱不冷。

  程魚兒今日與榮國公夫人約了一同去梨園聽戲,回來時已月上柳梢頭。

  程魚兒步入多福軒,便見寢殿燈亮著。

  暖橘色的燭光透過支摘窗,一抹清雅俊秀的側影映在窗上,只看那影子便是長身玉立,丰神俊朗,舉手投足矜貴天成。

  程魚兒歪頭眯著眼睛笑,應是李景琰在窗下讀書。

  程魚兒腳步快了幾分,她撩開珠簾朝著支摘窗輕輕喚一聲:「王爺。」

章節目錄